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袁萍給張靜靜打電話,說有事要拜托她家老胡幫忙。約好時間在醫院門口碰面。張靜靜一見面就關心的問是不是袁萍哪里不舒服,袁萍笑著搖頭。
“靜靜,不是我要看病,是幫別人看,涉及到他人隱私,我不方便告訴你,但這個人真的挺重要的,我必須幫他。”袁萍跟張靜靜解釋。
“哪你要掛哪科?”張靜靜問她。
“心理科。”袁萍如實回答
哦,張靜靜點頭,表示理解。“走吧,我剛問了,老胡今天沒門診,在五樓科室呢。”說完她們一起走進醫院大樓。
老胡是心外科的副主任醫師,外表平平,為人謙和,比張靜靜大幾歲,倆人是相親認識的。
見到老胡,袁萍直截了當地問他,有沒有熟悉的心理醫生。她需要一位專業的心理科醫生。
老胡是心外科一把刀,在醫院里人緣不錯。聽袁萍說完,他馬上拿出手機,撥通號碼,和對方聊了幾分鐘后,結束通話。
“袁姐,我給你聯系好了,我們醫院心理科的高飛雪,她是我的師妹,心理學專家,留英博士,很有經驗,我幫你約的明天下午兩點,在她二樓診室見面。”老胡一口氣說完。
“真是太感謝,我就知道來醫院找你,準沒問題。”袁萍知道找對人了。
“嗨!謝什么呀,見外了,在靜靜那,你比她親姐還親呢!”
“醫院有什么事,你直接找我就行。”老胡看向自己媳婦,尋求表揚。
“行,以后少不了麻煩你,回頭讓靜靜替我好好犒勞犒勞你。”袁萍打趣地說。
“行了,我們走了,你忙吧!”張靜靜看事情解決了,拽著袁萍就往電梯走,打算一起去美容院做個SPA。
“那個媳婦兒,我晚上不加班,回家吃飯。”老胡邊說邊目送她們離開。
“知道了,什么時候餓著過你。”張靜靜回頭撇了老公一眼,和袁萍笑嘻嘻地走了。
袁萍真心替好友感到幸福,夫唱婦隨,夫復何求。
最近幾天,袁萍有意躲避溫卓新,盡量不和他碰面,尤其是不能單獨相處。還好有個愛粘著她的小誠,避免了很多尷尬。可幫小誠看心理醫生的事情還是需要和他單獨談。
晚飯后,袁萍敲響溫卓新的書房門。
“進”房間里面傳出他醇厚的聲音。
袁萍深吸一口氣,打開門,走進去,隨手關緊房門。
溫卓新的書房是中式風格,整面墻那么大的紅木書柜上,放滿了各類書籍,一套很講究的明式紅木沙發靠墻擺放,墻上掛著幾幅字畫。寬大的同款辦公桌旁擺著兩個瓷瓶,每個瓶子里面放著四五個畫軸。桌子上擺著筆墨紙硯,還有一臺打開的筆記本電腦。
他正坐在辦公桌前,翻看下個月要開拍電影的籌拍報告。看到是她進來,放下手里的報告,身子向后,坐回靠椅。幽暗的眸光凝視著她,思考她為什么事來找他?
第一次進到他的書房,袁萍有點緊張,有點遲疑。
他見她欲言又止,開口問:“找我有什么事?”
袁萍抬著頭,勇敢的和他對視。“我有事和你商量。”
兩人幾乎同時開口。他輕咳一聲,化解尷尬。
“坐”他抬眼示意她坐到沙發上。
她聽話的乖乖坐下,溫卓新走過來,挨著她旁邊坐下。袁萍立馬起來,挪到另一把椅子上,還是保持點距離好。
溫卓新唇角含笑,看來她是真有事找他。
“我想跟你商量一下,關于小誠的事。”袁萍認真地看著他。
“小誠,出什么事了?”他換了個舒服的姿勢,等她的回答。
“你不好奇,小誠為什么一直叫我媽媽嗎,我問過王姨,我和他媽媽長得不是很像,家里沒有一張他媽媽的照片,他為什么會認為我是他媽媽?”
她把一直困惑她的問題說出來,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不可以忽視。
溫卓新凝神尋思,氣氛陷入沉寂。片刻后,他終于開口。
“把小誠媽媽的照片收起來,是我的意思,當年孩子太小,我怕他鬧著找媽媽,可那天他為什么會叫你媽媽,我真不知道。”
袁萍搖頭,慢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誠現在錯誤的認為我是他媽媽,這樣下去是不對的,他需要看醫生。”她知道,他可能不會接受她的意見。
“你不想給他當媽?”他語氣變得冷淡,臉色陰沉,有些不悅。
“你誤會了。”她急忙解釋,“我說過我很喜歡小誠,就因為我喜歡他,我才希望他做一個健康的,無憂無慮的孩子。”
天底下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她說的話激怒了溫卓新。
“你直接當他的媽媽不就好了。”他抬高了聲調,情緒有點高漲。
“可我明明就不是啊!”她和他爭執起來。
她撇過臉,不看他,氣氛又一度陷入沉寂。
這樣下去解決不了問題,袁萍平靜心態,反省自己,可能是她的說話方式不對。于是她坐正身子,面向他,放低聲音,柔和地開口。
“我沒有惡意,我只是希望小誠真正的認識我,我可以自己先去醫院,跟醫生說明孩子的情況,讓專業醫生判斷小誠需不需治療,如果不需要那是最好,請你放心,我不會告訴醫生,小誠是誰的。”
她真摯地看著他的眼睛,“你能相信我嗎?”
他沉默不語,只是看著她的眼睛。最后,他被說服了,點頭同意。
“謝謝你,有什么情況,我會及時告訴你的。”她深出一口氣,總算掙得到他同意。
“沒事,我出去了。”
她剛要起身離開,他突然開口。“是我該謝謝你。”
四目相對,一切盡在不言中。
“都是為了小誠好。”袁萍走出房間,沒多停留一刻。
次日下午,袁萍自己來到醫院門診二樓,找到心理醫師高飛雪的門診室。看看手表,剛好兩點鐘,她抬手輕敲兩下診室門。
“請進”屋里傳來女性溫和的聲音。
袁萍打開門,走進去。發現這個診室和普通門診室沒什么區別,她以為會看道電視里那些寬大的房間,房間里會有舒服的躺椅,結果是什么也沒有。
一位年輕漂亮的女醫生正坐在辦公桌前,穿著醫大褂,扎著簡單的馬尾,給人很舒服很干凈的感覺。她看到袁萍進來,臉帶微笑。
“請坐,您是昨天胡師兄給我打電話預約的朋友吧?”
“是的,你好,我叫袁萍。”袁萍點頭微笑。
“你有什么事要咨詢,還是需要我幫你解決什么問題?”高飛雪語氣平和地說。
“是這樣的,高醫生,我遇到一個問題,需要你幫我分析一下,事情是這樣的……”
袁萍把和小誠相遇的事情和現在她和小誠住在一起的事情,都告訴了高醫生。沒提溫卓新一個字。
“現如今在孩子的眼里,我就是他媽媽,別人說我不是他媽媽的時候,他會進行反駁,高醫生,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飛雪認真的聽完袁萍的描述,思索了一下,說道:“孩子心目中最好的就是媽媽,最親,最需要的也是媽媽,孩子在長期卻少母愛的環境中成長,即便是有家人照顧,也彌補不了缺失的母愛。一開始孩子可能沒有什么表現,但隨著時間的積累,孩子會越來越需要情感的依托。”
袁萍同意高醫生的說法,她又問:“那為什么會是我呢,我們以前從未見過,那次遇到,也只是擦肩而過,要不是他跑來抱住我,我都沒有注意過他。”
“那就是他先看到的你,是你的什么特性和他記憶中的母親很像,引發了他,讓他認為你是他記憶里的媽媽。”高醫生再度深入分析。
“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問過他的家人,我和孩子媽媽長得一點也不像,第一次碰到那天,我只是在走路,沒有其他動作呀!”袁萍補充道。
“有可能是味道,小孩子對氣味是十分敏感的,幼兒一般是靠氣味辨識養育人的,在國外有過一個案例,孩子在嬰兒時期失去媽媽,爸爸再婚后,讓妻子使用同款洗發水來安撫孩子,孩子還不懂人世是怎么回事,聞到媽媽的氣味就以為是媽媽,是很正常的表現。”
“這孩子這么小就失去媽媽,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打擊,隨著時間推移,孩子對媽媽的想念和依戀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時就需要孩子的爸爸和孩子建立情感鏈接,用父愛來盡量彌補。如果再缺失父愛,對孩子的內心傷害只會更大。”
“那我回去該怎么做?”袁萍點頭認真聽取高醫生的分析。
“你回去先和孩子爸爸談,讓他多陪陪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爸爸的關愛,給孩子安全感,你呢,要不先試試換掉所以洗護用品,換個品牌,換個味道,看看孩子有沒有什么變化,觀察一下,下周二,這個時間,你再來。”高飛雪給出建議。
“好的,我知道了,高醫生。”袁萍連連點頭。
“這是我的電話,你有事可以打給我,畢竟孩子無小事,咱們都希望孩子健康快樂。”高飛雪遞給袁萍一張名片。
“太謝謝你了高醫生,真是麻煩你,下周見。”袁萍道謝,終于有了解決問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