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會稽
- 行云之方
- 胖胖和尚
- 2346字
- 2024-07-05 02:19:59
話分兩頭。山勻志與王樂雙一行兩人,從南豫州出來后直奔會稽,近一個月中并未停留其他州縣做過多停留。一路上,山勻志牢記著自己的任務,也在時刻關注王樂雙,生怕這位將軍大小姐受了委屈;王樂雙內心沒有什么負擔,對于從小就“野”慣了的她來說,此次出行就是在游山玩水。
山勻志有王顯念所賜的印信在身,可以通過官方驛站以軍信的形式將信函專送到王顯念處。山勻志將南豫州的遭遇和王樂雙行蹤報給了王顯念,但是他收不到回信:山勻志在路上,沒有辦法確定位置。王樂雙只能留在山勻志身邊,當然,山勻志也不敢直接遣送王樂雙回建康,他還是很怵這位大小姐的。
兩人從建康出發時,還是仲夏之時,當到達會稽郡已是深秋時節。秋風送爽,王樂雙的游玩之心越發濃重,而山勻志的心頭卻沉著石頭。王樂雙看出山勻志心中有事,但也不便詢問,只以為他是有父親交代的任務在身,心中有壓力。
二人進了會稽郡城,直奔郡太守府。山勻志將自己的身份文牒交給府門的衙役,與王樂雙在府外等候。不一會兒,郡太守率領一干衙役前來迎接。
“山將軍,有失遠迎。”郡太守抬手,“請進。”
“王大人!”山勻志回禮,與郡太守一同走進府中。幾人來到來帶正堂,落座。
“山將軍,這位是?會稽郡太守指著王樂雙問道。
“這位是末將身邊的親兵,并無軍職在身。”山勻志回到。
“也請坐。”郡太守問道,“此次將軍來我會稽郡,有何公差?”
“奉大將軍令。”山勻志起身,從取出軍令,郡太守及郡司馬等人也起身,“著材官校尉山勻志巡視南部駐防。”山勻志講完,將軍令交于郡太守,扶著郡太守坐下:“太守請坐。”
眾人坐下。山勻志說道:“末將是奉大將軍命令來巡查南部駐防。我大梁北境不安定,大將軍擔心南部蠻族有所行動,特遣末將前來。”
“郡司馬,你速傳令下去,整頓軍務,明日我陪山將軍巡視駐軍。”郡太守說道。
“是。”郡司馬得令,“小人先下去了。”
梁朝的軍政本是分開的,但是在北方邊境和南方邊境,軍政是一體。這是出于安定的考慮,一旦有戰事,軍政合一的體系可以進行快速處置。
山勻志與郡太守交談良久,王樂雙有些坐不住了。山勻志見王樂雙面露不喜之色,便問起郡太守城中有何處可以游玩。聽著說起這些,王樂雙有了興致。
時至午時,郡太守安排了飯食,先請王樂雙和其他大人前去,自己卻和山勻志一道進了二堂。
“山將軍,神念將軍有何吩咐?”郡太守問道。
山勻志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函,交給了郡太守:“速讀。”
郡太守接過信函,拆開,快速看完。
“好了?”
“好了。”
“燒掉。”
郡太守將書信用燭火燒掉,看到書信成了灰燼,山勻志的特殊任務也算完成了。
“山將軍,請你拿好這些。”郡太守轉身從柜中取出一錦袋,鼓鼓囊囊的,交給山勻志。山勻志打開一看,都是些玉佩珠寶之類。
山勻志正疑惑,郡太守說道:“且收下,免得外人生疑。”
山勻志一下就明白了,將錦袋收入懷中。兩人一同去了酒席,席間客套半天。
郡太守給山勻志安排了住宿,但是山勻志堅持住到了館驛。第二日,在郡太守和郡司馬的陪同下,山勻志與王樂雙察看了會稽駐軍,到了傍晚,山勻志和王樂雙才回到館驛。一連幾日,都有公差,王樂雙耐不住,讓山勻志自己去應付,自己便換了便服,做男子打扮,到會稽郡游玩。
城中游玩了半日,又騎馬到了城郊。會稽郡多河流,下午溫度便會降下來,如果遇到雨水時會更冷。王樂雙并不知情,從城中出來時太陽正暖,待城郊游玩時太陽已被云遮住。等到王樂雙想騎馬回城時,下起了小雨。王樂雙沒有攜帶雨具,穿著不多,一時冷凍受涼。她冒雨騎馬,見有一莊園,便躲在門口避雨。
莊園里有一老仆,見到有人避雨,便告知主人,主人便讓老仆把門口避雨的客人請了進來。
“先生,我家主人請您進去。”老仆對著王樂雙行禮。
“我與你家主人并不相識,只是在此避雨,不便打擾,雨停便走。”王樂雙說道。
“主人說了,登門便是客。請先生里面請,此處太冷了。”老撲說道。
王樂雙猶豫了一下,還是隨老仆進了莊園。她左手按住了佩劍,萬一有什么情況,她應該可以應付。莊園的主人在正堂坐著,是一位中年男子,看起來跟自己的父親歲數相仿。見王樂雙進來,莊園主人便起身行禮。王樂雙見狀,以男子之禮回應。
莊園主人命人端茶,王樂雙沒有喝。莊園主人也不勉強,與王樂雙交談起來。
“客人是第一次來會稽吧?”莊園主人問道。
“老先生如何得知?”
“會稽雨水較多,陰晴不定。不瞞客人,我等也不是會稽本地人士,初來之時,也曾遇到與客人相同境地。”莊園主人笑著說道,“如今卻是習慣了。”
“原來如此。”
王樂雙與莊園主人又說了幾句,雨停了。
“此處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莊園主人說道。
“既然雨停,晚生不便打擾。感謝老先生讓晚生在此避雨。”王樂雙起身,準備出門。
“客人稍等。”莊園主人示意老仆,老仆轉身下去。
王樂雙有所警覺,左手按住了劍柄。
老仆拿著雨具上來,還有一個小布袋。
“這雨具送與客人。”莊園主人說道,老仆把雨具雙手奉給了王樂雙。“這里是幾兩碎銀,請客人收下。”莊園主人說道。
王樂雙心中疑惑,遲遲不敢接。見狀,莊園主人解釋道:“客人莫怪。我等不是本地人,自幾年前遭了變故遷來此地,便決心行善,客人既然進我府中,便是有緣之人,這些自當奉上。”
王樂雙推辭,莊園主人再三相勸,最后只得將雨具和碎銀收下。出了莊園,與主人道別,便騎馬離開了。
回到了會稽城中館驛,到了山勻志房中,見到了山勻志,把事情跟山勻志細細地說了一遍。山勻志稱奇,故意嚇唬王樂雙,說道:“你不是見到了什么精怪了吧?又是雨后又是莊園的。”
王樂雙嚇了一跳,急急忙忙打開錢袋,發現里面還是碎銀,雨具也在。山勻志看到這個情景,笑了起來:“開玩笑的,你應該是遇上樂善好施的好人了。”
王樂雙見狀,發起脾氣來,拿起山勻志的包袱就要扔山勻志,“開什么玩笑不好,開這種玩笑。”王樂雙拿起包袱,發現里面有個錦袋,她拿出來打開一下,頓時生氣,質問山勻志:這是哪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