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孟老太有些不可置信自己所聽到的話,又重復了一遍,“你說現在找個媳婦要那么多東西呢?”
慣是喜歡做媒的徐大娘喝了口水,道,“可不是,現在娶個媳婦和以往都不一樣了,不說四大件,單說彩禮就得五十塊錢起步。”
最近流行的四大件,也就是別人嘴里的“三轉一響”,即永久牌自行車,上海手表,縫紉機,一響就是錄音機。
這些東西在城里結婚是必備的,在農村雖然不一定都給買,但是一樣兩樣總是要拿出來的,要不然面上終究不太好看。
“五十塊錢啊?”孟老太咋舌,“現在咋就要這么多了?”
她記得自己結婚的時候就要了孟家幾塊錢的彩禮,等到她給孟富和孟貴兩個兒子結婚的時候,連著買東西啥的也才花了二三十塊錢,沒想到現在只一項彩禮就得五十塊錢。
“是呀,”徐大娘點頭,她知道孟老太的心思,所以也直接道,“不過你家孫子年紀還小呢,你們家這么多勞力,給他攢錢結婚還不是小事一樁。”
說實在的,其實村子里孟家屬于日子比較好過的,因為老人也就孟老太一個,她的身子又還健碩,家里家外的都可以幫襯一把,孫子輩的孩子都已經長大了,不需要額外的費心力照顧了。
“我不是要給我孫子結婚,”孟老太嘆了口氣,妥協道,“有沒有離過婚的女人?不過不能帶著孩子。”
本來是想給孟貴娶個像樣的媳婦,至少要比吳青梅好上十倍才行,沒想到要花那么多錢,孟老太也就歇了心思。
找個同樣離婚的女人,孟老太覺得也沒啥了,只不過可不能帶著孩子,幫別人家養孩子,浪費糧食不說回頭可能還得受氣,孟老太如何都不愿意。
“你說孟貴?”徐大娘放下手里的水杯,問道。
村里都在傳吳青梅要和孟貴離婚,已經找村長寫了書面聲明,但是孟貴還沒能回來簽字呢,換句話說,他們兩個人離婚還差最后一道手續呢。
那邊婚還沒離成,這邊孟老太就在給兒子張羅找媳婦了,可真是……
徐大娘不妨是這樣的結果,好半天才道,“我幫你留意著吧。”
孟老太要給孟悠悠找后娘的事,她一點都不知道,不過如果知道了,只怕還想找機會催促一下。
“悠悠,恭喜你啊,你可真厲害,”錢鳳英正好扛著鋤頭從自留地里回來,遠遠的瞧見了孟悠悠,等著人上前笑道。
孟悠悠一臉茫然,“嬸子,你說啥呢?咋就恭喜我了?”
她才從縣城回來,將買的東西都放進屋,推著自行車正準備騎到知青點還給陸屹舟,卻沒想到碰到了錢鳳英。
“喲,你還不知道呢?”錢鳳英見她表情不似作假,笑容更大了些,“省里派了專家來進行農業指導,說是要把我們村當作是試點,你被村里選為專家助手啦!”
這消息一大早就被傳開了,聽說有專家過來做技術指導,大家伙都高興得不行,要是專家能幫助他們糧食增收,那他們可是要謝天謝地了。
他們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一年到頭盼的就是地里的莊稼能好好長,靠的就是給生產隊交了糧之后能多些余糧來裹腹。
昨兒個那伙子知青都去生產隊要這助手名額,沒成想沒一個成功的,最終這好事竟然能落到孟悠悠的頭上。
錢鳳英沒有像有的人一樣嫉妒,反而是真心實意的為孟悠悠高興,在她心里,是真的喜歡這個小姑娘,懂事孝順、善良乖巧,是個好孩子。
“真的啊?那太好了,”孟悠悠也跟著笑了起來,說道。
沒想到陸屹舟只是和她說要去找生產隊推薦,這么快名額就下來了,不知道是生產隊辦事效率高還是陸屹舟會辦事。
能夠得到這樣的機會,其實對孟悠悠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了,有個正經事做只怕吳青梅才是最高興的人了。
孟悠悠推著車和錢鳳英并排往前走,兩個人聊起這兩天孟家的事,哪怕是錢鳳英這樣的外人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我奶還真打算給我爸娶媳婦,給我找個后媽啊?”孟悠悠真的是一臉震驚,問道。
她知道按照孟老太那般討厭吳青梅的性子,可能會重新給孟貴找個媳婦,但是孟悠悠沒有想到孟老太的動作這樣快。
吳青梅和孟貴前腳才準備離婚,后腳就要娶親找新娘子了。
看來孟老太是討厭她們討厭的不行吶。
“你別把這些事放心上,不管你爸最終有沒有再婚,他都是你爸,”錢鳳英以為她是擔心自己的以后,所以連忙勸道。
其實這話也只是隨便說說,除了能給人安慰并沒有旁的作用,哪怕是親爸,一旦有了新媳婦,哪里還記得自己的孩子呢。
老話說,有后娘就有后爹,親生的孩子都能變外人,這些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嬸子,我不難過,”孟悠悠如實說,“我只是替我媽有些不值。”
吳青梅和孟貴兩個人離婚,一個帶著兩個孩子,一分錢的財產也沒得到,心理壓力肯定特大,等到徹底從這段感情中走出來重新給自己找個伴,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后的事了。
可是對于孟貴而言,卻不一樣,拍拍屁股可以馬不停蹄地再找一個,甚至能很快的再生一個孩子,一切都可以恢復到原樣。
照舊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一樣都不少。
這社會從古至今,對女人總歸是要苛刻很多,這幾日以來,吳青梅承受的罵名明顯要比孟貴多得多,哪怕錯并不在她。
“唉,你媽有你們姐妹倆,福氣在后頭呢,”錢鳳英提到吳青梅,也很是同情那個可憐的女人,許久后才勸道。
此刻被她們兩個同情的人此時正被人堵在路上,走不得,退不得,才是真的可憐。
吳青梅看著眼前的男人,見不管自己說啥也沒用,反而冷靜了下來,“你到底想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