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常富貴用力關上宿舍的門,發泄自己的不滿:“李奶奶的,姓林的我記住她嗲,以后別想我給他好臉色。”
另外先進宿舍的三人也是心情不好,所以沒有搭理他。
。。。。。。
林靈兒那邊,逛街當然是逛不成了。
人群散了之后,高維四人便黑著臉,招呼不打一聲就走了。
趙芷若心里也不好受,心里多多少少有點責怪林靈兒太玻璃心了,導致現在大家不歡而散。
至于紀柳珍那邊,在李璇跟著黎校醫回到校醫室沒多久后,也在三名舍友的陪同下離開校醫室。
跟高維四人相比,四女起碼有跟趙芷若這邊打招呼說要回宿舍,只是這時紀柳珍看林靈兒的眼光也從之前的絲絲善意轉為現在的絲絲敵意,不用問原因,懂的都懂。
用眼角的余光掃到現場沒有高維幾人的身影,林靈兒馬上就止住哭聲。
趙芷若看到林靈兒這個楚楚可憐的樣子心情很糾結,一方是自己當作妹妹的人,一邊是自己有點喜歡的人。
既然那個自己喜歡的人已經不在這里,那就只能照顧好林靈兒了,于是她無力問道:“終于不哭了?”
林靈兒內心疑惑著靈兒二式怎么不奏效了,一雙淚汪汪的大眼睛卻是直直盯著趙芷若問道:“高維小哥哥他們怎么走了?”
趙芷若現在覺得很尷尬,剛才林靈兒是伏在自己胸口大哭。剛才沒發現有什么異樣,可是當林靈兒的頭離開后,她發現趙芷若胸前那一塊衣服濕得略微夸張。
白色衣服濕掉后穿在身上是什么效果?
沒經歷過的人可以去試試。
反正趙芷若現在只想快點回宿舍把衣服換掉,以免其他人看到自己春光乍泄。
只不過看著林靈兒這么認真問自己,趙芷若也管不上只能把這個想法先放一邊,而是很認真反問“小靈兒,我問你,你剛才為什么會哭?”
“當然是因為人家傷心吖~~”
“那你為什么會傷心?”
“因為人家想跟小哥哥他們去逛街,但是他們不陪人家。”
“那你是覺得他們就一定要陪你?”
“對吖。”
“為什么呢?”
“沒有為什么啊?從小到大就沒有人家得不到的東西。”
聽到林靈兒這樣說,趙芷若心里涼了半截,一個連她自己都感到害怕的念頭升起:“天啊,自己這個妹妹占有欲太強了。從這幾天的言談中,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她簡直把高維當成偶像了,連對待自己的偶像都可以說鬧就鬧。那要是換成自己,以后稍微不順她意,豈不是又一言不合就哭鬧起來?”
這個念頭一經升起便一直在趙芷若的腦海徘徊,久久沒有散去。
直到林靈兒不斷叫喚她,她才從“今天的高維就是明天的自己”這個幻想中反應過來。
她不是圣人,也是像大眾一樣或多或少有點自私。
她可不想被周圍的人指指點點,當即決定以后跟林靈兒劃清界限。
只不過貿然要和之前無仇無怨的朋友劃清界限,她當下還是有點心虛,只見趙芷若目光閃爍,支支吾吾道:“你看我衣服都被你的眼淚打濕了,連內衣都被看到了。我要趕快回去換一身衣服。你也回宿舍嗎?”
“唉”,林靈兒明明整個小孩子的感覺,卻嘆一口氣,接著挺一挺胸,裝出大人的口吻搖頭說道:“你看看你們發育好的多麻煩,哪像我,完全沒有走光的煩惱。”
林靈兒用老成的語氣說著自嘲的話的樣子逗笑了趙芷若。
這一瞬間,趙芷若覺得林靈兒還可以拯救一下,只是那也是以后的事,當務之急還是快點回宿舍,她已經注意一些男生的目光有意無意的往自己身上掃。
說真的林靈兒本性不壞,只不過被林家寵壞了,多年來養成一些在看看來覺得是很正常的惡習。如果沒有人給她指出她的缺點,她有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有這樣的缺點。
可如果不是很親近的朋友,誰又會讓她認識的自己的缺點呢?
。。。。。。
裝扮得花枝招展的蘇菲在宿舍樓下等著馬少亮,勻稱的身材并不能作為她吸引異性的本錢。
她最大的本錢就是精致的五官和白皙的皮膚,加之在大部分女生都不會化妝的高中,她已經開始對化妝有研究。這就是她為什么身邊一直不缺觀音兵和能吸引高維三年的武器。
她腦袋不算差,不然也進不了排名省前十的高中的重點班。
只不過她的家庭教育一直灌輸她要長大后嫁給富貴人家。
可以說她自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也知道怎樣利用自己的優勢獲得自己想要的。
倒推回來,怎樣才可以最大概率的嫁給富貴人家或者年輕俊才呢?
提前總得自己能在那個圈子刷存在感吧?
怎樣才能進入那個圈子呢?
指望是不指望自己這個毫無背景的家庭了,因此只能指望自己在大公司的擔任經理以上的職位了。
那總得先進入大公司再說吧?
而怎樣進入大公司呢?有可以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大學畢業后,先進入小公司,等資歷夠了,可能中途會幾度跳槽,最終進入大公司。
第二種是念書念到碩士甚至是博士,這樣或許一畢業就能進入大公司。
第三種是念大學期間在學生會擔任重要職位,同時成績也不差,最好是參加一些比賽并獲得一些名次。
第一和第二的時間成本太高,她可不愿三十多甚至四十歲才結婚呢,于是她選擇第三種。
只不過無論是哪種方案,所念的大學都不能太差,能上985,不上211,以此類推。
社會上用人單位對畢業學校的評價,實際只有幾個硬標準,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其次是本科、專科等等。在招聘時,經常會對畢業學校有一個要求,即便不公開說,也會悄悄地立下這個規矩。
隨著大學招生越來越多,學生分層嚴重的同時,大學在出口把關不嚴,看出身的只能越來越多,而不會減少。目前,全國招收700多萬大學生,每年畢業800多萬,淘汰率很低,沒有辦法,只能看入口了,這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
既然目標明確,為什么她在高中階段不專心念書,爭取一下還到處招蜂引蝶,最終導致自己只能念個屬于211的燕京外國語大學呢?
即使燕外是外語專業的最高學府,被稱為華國外交官的搖籃,但是依舊不能改變不了它是211是事實。
這又要說回她的終極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