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寬政年間(1789年—1800年),備前國(岡山縣)有一位名叫幸吉的裱糊匠,他雖然沒有達·芬奇那么大的名聲,但他也熱衷于研究鳥兒飛行。為了能讓人像鳥兒一樣飛上天,他捉來鴿子,仔細測量它們的體重與翅膀大小的關系,計算出了人需要多大的翅膀才能飛上天。
有了數據后,他就用竹子和紙制成了一對大翅膀,綁在自己的身上開始練習飛行。他還真的飛起來了,正好被觀賞櫻花的人們看見了,以為來了騰云駕霧的妖...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日本寬政年間(1789年—1800年),備前國(岡山縣)有一位名叫幸吉的裱糊匠,他雖然沒有達·芬奇那么大的名聲,但他也熱衷于研究鳥兒飛行。為了能讓人像鳥兒一樣飛上天,他捉來鴿子,仔細測量它們的體重與翅膀大小的關系,計算出了人需要多大的翅膀才能飛上天。
有了數據后,他就用竹子和紙制成了一對大翅膀,綁在自己的身上開始練習飛行。他還真的飛起來了,正好被觀賞櫻花的人們看見了,以為來了騰云駕霧的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