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論自信筑事業之基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創造了博大精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新中國發展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以高度的理論自覺,不斷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創造性地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內涵,極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要走自己的路,獨立自主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實現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創立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理論,特別是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等,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
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根本主題,創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科學解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基本問題,不斷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形成并不斷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牢牢抓住并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科學解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這些具有深度思想內涵和嚴密理論邏輯的重大成果,深度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深層次理論問題;深度回答了人類向何處去、社會主義向何處去、當代中國向何處去、中國共產黨向何處去等重大時代之問、實踐之問、人民之問,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具有當今世界任何其他理論都無可比擬的真理力量。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具有無比強大的實踐指導力量,是被實踐證明并將繼續證明的偉大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的鮮明特點,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有機統一,科學理論和行動指南的有機統一。這些理論成果以強大的真理力量深入群眾、指導實踐,強化了全黨全國人民的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識水平和思想境界,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歷史主體性和積極創造性,形成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磅礴力量。
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人民戰勝了各種艱難困苦,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重大成就,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政治前提和物質基礎。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中國人民開啟了在改革開放中發展社會主義的創新性實踐,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國人民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先進文化,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功推向21世紀。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中國人民著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成功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提供了原創性的理論貢獻,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新成果;而且根據新的實踐要求,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工作作出戰略部署和政策指導,豐富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攬“四個偉大”的根本遵循,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不僅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具有重大的世界歷史意義,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創立之初,馬克思主義就著眼世界歷史發展,追求全人類的解放和幸福。中國共產黨人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建黨之初就提出“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口號,既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又要為世界人民謀發展,既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要為人類進步事業作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人民發展奮進的過程中,既牢牢地立足中國實際,又放眼全球,既堅定地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又推動世界的共同發展,即便是在我們并不寬裕的條件下也盡最大努力幫助第三世界國家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發展,不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實踐上如此,理論上也是如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包含著一系列關乎全球人類發展的重大思想和戰略對策。毛澤東提出的“三個世界”劃分理論,對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解放和發展事業貢獻了創造性智慧;鄧小平深刻揭示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在引領中國對外開放的同時也為世界秩序的重建作出了重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當今時代的階段性特征和世界格局的變化態勢,敏銳抓住當今時代的本質內涵及發展趨勢,明確提出“盡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并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本質,并根據正在發展著的時代特征作出了“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科學判斷。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等。這些重大理論觀點站在全人類的立場上,以宏大的全球視野,系統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時代課題,既符合當今人類的共同愿望,又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為解決當代世界重大問題提供了飽含中國智慧的思想觀點和行動方案。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包含著理論性與實踐性、真理性與發展性、世界性與民族性的內在張力,這是其不斷開放發展的內在理論依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偉大實踐,為理論創新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素材和新的理論生長點,形成了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信仰引領、實踐推動、集體智慧、思想共識等創新機制,是理論創新的內在動力。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實現黨的理論創新。特別是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把握理論創新的指導思想、人民立場、根本動力和政治定力,強化理想信念引領、突出指導思想傳承、深化實踐經驗提升、深入展開思想斗爭,以巨大的理論創新勇氣不斷形成新的理論創造。
回望歷史發展,中國共產黨人創造了極其豐富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成果,這些成果以其深度的科學真理性、強大的實踐指導力量、重大的世界歷史意義和持久的生命力,為當代中國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理論成果,要以超強的理論和政治定力,堅定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高度自信。當前,要堅定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高度自信,因為這一科學思想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于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有了這種理論上的清醒、堅定和自信,我們就能夠進一步筑牢發展的理論之基,把好發展的思想之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