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主產于四川,湖北、湖南等省亦有栽培。
[采集加工]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然后加工成鹽附子、黑附片及白附片。
[藥性氣味]味辛,性寒,有毒。
[藥效治療]回陽救逆亡陽癥;補火助陽腎陽虛諸癥,脾腎陽虛癥,陽虛水腫癥,陽虛外感癥;散寒止痛寒濕痹痛。本品大辛大熱,為純陽燥烈之品,其性善走,功能峻補下焦之元陽,而逐...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名詞解釋]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主產于四川,湖北、湖南等省亦有栽培。
[采集加工]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然后加工成鹽附子、黑附片及白附片。
[藥性氣味]味辛,性寒,有毒。
[藥效治療]回陽救逆亡陽癥;補火助陽腎陽虛諸癥,脾腎陽虛癥,陽虛水腫癥,陽虛外感癥;散寒止痛寒濕痹痛。本品大辛大熱,為純陽燥烈之品,其性善走,功能峻補下焦之元陽,而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