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晦暗。
稀落的星辰照耀下,萬物皆顯得朦朧。偶爾能聽見鳥兒的孤啼,以及人的低語。
洛澗西側一處隱秘之地,停歇著熊翊一行。
和四散的騎士一樣,熊翊和羋漣并肩坐著,吃著僅有的燒烤。
把最后一點烤酥的魚肉剔完,熊翊拿起金色的銅盒,繼續把玩起來。
“唉!”熊翊無奈嘆息道,“毫無頭緒。”
他已經嘗試了好幾下,雖然每次注入內力后都會看到些不同的光影,可一直無法解讀出具體的奧秘。
“就是一個好看的、有些神奇的物件罷了。”熊翊悻悻道。
“它并不是,它蘊藏著久遠了力量。”
熊翊抬眼看向說話的人,是跟隨堂姐的侍女。
只見她行了一禮:
“農家毛蘋,有幸聽聞過蒼龍七宿的奧秘。”
熊翊挑了挑眉,對她的身份倒是蠻意外的。倒是一旁的羋漣似乎早已知曉,面色平靜。
“《秦時明月》十幾年都沒有講明白這玩意到底有什么用,你難道清楚?”熊翊心道。
不過他還真有些好奇,便問道:
“具體是什么呢?”
毛蘋突然臉紅,低聲道:
“我只是聽俠魁和大王討論過此物,它的力量來自遠古。就……這些了。”
“這等于沒說。”熊翊撇了撇嘴。
“我也有聽聞。”羋漣在一邊補充道,“王室長期將它束之高閣,是因為它就像一個危險的兵器。一旦落入兇煞、惡毒之人的手中,便會釀成大禍患。”
熊翊漲了知識,忍不住道:
“這樣么……可千百年來并沒有聽聞它所造成的惡果。”
羋漣點了點頭,柔聲道:
“嗯。它的開啟可能有著諸多的限制。所以漸漸的,它就變得和王璽一樣,成了一種地位的象征。翊兒,你拿了它,算是接過了王室的傳承。但是我擔心,你會因此遭受危險。”
熊翊把盒子放下,安慰道:
“我們現在本來就處于危險中嘛。放心吧,姐姐,我會謹慎的。”
同時他心道:“我現在自保還是可以的!”
熊翊可不是吹牛,而是經過驗證后發現,自己使用魚腸劍,比使用普通的長劍要能發揮出數倍的威力。
只能說,不愧是寶劍,不僅鋒利無比,而且能很自然將熊翊并不多的內力轉換成最方便的攻擊狀態。這一點其他的長劍就能難做到。
而且劍身精致小巧,又參與過傳奇的故事,當初羋漣在守藏室里一眼相中了它,不是沒有道理的。
通過半天的磨合,熊翊已經徹底熟悉了原主的身法。現在他最喜歡的攻擊方式就是用魚腸劍刷刷刷地揮出幾道劍氣。這樣又方便又有威力。
正當熊翊回味著劍術時,毛蘋悄然問道:
“王孫,殿下,你們以后打算去何方?”
“嗯?”
她言辭懇切道:
“若是無處蔽身,農家,會收留二位的。”
熊翊摸摸下巴,問道:
“謝謝農家的好意。但我想,即使你們有派高手來,也很難正好與我們接洽吧?”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熊翊繼續道:
“如果我們擺脫了追殺,一時又無處可去,我們會跟隨你前往農家的。但是現在,我必須把一切精力放在沖破眼前的困局上。”
他悠然道:
“有道是,國之將亡,必有妖異。說的是那些在國家破亂之時不去努力改變局勢,反而是占卜祭神,乞求虛妄的庇佑的行為。
“那樣只會加速滅亡,并徒增笑談罷了。我不會把希望寄托在一個不知有什么用的盒子上,同樣也不會寄托在諸子百家似有似無的援助上。
人不自救,天亦不救之,我要靠自己的力量來拯救楚國。”
他最后最后一句話咬得極重,引得周圍的騎士一陣喝彩。
喝彩聲慢慢變得稀落,忽然又重現密集高昂起來。
“咦——”
熊翊轉頭望去,看到季布正帶領布置疑陣的士卒歸來。
待到他們走近,熊翊起身拱手道:
“辛苦了!”
季布笑道:
“幸不辱使命,追兵現在還在繞著舜耕山打轉。”
熊翊點點頭,轉身朝已經命令士卒布置好營地的那位將領喊到:
“英布將軍,快來議事!”
他朝一處篝火比出“請”的手勢,對季布說:
“將軍快吃些東西,然后,我們討論一下接下來的規劃。”
季布翻身下馬,點頭道:
“好。”
羋漣抬頭,目光與季布相觸,又倏地移開。
熊翊與侍女一起護著她回到馬車上歇息。
自有人引領與季布一起歸來的兵士們分散就食,他們彼此歡笑低語,頗有斗志。
季布看了眼羋漣的背影,走向了熊翊所指的篝火處。
那兒留著幾串烤魚。
熊翊也跑了過來,不客氣地拿起一串,笑道:
“剛剛我把吃的分了一些給姐姐,她又分給了那個侍女。結果就是誰都沒吃飽。
“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我們根本沒帶糧食。我和英布將軍商量著,以后得想辦法截個秦人的輜重隊才好。”
“這事可行。”季布嚼了口烤魚,贊同道。
英布走了過來,挨著他們坐下,并報告他的發現。
“南邊有少數秦騎游弋的跡象,不過他們的大部隊應該還在休整。”
熊翊聞言點點頭,用魚腸劍在地上畫了張簡易的地圖。
“這是淮水,這是芍陂大湖,中間是壽郢。”
他又在淮河上畫了些枝杈,分別代表潁水、渦水、南北淝水以及洛澗。淮河往東較遠處還分出了一道泗水。
淮河南邊,又歪斜著畫了一筆代表長江,順帶著勾出巢湖。最后再添上一些山,一幅簡易的淮南地圖便形成了。
熊翊盯著完工的地圖,沉聲道:
“現在秦人完全占優,所幸他們的水師還只徘徊在淮河一線,尚未運送秦軍深入江淮之間,但這也只是時間問題。”
季布也探身比劃道:
“秦國大軍展開,四處圍追堵截。目前,西、北皆是秦軍,南邊的秦軍也在加緊包圍,我們沒有多少出路可選。”
“不僅是我們,之前突圍而去的各支部隊都一樣,都面對著秦軍的追擊與堵截。”熊翊也適時補充道。
“都有哪些人?”英布和季布一樣,都不了解王都的具體狀況。
熊翊回想著原主在壽郢的王宮里送走的一位位少年,嘆了口氣。
“現在,楚國的貴族已在戰爭中折損過半。也因此,王上將再興的希望交給了年輕人。
“屈成、昭完、景駒分別領取了王詔,帶領自家的軍隊各自突圍。其中景駒帶走了僅存的淮河水師,可能會試圖走施水入長江,但是現在運河已斷,他們過不去的。
“項氏一族的軍隊由少羽統領,參加了壽郢城外的野戰,失利后撤走了,現在不知在哪。
“王室的代表則是我,壓在最后出城,并肩負遷都的任務。
“此外還有一些貴族和潰軍散落在淮南,生死未卜。”
“目前我方的情況就是這樣。”熊翊總結道。
英布捻著下巴,沉吟道:
“這么看,現在所有的楚軍加一塊,大概只有不到三千人。而且我們彼此之間缺乏聯系,難以互相照應。”
熊翊和季布點點頭。
他繼續說道:
“這樣一直分散在淮南,只會在秦人的圍剿下逐一覆滅,楚國就徹底喪失復興的希望了,我們必須做點什么!”
“可我們自己都沒有脫險。”
季布比較悲觀,不過他仍有信心拯救現在這六百人的隊伍。
“我們應該明日天一亮便向東撤退,全程靠南疾走。這樣,應該有很大的希望能在秦人攻克陰陵前跳出包圍圈。至于其他的楚軍,我們幫不上忙,只能希望路上可以收攏一部分潰軍了。”
“有二位將軍協助,撤出淮南應該不成問題。”熊翊敲擊著魚腸劍的劍身,“但之后呢?秦軍大都挺近到了南方,淮北出現真空,我們要不要去那里?”
“不行!”
兩人異口同聲道。
熊翊聳聳肩,無奈道:
“那還能去哪?”
“保守的話,去江東最好。但還是之前那問題,路況不佳,一旦秦軍察覺了我們的動向,很容易就能追上我們。所以,”季布斟酌道,“我們最好離開一淮南便化整為零,大家或潛伏于市鎮、或投奔諸子百家……”
“又來這套!”英布打斷他,“能不能有點出息。”
季布輕嘖一聲,沒好氣道:
“那你說怎么辦?”
英布輕哼一聲,雙臂抱胸,直言道:
“路要一步步走。目前我軍缺少糧食、箭矢,干脆找準機會截掉攻打陰陵的秦軍的輜重。之后如何再視情況而定。”
“不錯的提議。”熊翊贊同道。
季布也沒反駁這一點,但他依舊說:
“可秦軍絕不會放過一支成建制的楚軍游竄。我們的首要目的是保存實力,因此最后一定要分散開,蟄伏下去。”
“你那是求死之道!”
熊翊聽著聽著,表情變得復雜。
他沒再聽兩人的爭論,而是不由得想起了原主離開大殿前,楚王那孤傲的身形與冰冷的嘆息。
這該死的任務……熊翊抬手捂額,故意問道:
“所謂的保存實力,是保存我們這六百人,還是現在正在逃難的全體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