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妹妹的天空
- 成長的年輪(讀者精品)
- 讀者俱樂部主編
- 1410字
- 2021-05-25 17:31:14
——馮曉麗
多年以來,有一個心愿,就是把這些小故事分段寫出來,可是沒有一次能夠完筆。或許是我太過感性了吧?活在這樣的人世間,總是會有某些事情是你一輩子也無法寫完的。
一九七四年初冬,一股來自東北的寒流剛剛離境,天空出現了往日的清澈,一切一如往常,又是個適合外出的日子。為了我的建民醫院普查,爸決定開車載我深入鄉間田野,也趁著這個機會,我們帶著久未出門的她,一起忙里偷閑。
寒冷的冬天似乎與濱州沒有任何關聯,路上稻香遍野,綠蔭綿延,她始終處在極度興奮的狀態,扭曲的身體在放倒的前座快樂得發抖,高分貝的尖叫隨著如電影畫面后退的路景而升高。她是我的妹妹,一個重度腦癱患者,桎梏家中二十幾年的妹妹,她無法坐起來看窗外,只能很勉強地用眼睛的余光看著飛逝的樹梢。除了她十歲那年因為肺炎被送進醫院病房而出過一次門外,她的世界一直就只有家中的天花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每天只有電視為伴。
為了帶她出門,我們花盡心思,父母合力將她臃腫的身軀從三樓抬到一樓,奮力將因為興奮緊張而僵硬變形的軀干塞入汽車前座。唉!我的妹妹,她與世界隔離了這么久,世界沒有人在乎她是否存在,母親幾度因為照顧她而病倒,誰能有辦法帶她出門呢?不是我們不愿意,我可憐的妹妹——被囚禁在無法控制的身軀里的妹妹。
汽車行駛在蜿蜒的小路上,轉彎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我們在海邊礁岸上鋪好帆布,爸媽費盡力氣,揮汗如雨地將妹妹抬到與車子有一段距離的帆布上。我永遠也忘不了妹妹生平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情景,她高興得全身扭動,尖叫聲與海濤共嗚,我知道如果上帝看到她這么高興,也會掉淚,我也分不清我臉上的是海浪還是淚水。
冬天的海風還是相當寒冷的,海浪拍打巖岸,浪花在巖上飛濺,也飛濺在我們身上。媽媽把妹妹抱在懷里讓她面向大海,遠方的地平線,湛藍深邃的大海,我知道這是妹妹最高興的一天。
多少年了,家人同心協力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而這一次的看海,讓家人又再次緊緊凝聚在一起。
每年的農歷春節,所有的姑姑叔叔們都會回到鄉下的媽媽家過年,此時就是身為長媳的媽媽最忙碌的時刻了。而且由于姑姑們初二回娘家,更讓媽媽無法抽身回姥姥家了。
已經不知道是哪一年的春節了,一大早家中就兵荒馬亂,姑姑們難得聚首,熱熱鬧鬧地談論著家長里短、往事近況,根本無法讓她們注意到在廚房揮汗如雨的媽媽,在忙進忙出的空閑她還得照看妹妹。那天,親戚們熱烈討論著要到海邊過節,妹雖然無法表達,但是她的聰明已經讓她領悟到大家將會出去玩。想跟班的緊張讓她再怎樣也無法排便,媽媽急著要做午飯,根本沒有時間抱著她在便盆上耗時間。十分鐘、半個小時過去了,媽終于按捺不住,狠狠罵了使勁僵著身子的她,妹妹無法表達的情緒,終于以驚天動地的哭號迸發出來。
吃午飯時,親戚們在餐桌上熱熱鬧鬧地說著、笑著,只有媽媽自己抱著妹妹坐在樓梯臺階上,一口一口喂她吃飯。這是我最難忘的一個春節了,因為我看到了媽媽的淚水無聲無息地滴進了妹妹的飯碗,她知道妹妹的委屈,她的心在陣陣絞痛。
當然,此時媽媽遠方的娘家中,她的姊妹們也正在共聚天倫,閑話家常。
一個有重度殘疾兒的家庭,如果殘疾兒未被放棄,女性理所當然會成為被犧牲的角色,如果我們的社會多建幾所康復中心,興許會給更多的母親減少些負擔。
曾經有父母(兄姊)帶著殘疾兒走上不歸路的報導,如果你是身處其中的當事人,我相信你會理解他們。
一般人在一生當中,其潛力只發揮了百分之十到十五,因此要相信你的潛力,努力去發揮,才不會枉過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