- 長尾地帶(《商界》2019年第9期)
- 《商界》雜志社
- 1097字
- 2021-05-27 12:23:09
科創板是風口還是新韭菜地?
文/本刊記者 鄭 欒
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
到今年7月22日,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一個資本市場新板塊從雛形到實現,僅僅花了8個月,企業接受審核的時間不超過3個月。而在大洋彼岸,資本市場最為成熟的美國,從企業提交招股書到上市也需要6個月左右。這個時間在港股是8個月,在A股則普遍長達1年以上。
2015.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授權,為科創板試點提供法律依據。
2018.11.5——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
2019.1.23——《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審議通過。
2019.1.30——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就科創板相關配套業務規則公開征求意見。
2019.3.1——《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正式施行。
2019.3.4——《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正式發布。
2019.3.18——上交所網站正式啟動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
晶晨半導體、睿創微納、天奈科技、江蘇北人、利元亨、寧波容百、和艦芯片、安翰科技、武漢科前生物9家企業成為首批受理企業。
2019.6.13——科創板正式開板。
2019.7.22——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
科創板交易門檻
作為投資者,想要參與科創板的交易,需要有24個月以上的交易經驗,且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于50萬元。據《商界》統計,截至去年年底,賬戶金額在5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數量約為567萬戶,僅占股民數量的3.88%。
科創板首交易日漲幅前三
科創板首個交易日,25只股票全部飄紅。漲幅最高的是安集科技,漲幅為400.15%;市值最高的中國通號,以港股的股價計算,市值僅為483億港元,以科創板的估計計算,市值則高達1 299.37億元,成為首個總市值突破千億元大關的科創板企業。
1、安集科技漲幅為400.15%;2、西部超導漲幅為266.6%;3、微創心脈漲幅為242.42%。
科創板首交易日后市值前三
1、中國通號漲幅為1 299.37億元;2、西部超導漲幅為846.46億元;3、中微公司漲幅為433.40億元。
首批上市企業營收分布
從營收分布來看,首批上板企業有60%年營收為10億元以下,年營收超過50億元的只有一家,是去年營收400.1億元的中國通號。
首批上市企業行業分布
科創板主要面向6個領域,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生物醫藥。從第一批上市企業來看,主要集中在電子設備制造業和專業設備制造業2個行業。
編?輯:朱作明?ashen9009@sina.com
- 中國企業家(2016年第09期)
- 跟著大佬學管理(《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
- 資產保衛戰(新錢專刊01)
- 商業周刊/中文版:邏輯與行動:日本金融
- 雪球專刊277期:2021上半年投資總結
- 哈佛商業評論·面向未來的商業生存新法則(2021全年合集)
- 頭腦風暴升級(《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第3期)
- 全球投資者最大的風險是不配置或低配中國(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10期)
- 買保險,怎么辦(財蜜eMook)
- 金杜律所失職調查(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07期)
- 全球收入不平等,金融何為?(《北大金融評論》2020年第4期)
- 打造職場女王范兒(《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
- 管好極化團隊(《哈佛商業評論》2022年第4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2年第06期)
- 哈佛商業評論·破解商業長期主義的密碼(全12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