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者們謹遵祖龍所授五行之法,心無旁騖,全身心投入修煉之中。無論寒冬凜冽刺骨,還是酷暑難耐灼人,皆無法令他們有絲毫懈怠。
那枯燥的打坐,宛如無盡暗夜,漫長而難耐;那難耐的寂寞,恰似如影隨形的鬼魅,揮之不去。然而,修者們憑借超乎常人的耐心與堅毅,借助太和一氣的神奇功效,從筑基伊始,歷經煉氣、結丹,直至哺嬰之境,一路仿若無畏勇士,奮勇沖關……
一些天資聰慧的修者更是脫穎而出,竟已達神魂之境,甚至攀升至出竅之境。此刻的他們,腳步輕盈,神清氣爽,頗有羽化登仙之感,仿佛已然觸摸到仙界邊緣。
榜樣的力量無窮,眾人從高境修者身上看到希望曙光,于是愈發勤勉苦練。他們惜時如金,哪怕片刻休憩,也會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切磋技藝、熱烈探討,只盼早日達到渡劫之境,闖過五劫,飛升成為上仙。
然而,修煉之路恰似攀登陡峭天梯,境界越高,前行步伐愈發遲緩。時光荏苒,二十余載匆匆而過,仍有五分之二的修者未能觸及渡劫境門檻。
單從“渡劫”這一稱謂,便能感知此乃一條兇險萬分的生死之路,十有八九會命喪于此。為降低渡劫風險,祖龍打算率先闖關,從中探尋門道,以提升修者們的渡劫成功率。奈何,一些性子急躁之人實在按捺不住,背著祖龍偷偷去闖境,結果皆灰飛煙滅。
祖龍眼見修者人數日漸減少,趕忙召集眾人,嚴令禁止私自闖境渡劫。
與此同時,他也緊鑼密鼓地為渡劫做準備。這一日,他早早離開修煉場,尋得一處靜謐之地,盤膝而坐,依照鴻鈞所授之法,屏息凝神,移神出殼。
當他的元神緩緩踏入渡劫虛空,正欲闖關之時,赫然發現猴祖的元神也在渡劫虛空中,遂急忙呼喊猴祖停下。
猴祖聽見祖龍呼喊,卻并未止步,一邊入關一邊說道:“你身為全隊主帥,怎能涉此險境?此事,便由兄弟代勞。”言罷,如疾風般飛速進入第一關。
祖龍見狀也欲跟進,卻發現關卡緊閉,如銅墻鐵壁,難以打開。無奈之下,他只好元神歸體,靜靜地守在猴祖身旁,為其護法。
一個時辰過去,猴祖元神未歸。又一個時辰過去,猴祖的元神依舊不見蹤跡。再一個時辰過去,猴祖元神依然杳無音訊。
祖龍越等越心慌,越盼越焦急。他來回踱步,每分每秒都仿若煎熬。他懊悔自己未曾親自出馬,以致猴祖性命堪憂。
祖龍一直守到半夜,昏昏沉沉間,忽見猴祖身體紫光一閃,緊接著霞光四射。祖龍心中大喜,知曉猴祖渡劫已然成功,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
原來,猴祖在與神司對決之時,意在洞悉對方招數套路,故而并未急于闖關,而是于每一關中,誘使神司將自己本領盡數施展出來。待猴祖全面了解之后,才將對方擊敗。如此一來,所耗時間自然就多了許多。
祖龍向猴祖了解情況后,讓他為自己護法,也去闖關。大約過了一兩個時辰,祖龍也成功渡劫。
二祖針對五行神司各自特點,精心編創了一套應對他們的拳法,供修行者闖境時使用,為他們增添一份渡劫安全保障。
時光匆匆,轉眼又過數年。這一日,百萬修者終于皆達渡劫之境,且均習得了渡劫闖關的拳法,他們摩拳擦掌,只待祖龍一聲令下,便一同闖關渡劫。
渡劫當日,猴祖召集眾人,將其分成九個團隊,令其整齊排成九列,組成一個方陣。猴祖隨即施展法術,分化出四個分身,守護在方陣的四角,為眾人護法。
祖龍原本打算再度進入渡劫虛空,與五行神將拼殺一番,借此消耗它們的體力,使修煉者們渡劫能輕松些。然而,因他已然渡劫完畢,再也無法涉足其中。
無奈之下,他只好調整策略,讓大家同時移神出殼,一同進入渡劫虛空,一個挨一個不間斷地輪番闖關,以此消耗神將體力,期望能夠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祖龍大旗一揮,百萬修者開啟渡劫歷程,未及四個時辰,便有修煉者成功渡劫。隨后,渡劫完劫之人越發增多。但見人群之中流光溢彩,霞光此起彼伏,將天空映照得絢爛繽紛。
約莫半月時光,修煉者們皆渡劫完畢。雖說十之八九灰飛湮滅,但成仙者仍達萬眾之多。
書中言明:仙人施展法術時,需消耗自身法力。而補充法力有兩種途徑:其一為打坐恢復,此方法耗時漫長,仙人們嫌其麻煩,甚少使用;其二是借助人們的祭拜供奉來恢復,如此可獲得源源不斷的法力補充。
仙人們為獲取人族的供奉,紛紛競相為人族行善舉,甚至不惜冒險獵殺妖獸以取悅人族,希望借此換來人們的供奉。可是,獵殺妖獸風險巨大,不少仙人為此丟了性命。
于是,祖龍頒布禁令,嚴禁獵殺妖獸換取祭拜。然而,早已飄飄然的仙人們,又豈會輕易安分下來?他們見祖龍下了禁令,便背著祖龍暗自行事,一場潛在的危機正悄然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