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也稱蒺藜、天龍。蜈蚣生于大吳川谷及江南。頭、足赤者良。弘景說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長山、高麗山、茅山,得于腐爛積草處,勿傷,曝干。滿足者不堪用。蜈蚣嚙人,以桑汁、白鹽涂,即愈。
[藥性氣味]味辛,性溫,有毒。
[藥效治療]鬼疰蠱毒,啖諸蛇、蟲、魚毒,殺鬼物老精溫瘧,去三蟲。療心腹寒熱積聚,墮胎,去惡血。小兒驚癇風搐,臍風口噤,丹毒禿瘡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傷。
...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名詞解釋]也稱蒺藜、天龍。蜈蚣生于大吳川谷及江南。頭、足赤者良。弘景說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長山、高麗山、茅山,得于腐爛積草處,勿傷,曝干。滿足者不堪用。蜈蚣嚙人,以桑汁、白鹽涂,即愈。
[藥性氣味]味辛,性溫,有毒。
[藥效治療]鬼疰蠱毒,啖諸蛇、蟲、魚毒,殺鬼物老精溫瘧,去三蟲。療心腹寒熱積聚,墮胎,去惡血。小兒驚癇風搐,臍風口噤,丹毒禿瘡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