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井岡山精神的基本內涵

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產生于我們黨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偉大實踐過程之中,是無數革命先輩在血與火的拼搏中用鮮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一種無產階級革命精神。井岡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這就是井岡山精神的內涵。

1.堅定執著追理想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個政黨、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一個人,倘若沒有理想信念,就成了沒有靈魂的軀殼;一個政黨、一個民族,倘若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喪失奮斗的目標和前進的方向,就會失去凝聚力和戰斗力。鄧小平同志曾說: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政治優勢。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共產黨人為了革命的成功,南征北戰,流血犧牲,靠的正是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和平建設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為了社會主義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靠的還是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改革開放以來,無數共產黨人為了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頑強拼搏,勇往直前,靠的仍然是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實現全人類解放的共產主義理想,并且堅信這種理想一定能夠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與堅定不移的信念,正是井岡山軍民一切力量的源泉,也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所系。

堅定信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與強大的敵人相比,革命力量十分弱小。毛澤東領導的5000余人的秋收起義隊伍僅剩下1500人,就在不少人處于絕望之時,毛澤東充滿信心地對全體指戰員說道:“打幾個敗仗沒有什么大不了!勝敗乃兵家常事。我這里好有一比:國民黨反動派就像一口大水缸,我們呢,就像是塊小石頭,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依靠千千萬萬的工農群眾,我們這塊小石頭就總有一天要打破那口大水缸!”在毛澤東堅定的革命信念鼓舞下,秋收起義部隊開始了向井岡山的偉大進軍。同年10月下旬,朱德、陳毅所率領的南昌起義剩余部隊陷入艱苦勞頓絕境中,是朱德的一席話重新鼓舞了士氣:“1905年的俄國革命失敗了,留下來的‘渣渣’就是十月革命的骨干。我們這次就等于俄國的1905年,我們只要留得一點人,在將來的革命中間就要起很大的作用。”正是基于對共產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堅定信念,才使毛澤東、朱德這兩位中國現代歷史上的巨人走到了一起,共同開創了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朱毛”歷史。

我們黨在井岡山時期的斗爭,有輝煌與勝利,也有低迷和挫折;有令人歡欣鼓舞的鼎盛,也有令人痛心疾首的失敗。而越是在低迷、挫折、失敗之時,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就越是突出。面對井岡山時期的“三月失敗”和“八月失敗”,邊界陰霾四起,紅軍和群眾中都有人提出“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毛澤東理智面對,從理論上進行了深刻的思考,毛澤東寫了大量的文章,如《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做出了科學的回答。毛澤東堅定地認為:小塊紅色區域的長期存在,不但沒有疑義,而且必然地要作為取得全國政權的許多力量中間的一個力量。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就提出了“取得全國政權”的偉大構想。毛澤東還堅信:“這個‘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時期,毫無疑義地是不遠了?!彼€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情和詩人氣質,描繪了中國革命“星火燎原”的前景:“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正是毛澤東的這種深邃的目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不僅撥開了籠罩在根據地紅軍和群眾中的迷霧,而且指出了中國革命由小塊紅色根據地這個“星星之火”,必將發展到“取得全國政權”的“燎原”之勢,堅定了井岡山軍民革命到底的理想信念,成為井岡山精神的靈魂。

2.實事求是闖新路

20世紀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期,中國革命正處于低潮時期,中國革命的道路在哪里,應當怎么走?亟待中國共產黨人回答。然而,就黨的整體來說,思想還束縛在以城市起義為中心發動武裝起義,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都未能正確回答這一根本問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苦的井岡山斗爭實踐中,以勇闖新路的大無畏氣概,經過艱難的摸索和創新,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正確回答了這一根本問題,開辟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的勝利道路。這條道路之所以能夠開辟,能夠成功,是建立在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的思想基礎之上的。

首先,中國革命在走什么路的問題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主義普通原理的指導,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開辟了一條新路。大革命失敗后,國民黨反動派在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建立了強大的反革命統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共產黨再以僅有的一點弱小武裝力量同敵人在中心城市血戰到底,那無異于以卵擊石、自取滅亡。而在中國廣大的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反動統治的力量薄弱,革命力量在那里才能得以保存和發展。毛澤東敏銳地抓住這一實際,大膽突破十月革命的模式,獨辟蹊徑,踏上井岡,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新道路——井岡山道路。

其次,中國革命的農村包圍城市道路該怎么走,即在如何建立農村根據地的問題上,仍然需要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出一種新的走法。作為中國革命的第一塊農村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如何建設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書本中找不到現成的答案,各國革命的現實中也沒有樣板可資借鑒,而只能靠中國共產黨自己的獨創去解決。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出了井岡山道路,即井岡山根據地建設的基本點:一是中國革命的敵人是武裝到牙齒的,力量十分強大。因此,中國革命必須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根據地建設應當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軍隊為組織形式,黨應有自己的軍隊。二是中國人口中農民占絕大多數,而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是擁有自己的土地,這就使得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土地革命問題。因此,中國革命必須以土地革命為基本內容。只有實行土地革命,中國革命才能取得廣大農民的支持。三是由于存在于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革命力量的發展壯大需要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所以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不可能是權宜之計,但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過程中,黨和紅軍有過一種熱衷于走州過府、輕視建立根據地和紅色政權的“流寇”主義思潮。根據這個實際情況,毛澤東堅定提出中國革命必須以農村根據地為根本依托,并在實踐中開始了在湘贛邊界建立工農兵蘇維埃政府的偉大創舉。

總之,井岡山革命道路的選擇,是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結果,是我們黨勇闖新路的一次重大的歷史性的行動,是中國革命的勝利之源。

3.艱苦奮斗攻難關

井岡山所處的湘贛邊界,因地處山區,在經濟上基本是封閉式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產力水平低下。這種落后的自然經濟狀況,決定了根據地經濟斗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加上國民黨軍隊里三層外三層的嚴密經濟封鎖,井岡山軍民遭受的經濟困難是前所未有的。首先是“吃飯難”。井岡山素有“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滿萬擔”之名。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部隊上山時,以70條鋼槍換取了王佐500擔谷子的救濟,初步解了燃眉之急。湘南部隊會師井岡山后,人口驟增數千,每月用糧達40多萬斤,很難解決吃飯問題。士兵們“打倒資本家,天天吃南瓜”的諺語,就表明了吃飯問題的艱難。其次是缺乏冬衣、冬被。井岡山的冬天是出奇的冷,紅軍冬天沒有棉衣穿,只穿兩件單衣,晚上睡覺沒有棉被蓋,有個夾被就了不起了。冰天雪地、北風呼嘯中,他們穿單衣單褲御寒;寒冬臘月、滴水成冰時,他們墊稻草蓋稻草過夜。再次是日用必需品的缺乏。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中說過:“一年以來,邊界政權割據的地區,因為敵人的嚴密封鎖,食鹽、布匹、藥材等日用必需品,無時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貴之中?!庇捎谑雏}的奇缺,鬧浮腫病的人越來越多,由于沒有醫藥器械,傷病員開刀就用鋸木頭的鋸子、剃頭刀、菜刀、梭鏢代替,清創用白開水,有的傷員的傷口洗后發炎、生蛆。

井岡山的物質生活如此艱苦,可紅軍戰士沒有怨言,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革命斗志,那首膾炙人口的“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的紅軍歌謠充分表現了紅軍戰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了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渡過嚴重的困難和危機,毛澤東和邊界黨組織領導根據地軍民艱苦奮斗,開展了一系列艱苦卓絕的生產自救和反經濟封鎖的斗爭。一是大力發展根據地的農業生產,開展土地革命,幫助群眾生產;二是創建根據地的軍需工業,創辦被服廠、軍械處、印刷廠;三是開辟紅色圩場,繁榮集市圩場;四是創辦造幣廠;五是開展群眾的熬硝鹽運動;六是組織全軍將士挑糧上山;七是成立竹木委員會,有計劃有組織地輸出根據地山林物資,活躍根據地的經濟。

4.依靠群眾求勝利

井岡山時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實現群眾的根本利益,領導紅軍干部,發動廣大群眾,實行土地革命;除從根本利益上解決土地問題外,對群眾的具體利益給予了極大關注,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采取各種有力措施,切實解決群眾日常生活中的疾苦和困難。馬克思主義群眾路線在井岡山斗爭實踐中得到了具體實踐和運用,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中國共產黨堅定地依靠人民群眾,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因而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的沃土,為戰勝敵人一次又一次“會剿”、渡過一次又一次難關,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一是頒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制定秋毫無犯的群眾紀律。二是實行土地革命,從根本上為廣大貧苦農民謀利益。三是體察群眾疾苦,關心群眾生活,“毛委員大井訪貧”“朱軍長送鹽”“陳毅大井割禾”“彭軍長分發銀元”等故事在井岡山廣為流傳。在艱苦的歲月里,井岡山人民傾其所有支援紅軍,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為紅軍送糧、送鹽,根本原因在于黨和紅軍領導群眾打倒了土豪劣紳,給了他們土地,給了他們生存的權利;在艱難困苦的歲月里,紅軍指戰員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以弱小的武裝力量戰勝敵人,重要原因就在于黨和紅軍得到了千百萬群眾真心實意的擁護和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和县| 嘉禾县| 抚宁县| 噶尔县| 方城县| 桃源县| 禹城市| 卢龙县| 新龙县| 连城县| 广汉市| 密山市| 临桂县| 镇坪县| 门头沟区| 浮梁县| 拉孜县| 铁岭县| 临高县| 岳普湖县| 阳山县| 云安县| 乐山市| 天等县| 岚皋县| 东安县| 桑日县| 包头市| 阳信县| 南平市| 左云县| 永定县| 芦溪县| 福安市| 永定县| 阜阳市| 郸城县| 韶关市| 同德县| 巴塘县|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