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玉不去身
- 一代女君古芮國之芮姜傳奇
- 西奈著
- 2095字
- 2022-01-20 13:15:56
國喪期間,芮國遷都的進度仍然按部就班的進行著,畢竟事關芮國百姓的生存與生活,關系芮國的存續與國運,沒有人敢怠慢,姬重也盯得緊,再過兩個月芮國就要正式遷都了。
姬重書房,芮定公姬重特地找了芮伯萬過來。
「前一陣子操辦國母芮姜的喪禮,加上遷都一事也一直持續不斷的推進著,都沒有時間機會同芮伯萬聊聊。」姬重親切說道。
「國君事務繁忙,有什么是我芮伯萬能效勞的?」姬萬平靜問道。
當年帶著一身暮色回歸芮國的質子芮伯萬,經過這十多年的沉淀,暮色已然褪去,雖然無法說他變得聰明睿智,或是世故機敏,也不是云淡風輕,或絕塵脫世,但他自然也是有變化的,清淡平庸,平心靜氣,畢竟已近半百,再難有什么可能,所以今日芮定公姬重遣人傳他,他雖然有點意外,但還是既來之則安之地出現在姬重面前。
「前兩年,先國母與我討論遷都一事時,向我表達了,她與芮伯萬想要留在舊都的想法,雖然我本不斷力邀先國母與芮伯萬一同遷至新都,但被婉轉拒絕了,我也理解先國母與芮伯萬不舍舊都的心意,所以就不再堅持,然而如今先國母辭世,我想還是再問問芮伯萬,愿不愿意一同遷居新都。」姬重誠摯地說道。
姬萬心中松了一口氣,不是什么引起糾紛的大事,現在先國母芮姜不在了,他熟悉的人都不在了,誰還會替他說說話,替他評評理。
「謝國君好意,我還是留守舊都,就不同國君一起遷居新都了。」姬萬說道。
他不想再可能牽扯什么禍事,就留在這里就好。
姬重擔心他留守舊都過于苦悶,況且芮伯萬再也不是一個威脅,還是再次和善邀請說道,「芮伯萬無需擔心,新宮殿有芮伯萬的宮殿,不會委屈了芮伯萬。」
「國君也無需擔心,我芮伯萬留守于此,必會安安份份,絕不無妄生事,我也想就近陪伴先國君及兩位夫人之墓。」姬萬懇切說道。
姬萬心想姬重必是不放心他,若國母芮姜未逝世,自然有芮姜看著他,現在國母芮姜不在了,姬重擔心沒有人監控他,所以不愿將他一人留下。
「芮伯萬切莫多心,若是你想留下,就留下吧。」姬重嘆了一口氣說道。
「謝國君。」姬萬則松了一口氣說道。
兩個月后,姬萬孤獨蕭瑟地慢慢在宮殿里走著,他不自覺地往宮殿高處走去,姬萬也登上了那個姬昊帶芮姜去的宮殿一犄角高處,姬萬站在高點遠眺,他看到遙遠的遠方,無數黑點組成綿延了很長的隊伍,那是離開舊都踏上前往新都方向的大隊人馬,一行人浩浩蕩蕩,頭也不回地離開了芮國的舊王都。
姬萬站在高點,轉向了東方,他很吃驚地看到大河,他不知道原來站在宮殿高處,竟然可以眺望到大河,他不知道是原本就可以,還是大河越來越接近王都,那他最終會落入大河的滾滾洪流之中嗎?
在芮定公姬重的領導下,芮國在新都重新開始,發展得很順遂,也完全不會再招水患之苦,人民安居樂業,姬重努力經營,除了農業,與周邊數個戎國的經貿往來更密切了,為芮國累積了不少財富,姬重也同先國君芮桓公姬昊一樣,開始欣賞起戎人草原民族的黃金器。
在外交方面,與姬姓宗親之間,因為是周天子親自扶植認同的地位,自然往來順暢,芮國雖然遷了都,但還是位于關鍵的經略之地,秦晉一直以來的爭鋒之所,姬姓晉國因為宗主周天子之故,果然近期沒有什么壓迫芮國的動作,至于秦國,不久前與秦國的政治通婚聯姻也發揮了效果,短期內秦國也不會對芮國下手,姬重感佩先國母芮姜的雄才大略,以及未卜先知,勸服他迎娶秦女,為芮國爭取時間,爭取有利的條件,這些都是靠先國母芮姜的庇蔭。
然而遷都不過一年余,姬重接到從舊都傳來的消息,芮伯萬辭世了,姬重不勝唏噓,沒有想到遷都前的一面竟是最后一面,姬重是同情芮伯萬命運的,也是因為芮伯萬,他才有機會成為芮國的國君,成就一番事業,所以姬重打算厚葬芮伯萬。
但是沒有想到,芮國的臣民記得芮伯萬給芮國招致的禍事,人們也記得芮伯萬寵人的舊事,沒有人同情他,也不想厚葬他,姬重只好平衡拿捏。
姬重也為姬萬鑄了鼎,以及各式的金銅禮器,姬萬畢竟是先國君芮桓公姬昊唯一的兒子,姬重
雖未以國君等級待之,只用了五鼎四簋,也就是未成為國君的子嗣或是太子能采用的等級,但是姬重還是為姬萬準備了金銅編鐘、金銅戈這些金銅重器隨葬,另外還準備了兩組石磬,因為姬萬愛好音律。
依據墓葬等級,姬萬的墓地也是帶有一條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在其父先國君芮桓公姬昊墓左側,先國君兩位夫人墓則都在另一側,右側,而姬萬的墓室與其父君墓室的距離,等同曹貞夫人墓室與其夫先國君芮桓公姬昊墓室的距離,還有在右側緊挨著芮桓公姬墓室的國母芮姜之墓,一家人又團聚了。
除了該有的、符合等級的隨葬品,姬萬身上并沒有被佩戴上任何一件玉器,自古以來「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對姬萬做這樣的安排頗為傷感,還有些殘忍,但是沒有被佩戴上玉件也是對姬萬一生所為,寵人之舉的最真實呈現。
芮國,做為西周至春秋時代小小的諸侯國,傳世的紀錄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寥若晨星,但是誰都不能否認他們曾經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辦法正名自己曾經的存在。
公元2017年,陜西澄縣劉家洼遺址,出土了一個中字型大墓,墓中隨葬了七鼎六簋,以及其他各式青銅器,確定墓主屬于春秋諸侯國國君的等級身份,而根據青銅器上的銘文,斷定了此墓的墓主就是芮定公,一旁發掘出的芮定公夫人墓,有明顯的與秦人相關的喪葬特征,推測這位芮定公夫人極有可能是一位秦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