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地球傷口的形成過程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我們往往只欣賞地球的山清水秀的完美,卻沒注意到地球有許多難以愈合的傷口。而誰也不知道那些傷口是怎樣形成的。幾萬年過去了,至今仍留給我們許多未解之謎。地球上最大的傷口,是東非大裂谷和海底深處的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從北亞的土耳其,一直延伸至非洲東南的莫桑比克海岸。裂谷跨越50多個緯度,總長超過6500千米。人們稱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傷疤”。裂谷底部有些地方深不見底,積水形成40多個條帶狀或串珠狀湖泊群。其中東非坦噶尼喀湖是全球最深的湖泊,水深超過1400米。而在無水的裂谷帶,巨大而狹長的凹槽溝谷兩邊,是陡峻的懸崖峭壁。

同時,裂谷帶上活躍著火山帶和地震帶。在裂谷帶的基伍湖下層,還發現至今形成機制還不清楚的甲烷氣,儲量高達500多億立方米。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東非高原的裂谷帶找到好幾個碳酸巖火山,自地下深處噴涌出類似碳酸鹽巖性質的巖漿來。但碳酸巖的形成原因各說不一。

據地質學家們考察研究認為,大約3000萬年以前,由于強烈的地殼斷裂運動,使得同阿拉伯古陸塊相分離的大陸漂移運動而形成這個裂谷。

那時候,這一地區的地殼處在大運動時期,整個區域出現抬升現象,地殼下面的地幔物質上升分流,產生巨大的張力。正是在這種張力的作用之下,地殼發生大斷裂,從而形成裂谷。由于抬升運動不斷地進行,地殼的斷裂不斷產生,地下熔巖不斷地涌出,漸漸形成了高大的熔巖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則變成眾多的山峰,而斷裂的下陷地帶則成為大裂谷的谷底。

東非大裂谷下陷開始于上新世,斷裂運動發生在中新世,大幅度錯動時期從上新世一直延續到第四紀。北段形成紅海,使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大陸分離;在馬達加斯加島幾條活動裂谷擴張作用下,把非洲大陸分裂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蕲春县| 壶关县| 宝坻区| 堆龙德庆县| 辽阳市| 始兴县| 阿拉尔市| 凉城县| 安远县| 丽江市| 洱源县| 措美县| 鸡西市| 南阳市| 长宁区| 张掖市| 饶阳县| 平顺县| 类乌齐县| 舟曲县| 教育| 额尔古纳市| 庄河市| 沽源县| 秀山| 英吉沙县| 阜宁县| 宁蒗| 太康县| 清水河县| 越西县| 靖安县| 堆龙德庆县| 中山市| 玉屏| 平乐县| 宁河县| 阜阳市| 三穗县|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