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節錄)

·1999年1月18日

·高檢發釋字〔1999〕1號

……

第二十條 檢察人員在受理舉報和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有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或者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提出回避;沒有自行提出回避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本規則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決定其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其回避。

第二十一條 檢察人員自行回避的,可以口頭或者書面提出,并說明理由。口頭提出申請的,應當記錄在案。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回避要求,應當書面或者口頭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并說明理由;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提出回避申請的,應當提供有關證明材料。人民檢察院經過審查或者調查,符合回避條件的,應當作出回避決定;不符合回避條件的,應當駁回申請。

第二十三條 檢察長的回避,由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檢察委員會討論檢察長回避問題時,由副檢察長主持,檢察長不得參加。其他檢察人員的回避,由檢察長決定。

第二十四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機關負責人回避,應當向公安機關同級的人民檢察院提出,由檢察長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第二十五條 應當回避的人員,本人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的,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應當決定其回避。

第二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作出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后,應當告知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不服本決定,有權在收到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書后5日內向原決定機關申請復議一次。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決定機關應當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二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偵查人員或者進行補充偵查的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前,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第二十九條 參加過本案偵查的偵查人員,如果調至人民檢察院工作,不得擔任本案的檢察人員。

第三十條 因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或者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而回避的檢察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由檢察委員會或者檢察長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

第三十一條 本規則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司法警察和人民檢察院聘請或者指派的翻譯人員、鑒定人。

書記員、司法警察和人民檢察院聘請或者指派的翻譯人員、鑒定人的回避由檢察長決定。

……

第一百九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為了查明案情,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的問題,應當進行鑒定。

第二百條 鑒定由檢察長批準,由人民檢察院技術部門有鑒定資格的人員進行。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聘請其他有鑒定資格的人員進行,但是應當征得鑒定人所在單位的同意。

具有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應當回避的情形的,不能擔任鑒定人。

第二百零一條 人民檢察院應當為鑒定人進行鑒定提供必要條件,及時向鑒定人送交有關檢材和對比樣本等原始材料,介紹與鑒定有關的情況,并且明確提出要求鑒定解決的問題,但是不得暗示或者強迫鑒定人作出某種鑒定結論。

第二百零二條 鑒定人進行鑒定后,應當出具鑒定結論、檢驗報告,并且簽名或者蓋章。

幾個鑒定人意見有分歧的,應當在鑒定結論上寫明分歧的內容和理由,并且分別簽名或者蓋章。

第二百零三條 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百零四條 對于鑒定結論,檢察人員應當進行審查,必要的時候,可以提出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的意見,報檢察長批準后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檢察長也可以直接決定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第二百零五條 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人民檢察院辦案部門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應當告知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訴訟代理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訴訟代理人提出申請,經檢察長批準,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但應由請求方承擔鑒定費用。

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訴訟代理人鑒定結論,可以只告知其結論部分,不告知鑒定過程等其他內容。

第二百零六條 人民檢察院決定重新鑒定的,應當另行指派或者聘請鑒定人。

第二百零七條 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鑒定人進行鑒定后,應當寫出鑒定結論,并且由鑒定人簽名,醫院加蓋公章。

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的情形包括:

(一)對同一人身傷害已存在兩個以上的不同鑒定結論,人民檢察院與公安機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之間或者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之間不能形成一致認識,人民檢察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

(二)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的人身傷害醫學鑒定不能作為定案依據,需要重新鑒定的;

(三)人民檢察院與公安機關、被害人、犯罪嫌疑人之間或者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之間對同一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不同認識,人民檢察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作出的鑒定結論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應當另行委托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醫院重新鑒定或者補充鑒定。

第二百零九條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羈押期限和辦案期限。

……

第十節 偵 查 終 結

……

第二百五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需要進行醫學鑒定的,應當要求公安機關進行;必要時也可以由人民檢察院進行或者由人民檢察院送交有鑒定資格的醫學機構進行。

人民檢察院自行對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害人進行醫學鑒定的,可以商請公安機關派員參加,必要時還可以聘請醫學機構或者專門鑒定機構有鑒定資格的人員參加。

……

第二百五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對鑒定結論有疑問的,可以指派或者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或者鑒定機構,對案件中的某些專門性問題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審查起訴部門對審查起訴案件中涉及專門技術問題的證據材料需要進行審查的,可以送交檢察技術人員或者其他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審查。檢察技術人員或者其他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審查后應當出具審查意見。

第二百五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對物證、書證、視聽資料、勘驗、檢查筆錄存在疑問的,可以要求偵查人員提供物證、書證、視聽資料、勘驗、檢查筆錄獲取、制作的有關情況。必要時也可以詢問提供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的人員并制作筆錄,對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進行技術鑒定。

……

第三百三十一條 公訴人在法庭上應當依法進行下列活動:

(一)宣讀起訴書,代表國家指控犯罪,提請人民法院對被告人依法審判;

(二)訊問被告人;

(三)詢問證人、被害人、鑒定人;

(四)出示物證,宣讀書證、未到庭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人的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向法庭提供作為證據的視聽資料;

(五)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意見,針對被告人、辯護人的辯護意見進行答辯,全面闡述公訴意見,反駁不正確的辯護意見;

(六)維護訴訟參與人的合法權利;

(七)對法庭審理案件有無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況記明筆錄;

(八)依法從事其他訴訟活動。

……

第三百三十三條 公訴人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被害人、鑒定人,出示物證,宣讀書證、未出庭證人的證言筆錄等應當圍繞下列事實進行:

(一)被告人的身份;

(二)指控的犯罪事實是否存在,是否為被告人所實施;

(三)實施犯罪行為的時間、地點、方法、手段、結果,被告人犯罪后的表現等;

(四)犯罪集團或者其他共同犯罪案件中參與犯罪人員的各自地位和應負的責任;

(五)被告人有無責任能力,有無故意或者過失,行為的動機、目的;

(六)有無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有無法定的從重或者從輕、減輕以及免除處罰的情節;

(七)犯罪對象、作案工具的主要特征,與犯罪有關的財物的來源、數量以及去向;

(八)被告人全部或者部分否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的,否認的根據和理由能否成立;

(九)與定罪量刑有關的其他事實。

……

第三百三十八條 證人在法庭上提供證言,公訴人應當按照審判長確定的順序向證人發問。公訴人應當首先要求證人就其所了解的與案件有關的事實進行連貫陳述。證人連貫陳述后,公訴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對證人發問。

證人不能連貫陳述的,公訴人也可以直接發問。

對證人發問,應當針對證言中有遺漏、矛盾、模糊不清和有爭議的內容,并著重圍繞與定罪量刑緊密相關的事實進行。

發問應當采取一問一答形式,提問應當簡潔、清楚。

證人進行虛假陳述的,應當通過發問澄清事實,必要時還應當宣讀證人在偵查、審查起訴階段提供的證言筆錄或者出示、宣讀其他證據對證人進行詢問。

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發問后,公訴人可以根據證人回答的情況,經審判長許可,再次對證人發問。

詢問鑒定人參照上述規定進行。

……

第三百六十四條 檢察人員出席第二審法庭,應當制作訊問被告人,詢問被害人、證人、鑒定人和出示、宣讀、播放證據計劃,并擬寫答辯提綱。對上訴案件,出庭前應當制作出庭意見。

第三百六十五條 在法庭審理中,檢察人員應當針對原審判決或者裁定認定事實或適用法律、量刑等方面的問題,以及上訴人的上訴意見、辯護人的辯護意見,訊問被告人、詢問被害人、證人、鑒定人,出示和宣讀證據,并提出意見和進行辯論。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会市| 卓资县| 潞西市| 高安市| 五华县| 博兴县| 常州市| 东山县| 本溪市| 洛南县| 五指山市| 遵义县| 郓城县| 大姚县| 封丘县| 阿克| 清河县| 苗栗县| 吉安市| 永平县| 沁水县| 普宁市| 大宁县| 大足县| 基隆市| 闸北区| 东乡县| 泰宁县| 工布江达县| 汝城县| 定边县| 宁德市| 博兴县| 竹溪县| 梅州市| 厦门市| 南陵县| 大名县| 五家渠市| 民乐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