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曰:
乾坤宏大,日月照鑒分明;宇宙寬洪,天地不容奸黨。使心用幸,果報只在今生;積善存仁,獲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計,不如本分為人;萬種強為,爭奈隨緣儉用。心慈行孝,何須努力看經;意惡損人,空讀如來一藏。
話說當時軍師吳用啟煩戴宗道:“賢弟可與我回山寨去取鐵面孔目裴宣、圣手書生蕭讓、通臂猿侯健、玉臂匠金大堅。可教此四人帶了如此行頭,連夜下山來,我自有用他處。”戴宗去了。
只見寨外軍士來報:“西村扈家莊上扈成,牽牛擔酒,特來求見。”宋江叫請入來。扈成來到中軍帳前,再拜懇告道:“小妹一時粗鹵,年幼不省人事,誤犯威顏。今者被擒,望乞將軍寬恕。奈緣小妹原許祝家莊上,小妹不合奮一時之勇,陷于縲紲。如蒙將軍饒放,但用之物,當依命拜奉。”宋江道:“且請坐說話。祝家莊那廝好生無禮,平白欺負俺山寨,因此行兵報仇,須與你扈家無冤。只是令妹引人捉了我王矮虎,因此還禮,拿了令妹。你把王矮虎放回還我,我便把令妹還你。”扈成答道:“不期已被祝家莊拿了這個好漢去。”吳學究便道:“我這王矮虎今在何處?”扈成道:“如今拘鎖在祝家莊上,小人怎敢去取?”宋江道:“你不去取得王矮虎來還我,如何能勾得令妹回去?”吳學究道:“兄長休如此說。只依小生一言:今后早晚祝家莊上但有些響動,你的莊上切不可令人來救護。倘或祝家莊上有人投降到你處,你可就縛在彼;若是捉下得人時,那時送還令妹到貴莊。只是如今不在本寨,前日已使人送上山寨,奉養在宋太公處。你且放心回去,我這里自有個道理。”扈成道:“今番斷然不敢去救應他。若是他莊上果有人來投我時,定縛來奉獻將軍麾下。”宋江道:“你若是如此,便強似送我金帛。”扈成拜謝了去。
且說孫立卻把旗號上改喚作“登州兵馬提轄孫立”,領了一行人馬,都來到祝家莊后門前。莊上墻里望見是登州旗號,報入莊里去。欒廷玉聽得是登州孫提轄到來相望,說與祝氏三杰道:“這孫提轄是我弟兄,自幼與他同師學藝,今日不知如何到此?”帶了二十余人馬,開了莊門,放下吊橋,出來迎接。孫立一行人都下了馬。眾人講禮已罷,欒廷玉問道:“賢弟在登州守把,如何到此?”孫立答道:“總兵府行下文書,對調我來此間鄆州守把城池,提防梁山泊強寇。便道經過,聞知仁兄在此祝家莊,特來相探。本待從前門來,因見村口莊前俱屯下許多軍馬,不好沖突,特地尋覓村里,從小路問到莊后,入來拜望仁兄。”欒廷玉道:“便是這幾時連日與梁山泊強寇廝殺,已拿得他幾個頭領在莊里了。只要捉了宋江賊首,一并解官。天幸今得賢弟來此間鎮守,正如錦上添花,旱苗得雨!”孫立笑道:“小弟不才,且看相助捉拿這廝們,成全兄長之功。”欒廷玉大喜。當下都引一行人進莊里來,再拽起了吊橋,關上了莊門。
孫立一行人安頓車仗人馬,更換衣裳,都在前廳來相見。祝朝奉與祝龍、祝虎、祝彪三杰都相見了,一家兒都在廳前相接。欒廷玉引孫立等上到廳上相見,講禮已罷,便對祝朝奉說道:“我這個賢弟孫立,綽號病尉遲,任登州兵馬提轄。今奉總兵府對調他來鎮守此間鄆州。”祝朝奉道:“老夫亦是治下。”孫立道:“卑小之職,何足道哉?早晚也要望朝奉提攜指教。”祝氏三杰相請眾位尊坐。孫立動問道:“連日相殺,征陣勞神。”祝龍答道:“也未見勝敗。眾位尊兄鞍馬勞神不易。”孫立便叫顧大嫂引了樂大娘子叔伯姆兩個去后堂拜見宅眷,喚過孫新、解珍、解寶參見了,說道:“這三個是我兄弟。”指著樂和便道:“這位是此間鄆州差來取的公吏。”指著鄒淵、鄒潤道:“這兩個是登州送來的軍官。”祝朝奉并三子雖是聰明,卻見他又有老小,并許多行李車仗人馬,又是欒廷玉教師的兄弟,那里有疑心?只顧殺牛宰馬,做筵席管待眾人,且飲酒食。
過了一兩日,到第三日,莊兵報道:“宋江又調軍馬殺奔莊上來了。”祝彪道:“我自上馬去拿此賊。”便出莊門,放下吊橋,引一百余騎馬軍殺將出來。早迎見一彪軍馬,約有五百來人,當先擁出那個頭領,彎弓插箭,拍馬掄槍,乃是小李廣花榮。祝彪見了,躍馬挺槍,向前來斗。花榮也縱馬來戰祝彪。兩個在獨龍岡前約斗了十數合,不分勝敗。花榮賣了個破綻,撥回馬便走,引他趕來。祝彪正待要縱馬追去,背后有認得的說道:“將軍休要去趕,恐防暗器!此人深好弓箭。”祝彪聽罷,便勒轉馬來不趕,領回人馬,投莊上來,拽起吊橋。看花榮時,也引軍馬回去了。
祝彪直到廳前下馬,進后堂來飲酒。孫立動問道:“小將軍今日拿得甚賊?”祝彪道:“這廝們伙里有個甚么小李廣花榮,槍法好生了得。斗了五十余合,那廝走了。我卻待要趕去追他,軍人們道那廝好弓箭,因此各自收兵回來。”孫立道:“來日看小弟不才,拿他幾個!”當日筵席上叫樂和唱曲,眾人皆喜。至晚席散,又歇了一夜。
到第四日午牌,忽有莊兵報道:“宋江軍馬又來在莊前了。”當下祝龍、祝虎、祝彪三子都披掛了,出到莊前門外,遠遠地望著。早聽得鳴鑼擂鼓,吶喊搖旗,對面早擺成陣勢。這里祝朝奉坐在莊門上,左邊欒廷玉,右邊孫提轄,祝家三杰并孫立帶來的許多人伴都擺在兩邊。早見宋江陣上豹子頭林沖高聲叫罵。祝龍焦躁,喝叫放下吊橋,綽槍上馬,引一二百人馬,大喊一聲,直奔林沖陣上。莊門下擂起鼓來。兩邊各把弓弩射住陣腳。林沖挺起丈八蛇矛,和祝龍交戰。連斗到三十余合,不分勝敗。兩邊鳴鑼,各回了馬。祝虎大怒,提刀上馬,跑到陣前高聲大叫:“宋江決戰!”說言未了,宋江陣上早有一將出馬,乃是沒遮攔穆弘,來戰祝虎。兩個斗了三十余合,又沒勝敗。祝彪見了大怒,便綽槍飛身上馬,引二百余騎奔到陣前。宋江隊里病關索楊雄,一騎馬一條槍,飛搶出來戰祝彪。
孫立看見兩隊兒在陣前廝殺,心中忍耐不住,便喚孫新:“取我的鞭槍來,就將我的衣甲頭盔袍襖把來。”披掛了,牽過自己馬來——這騎馬號烏騅馬,備上鞍子,扣了三條肚帶,腕上懸了虎眼鋼鞭,綽槍上馬。祝家莊上一聲鑼響,孫立出馬在陣前。宋江陣上林沖、穆弘、楊雄都勒住馬,立于陣前。孫立早跑馬出來,說道:“看小可捉這廝們!”孫立把馬兜住,喝問道:“你那賊兵陣上有好廝殺的,出來與我決戰!”宋江陣內鸞鈴響處,一騎馬跑將出來,眾人看時,乃是拚命三郎石秀,來戰孫立。兩馬相交,雙槍并舉,四條臂膊縱橫,八只馬蹄撩亂。兩個斗到五十合,孫立賣個破綻,讓石秀一槍搠入來,虛閃一個過,把石秀輕輕的從馬上捉過來,直挾到莊前撇下,喝道:“把來縛了!”祝家三子把宋江軍馬一攪,都趕散了。
三子收軍,回到門樓下,見了孫立,眾皆拱手欽伏。孫立便問道:“共是捉得幾個賊人?”祝朝奉道:“起初先捉得一個時遷,次后拿得一個細作楊林,又捉得一個黃信。扈家莊一丈青捉得一個王矮虎。陣上拿得兩個:秦明、鄧飛。今番將軍又捉得這個石秀,這廝正是燒了我店屋的。共是七個了。”孫立道:“一個也不要壞他,快做七輛囚車裝了,與些酒飯將養身體,休叫餓損了他,不好看。他日拿了宋江,一并解上東京去,叫天下傳名,說這個祝家莊三杰。”祝朝奉謝道:“多幸得提轄相助,想是這梁山泊當滅也。”邀請孫立到后堂筵宴。石秀自把囚車裝了。
看官聽說:石秀的武藝不低似孫立,要賺祝家莊人,故意教孫立捉了,使他莊上人一發信他。孫立又暗暗地使鄒淵、鄒潤、樂和去后房里把門戶都看了出入的路數。楊林、鄧飛見了鄒淵、鄒潤,心中暗喜。樂和張看得沒人,便透個消息與眾人知了。顧大嫂與樂大娘子在里面,已看了房戶出入的門徑。
至第五日,孫立等眾人都在莊上閑行。當日辰牌時候,早飯已罷,只見莊兵報道:“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來打本莊。”孫立道:“分十路待怎地!你手下人且不要慌,早作準備便了。先安排些撓鉤套索,須要活捉,拿死的也不算!”莊上人都披掛了,祝朝奉親自也引著一班兒上門樓來。看時,見正東上一彪人馬,當先一個頭領乃是豹子頭林沖,背后便是李俊、阮小二,約有五百以上人馬;正西上又有五百來人馬,當先一個頭領乃是小李廣花榮,隨背后是張橫、張順;正南門樓上望時,也有五百來人馬,當先三個頭領乃是沒遮攔穆弘、病關索楊雄、黑旋風李逵。四面都是兵馬,戰鼓齊鳴,喊聲大舉。欒廷玉聽了道:“今日這廝們廝殺,不可輕敵。我引了一隊人馬出后門殺這正西北上的人馬。”祝龍道:“我出前門殺這正東上的人馬。”祝虎道:“我也出后門殺那正南上的人馬。”祝彪道:“我自出前門捉宋江,是要緊的賊首。”祝朝奉大喜,都賞了酒。各人上馬,盡帶了三百余騎奔出莊門,其余的都守莊院,門樓前吶喊。此時鄒淵、鄒潤已藏了大斧,只守在監門左側;解珍、解寶藏了暗器,不離后門;孫新、樂和已守定前門左右;顧大嫂先撥軍兵保護樂大娘子,卻自拿了兩把雙刀在堂前踅。只聽風聲,便乃下手。
且說祝家莊上擂了三通戰鼓,放了一個炮,把前后門都開,放了吊橋,一齊殺將出來。四路軍兵出了門,四下里分投去廝殺,臨后孫立帶了十數個軍兵,立在吊橋上。門里孫新便把原帶來的旗號插起在門樓上,樂和便提著槍直唱將入來。鄒淵、鄒潤聽得樂和唱,便唿哨了幾聲,掄動大斧,早把守監房的莊兵砍翻了數十個,便開了陷車,放出七個大蟲來,各各尋了器械,一聲喊起。顧大嫂掣出兩把刀,直奔入房里,把應有婦人一刀一個盡都殺了。祝朝奉見頭勢不好了,卻待要投井時,早被石秀一刀剁翻,割了首級。那十數個好漢分投來殺莊兵。后門頭解珍、解寶便去馬草堆里放起把火,黑焰沖天而起。四路人馬見莊上火起,并力向前。祝虎見莊里火起,先奔回來。孫立守在吊橋上,大喝一聲:“你那廝那里去!”攔住吊橋。祝虎急便撥轉馬頭,再奔宋江陣上來。這里呂方、郭盛兩戟齊舉,早把祝虎和人連馬搠翻在地,眾軍亂上,剁做肉泥。前軍四散奔走。孫立、孫新迎接宋公明入莊。
且說東路祝龍斗林沖不住,飛馬望莊后而來。到得吊橋邊,見后門頭解珍、解寶把莊客的尸首一個個攛將下來。火焰里,祝龍急回馬望北而走,猛然撞著黑旋風,踴身便到,掄動雙斧,早砍翻馬腳。祝龍措手不及,倒撞下來,被李逵只一斧把頭劈翻在地。祝彪見莊兵走來報知,不敢回,直望扈家莊投奔,被扈成叫莊客捉了,綁縛下。正解將來見宋江,恰好遇著李逵,只一斧砍下祝彪頭來。莊客都四散走了。李逵再掄起雙斧,便看著扈成砍來。扈成見局面不好,拍馬落荒而走,棄家逃命,投延安府去了;后來中興內,也做了個軍官武將。且說李逵正殺得手順,直搶入扈家莊里,把扈太公一門老幼盡數殺了,不留一個。叫小嘍噦牽了所有的馬匹,把莊里一應有的財賦捎搭有四五十馱,將莊院一把火燒了,卻回來獻納。
再說宋江已在祝家莊上正廳坐下,眾頭領都來獻功。生擒得四五百人,奪得好馬五百余匹,活捉牛羊不記其數。宋江看了大喜,道:“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正嗟嘆間,聞人報道:黑旋風燒了扈家莊,砍得頭來獻納。”宋江便道:“前日扈成已來投降,誰叫他殺了此人?如何燒了他莊院?”只見黑旋風一身血污,腰里插著兩把板爺,直到宋江面前唱個大喏,說道:“祝龍是兄弟殺了,祝彪也是兄弟砍了,扈成那廝走了,扈太公一家都殺得干干凈凈,兄弟特來請功。”宋江喝道:“祝龍曾有人見你殺了,別的怎地是你殺了?”黑旋風道:“我砍得手順,望扈家莊趕去,正撞見一丈青的哥哥解那祝彪出來,被我一斧砍了,只可惜走了扈成那廝。他家莊上被我殺得一個也沒了。”宋江喝道:“你這廝!誰叫你去來?你也須知扈成前日牽牛擔酒,前來投降了,如何不聽得我的言語,擅自去殺他一家,故違了我的將令!”李逵道:“你便忘記了,我須不忘記!那廝前日叫那個鳥婆娘趕著哥哥要殺,你今卻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親,便又思量阿舅、丈人。”宋江喝道:“你這鐵牛,休得胡說!我如何肯要這婦人?我自有個處置。你這黑廝拿得活的有幾個?”李逵答道:“誰鳥奈煩!見著活的便砍了。”宋江道:“你這廝違了我的軍令,本合斬首,且把殺祝龍、祝彪的功勞折過了,下次違令,定行不饒!”黑旋風笑道:“雖然沒了功勞,也吃我殺得快活!”
只見軍師吳學究引著一行人馬,都到莊上來與宋江把盞賀喜。宋江與吳用商議道:“要把這祝家莊村坊洗蕩了。”石秀稟說起:“這鐘離老人仁德之人,指路之力,救濟大恩,也有此等善心良民在內,亦不可屈壞了這等好人。”宋江聽罷,叫石秀去尋那老人來。石秀去不多時,引著那個鐘離老人來到莊上,拜見宋江、吳學究。宋江取一包金帛賞與老人,永為鄉民,“不是你這個老人面上有恩,把你這個村坊盡數洗蕩了,不留一家。因為你一家為善,以此饒了你這一境村坊人民。”那鐘離老人只是下拜。宋江又道:“我連日在此攪擾你們百姓,今日打破了祝家莊,與你村中除害,所有各家,賜糧米一石,以表人心。”就著鐘離老人為頭給散,一面把祝家莊多余糧米盡數裝載上車,金銀財賦犒賞三軍眾將,其余牛羊騾馬等物將去山中支用。打破祝家莊得糧五十萬石。
宋江大喜。大小頭領將軍馬收拾起身。又得若干新到頭領:孫立、孫新、解珍、解寶、鄒淵、鄒潤、樂和、顧大嫂,并救出七個好漢。孫立等將自己馬也捎帶了自己的財賦,同老小、樂大娘子,跟隨了大隊軍馬上山。當有村坊鄉民扶老挈幼,香花燈燭,于路拜謝。宋江等眾將一齊上馬,將軍兵分作三隊擺開,前面鞭敲金鐙,后軍齊唱凱歌。正是:
云開見日,霧散天清。旱苗得時雨重生,枯樹遇春風再活。一鞭喜色,如龍駿馬赴梁山;滿面笑容,似虎雄兵歸大寨。車上滿裝糧草,軍中盡是降兵。風卷旌旗,將將齊敲金鐙響;春風宇宙,人人都唱凱歌回。
宋江把這祝家莊兵都收在部下,一行軍馬盡出村口。鄉民百姓,自把祝家莊村坊拆作白地。
話分兩頭。且說撲天雕李應恰才將息得箭瘡平復,閉門在莊上不出,暗地使人常常去探聽祝家莊消息,即便有人回報道,已知被宋江打破了,驚喜相半。只見莊客入來報說:“有本州知府帶領三五十部漢到莊,便問祝家莊事情。”李應慌忙叫杜興開了莊門,放下吊轎,迎接人莊。李應把條白絹搭膊絡著手,出來迎迓,邀請進莊里前廳。知府下了馬,來到廳上,居中坐了。側首坐著孔目,下面一個押番、幾個虞候,階下盡是許多節級牢子。李應拜罷,立在廳前。知府問道:“祝家莊被殺一事如何?”李應答道:“小人因被祝彪射了一箭,有傷左臂,一向閉門不敢出去,不知其實。”知府道:“胡說!祝家莊見有狀子告你結連梁山泊強寇,引誘他軍馬打破了莊,前日又受他鞍馬羊酒、采段金銀,你如何賴得過?”李應告道:“小人是知法度的人,如何敢受他的東西?”知府道:“難信你說。且提去府里,你自與他對理明白。”喝叫獄卒牢子捉了,“帶他州里去與祝家分辯”。兩下押番、虞候把李應縛了,眾人簇擁知府上了馬。知府又問道:“那個是杜主管杜興?”杜興道:“小人便是。”知府道:“狀上也有你名。一同帶去,也與他鎖了。”一行人都出莊門。
當時拿了李應、杜興,離了李家莊,腳不停地解來。行不過三十余里,只見林子邊撞出宋江、林沖、花榮、楊雄、石秀一班人馬,攔住去路。林沖大喝道:“梁山泊好漢全伙在此!”那知府人等不敢抵敵,撇了李應、杜興,逃命去了。宋江喝叫:“趕上!”眾人趕了一程回來,說道:“我們若趕上時,也把這個鳥知府殺了,但自不知去向。”便與李應、杜興解了縛索,開了鎖,便牽兩匹馬過來與他兩個騎了。宋江便道:“且請大官人上梁山泊躲幾時如何?”李應道:“卻是使不得。知府是你們殺了,不干我事。”宋江笑道:“官司里怎肯與你如此分辯?我們去了,必然要負累了你。既然大官人不肯落草,且在山寨消停幾日,打聽得沒事了時,再下山來不遲 j”當下不由李應、杜興不行,大隊軍馬中間如何回得來?一行三軍人馬,迤邐回到梁山泊了。
寨里頭領晁蓋等眾人擂鼓吹笛,下山來迎接,把了接風酒,都上到大寨里聚義廳上,扇圈也似坐下。請上李應與眾頭領都相見了。兩個講禮已罷,李應稟宋江道:“小可兩個已送將軍到大寨了,既與眾頭領亦都相見了,在此趨侍不妨。只不知家中老小如何,可教小人下山則個。”吳學究笑道:“大官人差矣。寶眷已都取到山寨了,貴莊一把火已都燒做白地,大官人卻回那里去?”李應不信。早見車仗人馬隊隊上山來,李應看時,卻見是自家的莊客并老小人等。李應連忙來問時,妻子說道:“你被知府捉了來,隨后又有兩個巡檢引著四個都頭,帶領二百來土兵到來,抄扎家私。把我們好好地教上車子,將家里一應箱籠、牛羊、馬匹、驢騾等項都拿了去,又把莊院放起火來都燒了。”李應聽罷,只叫得苦。晁蓋、宋江都下廳伏罪道:“我等弟兄們端的久聞大官人好處,因此行出這條計來,萬望大官人情恕!”李應見了如此言語,只得隨順了。宋江道:“且請宅眷后廳耳房中安歇。”李應又見廳前廳后這許多頭領,亦有家眷老小在彼,便與妻子道:“只得依允他過。”
宋江等當時請至廳前敘說閑話,眾皆大喜。宋江便取笑道:“大官人,你看我叫過兩個巡檢并那知府過來相見。”那扮知府的是蕭讓,扮巡檢的兩個是戴宗、楊林,扮孔目的是裴宣,扮虞候的是金大堅、侯健。又叫喚那四個都頭,卻是李俊、張順、馬麟、白勝。李應都見了,目瞪口呆,言語不得。
宋江喝叫小頭目:“快殺牛宰馬,與大官人陪話,慶賀新上山的十二位頭領。”乃是:李應、孫立、孫新、解珍、解寶、鄒淵、鄒潤、杜興、樂和、時遷,女頭領扈三娘、顧大嫂同樂大娘子、李應宅眷,另做一席在后堂飲酒。大小三軍自有犒賞。正廳上大吹大擂,眾多好漢飲酒,至晚方散。新到頭領俱各撥房安頓。
次日又作席面,宋江主張,一丈青與王矮虎作配,結為夫婦。眾頭領都稱贊宋公明仁德之士。正飲宴間,只見山下有人來報道:“朱貴頭領酒店里有個鄆城縣人在那里,要來見頭領。”晁蓋、宋江聽得報了,大喜道:“既是這恩人上山來入伙,足遂平生之愿!”不知胂個大來,確分教:枷梢起處,打翻路柳墻花;大斧落時,殺倒幼童稚子。皆是:
兩籌好漢恩逢義,一個軍師智隱情。
畢竟來的是鄆城縣什么人,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