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不想吃煎餅,長大后,總想拉住年邁或病重的親人不讓走,哪怕留在人世不過是一起吃煎餅。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余老突發心梗走了。七年后,《齊魯晚報》約我寫個老共產黨員。我把余老去世次日連夜寫的五六千字札記抄出來,《余修老伯》占了報紙一整版。我終于“以紙筆代喉舌”表達出對一位老布爾什維克的敬意。令人欣慰的,主要不是文章得了建黨七十周年山東十三家報刊聯合征文唯一的散文一等獎,而是前輩的鼓勵。余老...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小時不想吃煎餅,長大后,總想拉住年邁或病重的親人不讓走,哪怕留在人世不過是一起吃煎餅。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余老突發心梗走了。七年后,《齊魯晚報》約我寫個老共產黨員。我把余老去世次日連夜寫的五六千字札記抄出來,《余修老伯》占了報紙一整版。我終于“以紙筆代喉舌”表達出對一位老布爾什維克的敬意。令人欣慰的,主要不是文章得了建黨七十周年山東十三家報刊聯合征文唯一的散文一等獎,而是前輩的鼓勵。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