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期末來了,學期結束的腳步近了。其實到期末的最后幾天,哪還有人看得進去書啊,都是應付著瞄兩眼。蘇哲勛他們5個人都開始籌劃,第一個暑假去哪里旅游了,國內國外都被看了個遍。
男生喜歡旅游,女生自然是優先回國。吳夢瑤和張思琪都提前訂好了回國的機票,一天都不在韓國多待。與這兩人不同,宋汶佳和王欣都沒有動靜。宋汶佳是想在韓國多待待,她性格就是大大咧咧,自由奔放,所以能理解。而至于王欣的情況,這幾個女生很清楚。所以在期末考完試的最后一天,她們訂了一個包廂,好好的聚了一次。
不過在這之前,期末考試可是跑不掉的。像期中考試一樣,蘇哲勛、沙敖洋和尹杰各考6門,田磊和鹿翰文是5門。(他們周五的大課,最終期末也不考試,改成演講報告了。)這可讓兩個人高興壞了,演講報告跟著韓國人混就能拿學分。基本都在周三前就考完,時間安排和期中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一周的第二節課得去上課,做學期總結。
相對于一無所知的期中,期末大家都顯得游刃有余。你看不出誰是不會的,誰是瞎混的,大家融入的都很快。當然,總是有那么幾個“裝x”的,喜歡考試很快就交卷,你們還記得期中的蘇哲勛嗎?
這次也是一樣,蘇哲勛在專業課的期末考試上,幾乎都提早20分鐘交卷,這已經比他期中的時候慢了。至于他真的這么厲害嗎?那也不全是,蘇哲勛是那種學習很好的學生不假。但是,如果有他不會的,或者思考了半天都做不出來的,他就直接放棄了,壓根都不會在這上面耽誤時間。并且,他是從不檢查的人,他認為自己做過一遍的東西檢查才是浪費時間。也正因為如此,他每次交卷都比別人快,但是這個“x”卻能讓他裝到。
其實期中和期末最大的差別就是考試內容,其他都沒差。有的教授喜歡期中難度大,有的教授喜歡期末難度大。但是總分肯定都是他們說的算,也就是看你的整體能力。比如你期中考得好,期末很一般也會拉低平均分的。
“哲勛,你覺得這次難嗎?”由于考試是一人隔一人坐,所以金允智坐在了蘇哲勛后面的第二排。
“還好吧,和期中比好像難了點。”蘇哲勛看著講臺,腦袋枕著雙手。
“這是今天的最后一場了,考完要不要一起吃飯個呀?”金允智發出了邀請。
“額,不去了吧,等明天考完吧。”
“好吧,那加油哦。”
“你也是。”
就像是躲著金允智一樣,蘇哲勛拿到翻譯基礎課的試卷就開始奮筆疾書。要說蘇哲勛什么最擅長,這幾門專業課中應該就屬這個翻譯基礎了。由于英語和韓語都很不錯,蘇哲勛對于翻譯好像有著獨特的天賦和理解。每次的翻譯的內容都會被教授點評,算是對他成績的認可和褒獎。40分鐘,蘇哲勛就起立交卷了,這可把監考的助教嚇了一跳。一般教授有事情或者不想監考的情況,就會請系里的助教來幫助監考。
“同學,你要干嘛?”助教有些詫異,以為這個學生要搗亂。
“我交卷啊。”蘇哲勛也是一愣,怎么我交卷你還問東問西的。
“這么早?你是不會還是應付的?”助教顯然不認識蘇哲勛,40分鐘他自己做都得掂量掂量。
其實教室里考試的其他人本來想看個熱鬧,但是一看是蘇哲勛就把好奇心收回去了。因為他們和蘇哲勛上了一學期的課,都知道他可不是不會,人家就是寫完了。
“助教,我寫完了,我當然要交卷了。”蘇哲勛心里也郁悶,既然是助教監考,你怎么不找姜舒放來的。
“助教,他是學習非常好的,之前也是這么早交的卷。”金允智看場面有點僵,出來幫蘇哲勛說個話。
“哦,是這樣啊,那就放這吧,你可以回去了。”
“好的,謝謝助教。”蘇哲勛把卷子放到臺上,回頭給金允智點了點頭,就走出了教室。
“得意什么勁啊。”張思琪心里想,不滿意的看著走出教室的蘇哲勛。
“好了同學們,我們還有35分鐘時間,請大家繼續答題。”助教在講臺上提醒著,順手拿起了蘇哲勛交上來的試卷。
“我倒要看看你個一年級新生,拽個什么勁。”
打開卷子,前面的內容對于他這個大四的學長來說實在是不入眼,雖然他是英語語學系的,但是還是很簡單。(英文系共分為三個小系,分別是英文學系、英語學系和通翻譯系。)
“哼,不過如此嘛,這不有手就會?”這個助教心里想著,再把目光往后移。
可等他看到后半部分,就有點吃力了。內容是一篇短文,要求翻譯和分析文章意向,不過題目上寫的是extra。
“看來是個附加題,應該很有難度吧。”畢竟也是大四的學長,各種題型也都是見過的。
可等他讀完一邊后,居然看不懂這是篇寫什么的短文,這可讓他很吃驚。雖然不是翻譯系的學生,但是畢竟是英語學系的大四學長。對于一年級新生的專業基礎課要是都看不懂,那可是丟人丟大發了。
可看著短文下面的答題區域寫的滿滿當當的,這個助教就有一點驚嘆了。他也自認自己的英語水平沒有特別出色,但是自己答不上的題這個大一學弟能答出來,怪不得有資本提早交卷。
默默放下手中的答題卷,鎮定的看著下面的學生,像是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其實是這位助教不了解情況,這節課的教授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翻譯人才。她畢業于外國語大學通翻譯系,后攻讀博士學位畢業;也是K大學現在英文系中唯一一位通翻譯博士。而且她常年定居在洛杉磯,只有教學時間才會飛回韓國。更難得的是,她還不到50歲,英語的發音非常純正,并且沒有一點口音。眾所周知,日韓在英語的發音上是有先天不足的,尤其是L和F這兩個音。在東亞三國中,只有中國的發音最為標準而且容易掌握。要做到沒有一點口音,真的需要很大努力。
而附加題的邏輯,就是這位教授在為通翻譯系招攬優秀學生的手段之一。附加題做錯不算分,做對加分的原則,也讓很多學生躍躍欲試。不過目前來看,能做出來或者說是讀懂的都寥寥無幾。
“好!75分鐘時間到了,請大家停止動筆,交上答題卷。”助教看著手表,大聲提醒著。
當看著有些還在奮筆疾書的學生,亦或者交上來部分空白的學生時;他還是不禁感嘆,剛才那個提早交卷的新生,真的是太優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