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納蘭容若,重21克
假若你似我一般百無聊賴,你或許能理解我怎么會在午睡后突然猜測起古人的重量來。
我猜關(guān)云長起碼重100公斤,因他的情深義重,還有那一身高強武藝;蘇東坡應(yīng)該在70公斤上下,先有健康強壯的體魄,后有排除萬難的精神,病懨懨如何能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爽;荊軻重55公斤,偏清瘦,氣質(zhì)特異,故力雖較不過秦王,但精神萬古流芳;杜甫重65公斤,其中60公斤都在心臟,裝滿對天下蒼生的悲憫,與經(jīng)歷大唐由盛轉(zhuǎn)衰的惆悵;賀雙卿重35公斤以下,一個將詞填在花瓣與落葉上的女子,總是給人飄飄欲仙的想象;柳如是重40公斤以上,身為女子,卻有不輸男人的氣度和情懷,過于柔弱的身體想來無法支撐她人生的精彩跌宕;而納蘭容若,重21克。
21克——西方人通過精密儀器測量出人在死去后體重會即刻減少21克,于是認為這21克是靈魂的重量。如果靈魂確實重21克,那么納蘭容若,就重21克。
沈從文先生說,不管是故事還是人生,一切都應(yīng)當美一點。縱觀納蘭一生,正是以美為原則開展和繼續(xù)的,腳踏實地的人生,被他演繹成了一個美得有點悲愴的故事。故事分為兩篇,上篇講述肉身繁華熱鬧,下篇刻畫靈魂寂寞荒涼。上篇的喧嘩,只是為了襯托下篇的嘶啞。
我無論如何都不能想象,一個對愛苦心孤詣、將人生行進得有如詩篇、至死都以孩童面孔面對世界的人,除了21克外,還有別的重量。
在何處才能見到納蘭的21克,看清它是何形象、有什么不一樣?到明日之屋去吧,如果能夠到達。紀伯倫在《先知》中已清楚地告訴我們:
毛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