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法律知識學習手冊
- 七五普法圖書中心
- 821字
- 2021-05-12 17:51:03
孩子有權要求損壞自己東西的父母賠償嗎?
案例分析
大海今年14歲,過生日時,舅舅花兩萬元為大海買了一臺蘋果電腦作為生日禮物。后由于家庭不和,大海爸媽打算離婚。在關于大海電腦的問題上產生了糾紛。大海父母都認為電腦應該歸自己所有。因爭執不下,大海父母一氣之下將電腦砸爛。那么,大海可以向父母要求賠償嗎?
大海可以要求父母賠償。因為未成年人享有和成年人同樣的權利,可以擁有個人的財產。只要大海的舅舅是想把電腦贈送給大海個人的,而不是給大海的父母或家庭,那么電腦就應當作為大海的個人財產,父母或者其他人都不能將電腦收歸自己所有。如果是他人造成了大海的財產損失,侵害了大海的合法權益,大海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向造成大海財產損失的人主張權利,并在必要的時候代理大海進行訴訟,運用法律程序保護大海的合法權益,使大海的財產權益得到保護。如果是父母造成了未成年子女財產的損失,同樣也要承擔責任。雖然父母作為監護人,有權利替未成年人保管其財產,但是,財產畢竟是未成年人所有,而非監護人所有,損壞了也是要賠償的。大海的父母砸壞大海的電腦,很明顯是由于故意造成的,所以大海的父母應當賠償因此給大海造成的財產損失。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深度解析
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非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如重大疾病需要治療、出國留學等,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財產為處分行為時,必須遵循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撫養子女是一項法定的義務,不能以此義務而換取隨意處分子女財產的權利。
- 智慧的較量:知識產權戰略踐行者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信訪綜合管理法律法規
- 2020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貪反腐法律法規全書(含黨規黨紀)
- 2015最新公司法及司法解釋匯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全書(含相關政策及典型案例)(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匯編2016年第12輯(總第238輯)
- 最新領導干部依法行政常用法律法規手冊(第7版)
- 和諧前沿:人民調解的昆山之路
- 一般公共設施保護法律法規
- 機關事務管理條例(中英雙語)
-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最新修正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用問題版)(升級增訂2版)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醫生醫療綜合法律法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注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