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學會回頭
- 生命的珍愛(讀者精品)
- 讀者俱樂部主編
- 999字
- 2021-05-30 21:02:07
——張永
少年時總想做個有性格的人,便十分傾羨那些錚錚鐵漢,“說走咱就走”,無須回頭。也總對那些“三步一回頭,兩眼雙淚垂”的纏綿別緒不屑一顧,走就走吧,何苦造作多事,不免好笑。在漸漸長大中仍為這份瀟灑自豪,直到那個冬天偶爾聽到父親對母親的嘆息:
“岳兒似乎不戀這個家,每次走時都沒有回頭看看。哎!”
“現在年輕人都這樣,其實他心里還是很想的。”母親淡淡地答道。
我突然發現原來這十多年來我一直守候著的竟是一個錯誤,而父母十多年來也一直原諒著這個錯誤。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十六歲那年,命運的垂青讓我從山村跨進了大學校門。全家人都為我成為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而驕傲,可還是浪費不起一筆‘多余”的路費——家里人不可能把我送到學校。我也執意只讓父母送到曬壩邊,便一個人踏上了幾千里的路程。那是我第一次見到紅綠燈和火車。十六年來我到過最遠的地方,便是二十幾里外的縣城。我知道父母希望和內疚交錯的目光,我不敢回頭,自此以后,我每次休假后離家返校,都保持著那種現代人的性格,從不回頭。
假期中朋友難得相聚.便邀約著一大群人東串西走,暢敘友情與人生,之后便是相約來年。瀟灑地扔出幾句“不用送了”和充滿豪情的“Bye-Bye”后一大群便笑談而去,也不見有幾只手揮揮,總覺得這便是年輕人的不拘小節、不落俗套的“大方”,不想回頭。
那個秋日應一個女孩之邀上她家里去玩,走時她從七樓一直陪我走到了底樓。我執意要她先回,可她卻說總想看看我的背影,便笑著向我揮揮手。輕輕一點頭,我便轉身離開了。那短短幾十米的路讓我集中了二十多年的堅定與自信走著,但我能感覺身后那深情的目光。總想把自己的身影塑造得更魁梧,便走得那樣從容,可是,我卻忘了回頭。
如今,當我坐在明亮的辦公樓里時,一種莫名的空虛與寂寥常常襲擾著我。總以為是自視清高與看破紅塵的清醒,而今才知卻是不會回頭的代價。因為沒有回頭,我錯過了許多東西。我并沒有理解父母深情的希冀,也沒有會意朋友盡興之余的失落;當我在焦慮中苦苦守候那遠方的來鴻時,終于明白,是我錯讀了那分目光,無意傷害了那分深情。
我開始學著回頭。當我面對迷茫的困惑時,我便回頭,看看來時走過的路,再回首時,迷茫便已消散;當我面對成功的喜悅時,我也回頭,想想奮斗的艱辛,便加倍珍惜擁有的幸福。
我回頭,因為我也相信回頭是一種幸福——“驀然回首,那人仍在燈火闌珊處”。
當自由與平等受正義支配、制約時,就能在限定的范圍內和諧地擴展到最大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