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士廉
- 隋末仕榮傳:我掌天下
- 長大沉浮
- 2184字
- 2021-05-17 12:34:03
“敦和,聽說我外甥來了?”
一個渾厚的男子聲音傳來,然后一個人便在下人的引領下走了進來,劉仕榮轉過頭看向來人,一身藍色儒衫,戴同色方巾,長身玉立,俊顏修容,嘴角微勾,眼中亦有三分笑意,予人親近之感。
“舅父!”長孫兄妹看到來人,立馬起身迎了上去。
來人正是高士廉!這個樣子倒也符合歷史的描述,盡顯儒雅。
(高士廉,本名高儉,字士廉,渤海郡蓨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人。唐朝初年宰相,北齊清河王高岳之孫,隋朝洮州刺史高勱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出身渤海高氏,少有器量,涉獵經史,事母至孝。初仕隋朝治禮郎
......)
“無忌,多日未見吶。”高士廉看到自己的外甥格外的高興,喜形于色。
“無垢,此次妹妹竟然也讓你跟著來了,倒是苦了你了。”
高士廉又看到長孫無忌身后的長孫無垢,更是驚訝、開心,這個外甥女可是他可是喜歡的緊,沒想到自己的妹妹會讓她也跟著來探望自己......
“對了,舅父,這是我在來時的路上結識的朋友,大才!”長孫無忌將劉仕榮介紹給高士廉。
“哦?”高士廉同樣有些驚訝的看著面前這個頭發短的少年,正打算說些什么。
“士廉,坐下說吧。”丘和看到長孫無忌一行人站在正堂里聊起,趕忙說道。
“嗯,無忌一來,我一高興倒是忘了。”高士廉看著丘和笑著說道。
“坐。”丘和招呼眾人坐下。
一行人便跪坐下來,下人趕忙送上了茶水。
當然,長孫無垢是已經不在這里待著了,她被下人領著去了太守府的女眷所在的內院了......
劉仕榮端起茶杯,打開一看,便是瞬間想起,現在這個時期,人們還大多都是使用煮茶法和泡(淹)茶法。
煮茶法起源于漢魏南北朝時期,是將經過炙烤的茶餅搗碎后置于鼎、釜中,加姜、桂、椒、酥等佐料煮成羹湯的飲茶方式;泡(淹)茶法在隋唐時期開始流行,在隋唐時期茶已經分為了粗、散、末、餅四類,而泡(淹)茶法就是將這四類茶葉分別按照切碎、炒熬、烤干、舂搗的方式加工后投入瓶缶之中,并按口味加入蔥、姜、棗、桔皮等,灌入沸水浸泡。泡(淹)茶法由于制作簡單,飲用方便。
是以隋唐時期的茶都是有些難以下咽的,至少在劉仕榮這個喝慣了泡茶法的眼里是這樣。
丘和幾人臉色正常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劉仕榮則是臉色有些不自然的端起茶杯,剛喝上一口便是有些上頭劉仕榮在心中暗暗想到,有機會了一定要把現代的泡茶技術給提前搞出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劉仕榮和長孫無忌一行人閑聊起來。毫無意外的,劉仕榮的知識之淵博,見識之寬廣,令眾人佩服......
“仕榮果然有大才啊。”高士廉語氣驚嘆的說道。
“對了,聽無忌說,你的詩文水平極高,不知我們可有幸見識一二?”丘和突然想起長孫無忌稱贊劉仕榮的詩文寫作極好,于是詢問道。
“這......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劉仕榮看了看眾人的眼神,自知難以推脫,而且他也不擔心,畢竟他可是有后世千余年的詩文儲備的。
“有了。”劉仕榮在正堂轉了幾圈略微沉思,在腦海中思考選哪一首更合適,突然想到一首詩。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果然是好詩啊,擺脫塵勞事不尋常,須下力氣大干一場。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不僅文辭極好,意境亦是極佳。”高士廉毫不吝嗇的贊美道。
“謬贊,謬贊。”劉仕榮謙虛的回道。
“哎...不用謙虛,你擔當的起,仕榮,你果然有大才。”丘和說道。
劉仕榮內心稍稍對自己剽竊的行為道了道歉,轉瞬就拋到了腦后。
......
接下來,眾人又聊起來了政事,然后劉仕榮對政事的獨特理解又是令長孫無忌一行人贊嘆不已。
隋煬帝改官制,增置殿內省,與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省、秘書省為五省;增謁者、司隸臺,與御史臺為三臺......
針對著改官制的行為,一行人各抒己見。
“此行為分割和限制官員的權力,而且使得圣上的權力變大了。”丘和說道。
“職權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監督、相互牽制,從而使官僚機構形成了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朝堂的統治力量。”劉仕榮點了點頭補充道。
“而且,此舉注定會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劉仕榮言語有些欽佩的說道。
其實在劉仕榮的心里,隋煬帝有功有過。修建京杭大運河在當時積怨較深,那是因為隋煬帝太急了,但毫無以問,京杭大運河利在千秋;再加上隋煬帝改革官制與租調制度,并開始設進士科,最終形成科舉制......
天色漸晚,丘和直接吩咐下人準備好飯食,然后劉仕榮在吃完后便趕快借著如廁的借口先出來了。
劉仕榮在太守府里左右來回轉,一時間竟然有些迷路了。
“這太守府怎么這么大?廁所在哪呢?”劉仕榮有些納悶的自言自語道。
“誒,難道是在那邊嗎?”劉仕榮看到一個院子,于是趕忙上前就走了進去。
......
劉仕榮進入院子后發現這里竟然是女眷待的地方,頓感大事不好,這要是被人抓到了,他可是有口說不清啊,正當劉仕榮打算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的時候。
“箏...箏...”突然一個簡樸的廂房里傳出了一陣悅耳的古箏聲。
劉仕榮隨聲望去,看到一個絕美女子柔柔淺笑,發辮輕揚,緩緩抬起螓首,淡淡一笑,右手輕抬,微轉螓首,甩出水袖,水袖恰好遮去臉龐,頗有些尤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玉手纖長,一撥,如緩流的溪水,清清靜靜,溪水潺潺,鳥語花香,綠草野花競相開放,似風起云涌,波濤拍岸。
一時間,劉仕榮竟呆住了......
注:唐太宗李世民評價高士廉道,高士廉涉獵古今,心術明達,臨難不改節,當官無朋黨;所乏者骨鯁規諫耳。德范宏深,風猷遠著,道高廊廟,望重勛賢。職在銓衡,穆九流而馳譽;位居端右,總百揆而騰芳。班職臺儀,具瞻允集,忠謀令范,遇物必彰。造膝危詞,類多宏益,瞻風力以齊軌,軼伊呂而長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