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表會說話:Excel數據可視化之美
- (葡)若熱·卡蒙伊斯
- 697字
- 2021-05-18 16:44:08
原型圖表
點(point)是圖表中最重要的幾何圖元,通常也是將數據表中的值形象化轉錄后,唯一需要我們閱讀其互相之間距離的圖元。我們可以添加更多的對象來幫助閱讀和理解圖表。例如,在分析時間序列時,如果不在每個序列之間連線,則可能會導致理解困難。
為了理解應該如何開始接觸每種圖表類型,我們將畫在二維平面上的點稱為原型圖表。想象一下,這個原型圖表并沒有可見的實在物,而只有在計算機內存中進行編碼的數據點。只有當我們應用了幾何圖元、視網膜變量和支持對象,例如標題、坐標軸標簽或網格線之后,原型圖表才會變成可見圖表。
讓我們來做一個練習,對同樣的數據應用一系列轉換來得到不同類型的圖表。每一個圖表都有助于我們理解該類型的圖表從何而來(圖 1.15)。
圖 1.15 相同數據的多個圖表類型
- 帶狀圖(A)。帶狀圖用一個沿一條軸變化的變量表示。這種形式與原型圖表最相似,僅僅增加了幾個識別特征。
- 折線圖(B)。在折線圖中,每個數據點都有基于其值(豎軸)的坐標對,在這個數據集中是時間(橫軸)。線將每個時間序列中的點連接起來,以助于說明趨勢。
- 條形圖(C)。條形圖是沿著豎軸分布的一些可以加標簽的點。一條粗線(長條)將點與坐標軸連接起來。我們不再比較距離,而是開始比較線條的長度。后文中我們還將討論,為什么這樣做是有意義的。
- 堆疊條形圖(D)。對于某個點的縱坐標,都要加上之前所有點的坐標值。連接兩個點的長條通常具有不同色彩,從而可以通過色彩來確定其長度。
- 餅圖(E)。餅圖是將堆疊條形圖轉化為環狀或圓形,盡管在編制這兩種圖表時所使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我們是通過對原型圖表中所映射的數據點應用一系列轉換來創建圖表的。一種圖表類型表達了一系列標準化的轉換。
推薦閱讀
- JBoss AS 5 Development
- iPad+Procreate數字插畫設計案例教程(全彩微課版)
- After Effects CC影視后期制作實戰從入門到精通
- Premiere Pro 2022短視頻剪輯、調色與特效制作實戰(全彩微課版)
- Photoshop CC摳圖+修圖+調色+合成+特效標準培訓教程(全視頻微課版)
- Animate 2022動畫制作:團體操隊形
- Word 2010實戰技巧精粹
- Blender 2.5 Materials and Textures Cookbook
- 說服力:工作型PPT該這樣做(第2版)
- RAW 數碼底片演義
- JBoss Tools 3 Developers Guide
- Elasticsearch數據搜索與分析實戰
- Choosing an Open Source CMS: Beginner's Guide
- IBM Lotus Notes and Domino 8.5.1
- 金融精英PPT實操手冊:世界知名公司這樣展示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