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奇的星球世界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也是目前所知宇宙中惟一的生命綠洲,到處是高山流水,鳥語花香。但地球只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而已,與其他行星一樣,它在自轉不止的同時,還在繞太陽公轉。地球的自轉造成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晝夜交替,它的公轉則讓人類體味到一年中春夏秋冬的風韻。
地球的半徑為6371千米,在八大行星中屬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等水平。非常幸運的是,它擁有一層與眾不同的大氣,成分以氮和氧為主,盡管這層大氣的質量只有500億億千克,還不到地球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卻一直延伸到2000千米的高空中。對于地球上的生命而言,它是至關重要的“保護傘”,不僅為我們擋住了可怕的流星的轟襲(月球及許多衛星體無完膚的表面即是最好的例證),也把來自太空的無形殺手——紫外線、X射線、γ射線等高能粒子流拒之于門外。
在地表之下,大致可以分為三大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的表面是土壤和巖石組成的巖石圈,平均厚33千米,主要成分是花崗巖和玄武巖,質量只占地球的0.4%,但人們所需的一切礦藏都在這里。地幔厚2865千米,質量占地球的68.1%,它呈固態,平均密度為3~4克/立方厘米。地核物質主要是鐵、鎳等重元素,平均密度為8克/立方厘米,但在最中心處則可能有13克/立方厘米,溫度則高達6000℃。根據放射性測定,構成地殼的巖石年齡只有20億年,比地球的年齡——46億年小得多。科學家們認為,它們是地球內部物質通過火山爆發和造山運動形成的。
由于有充盈的流水、宜人的溫度、豐富的能源、合適的化學元素,加上大氣等得天獨厚的條件,現在地球上生活著100多萬種動物、30多萬種植物及10多萬種微生物,還有接近70億的人類。
人類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時,對地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伊拉克,古代曾經是富饒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公元前2000多年時是一片蔥綠,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文明的搖籃之一。但是,由于人們在這里大規模毀林開荒,剝掉了穿在地球身上的綠色外衣,現在已變成了一片干旱的沙漠。
更讓人震驚的是,2006年1月4日清晨,一場可怕的泥石流襲擊了印尼中爪哇島上的一個村莊,大約有200個村民在睡夢中被埋在了污濁的泥石下,其直接原因雖然是連續3天暴雨引發的山洪,但一些有識之士指出,其更深刻的原因是人們對樹林無限度的亂砍濫伐!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被毀的森林仍有1000多億公頃。按此速度減少下去,不要多久,森林將從地球上消失。伐掉了森林,風沙便猖狂起來。現在,世界上已有幾十個國家面臨“沙漠化”的威脅。
工業發展所造成的廢氣、廢水污染了江河湖海,污染了大氣。有毒的化學農藥不僅毒殺了害蟲,也毒死了益鳥和益蟲,還污染了農作物,損害了人體健康。而益蟲和益鳥被毒死后,害蟲反而更加放肆猖獗了。工業污染的另一惡果是造成了酸雨。因為酸雨的侵襲,樹木生長緩慢,農作物生長受影響,水產養殖難以成活,文物古跡也不能幸存。千古不朽的希臘雅典女神廟和美國紐約宏偉的自由女神像,不得不穿上了“塑料衣”。
一些物種的生存也受到了嚴重威脅,有的已遭到了滅頂之災。在1600~1900年的300年中,已有75種鳥獸滅絕。而自1900年以來,幾乎每年都有一種生物永遠消失。大自然的“報復”,不可避免地要輪到人類自己!我們要大吼一聲: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要珍惜它,愛護它,再也不能做貽害子孫的蠢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