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法律知識學習手冊
- 七五普法圖書中心
- 751字
- 2021-05-12 17:51:02
夫妻共同出資,登記在子女名下的房產,離婚時是否可以分割?
案例分析
靜靜6歲時,父母買了一套房子,并將房主的名字登記為靜靜。四年后,夫妻二人因感情不和鬧起了離婚。在進行財產分割時,出現了爭執,對夫妻共同出資購買的這套房產是否可以作為夫妻共有財產予以分割,靜靜父母出現了分歧。那么,離婚時,父母可以分割登記在子女名下的財產嗎?
這套房產不屬于夫妻的共有財產。靜靜父母給靜靜買房的行為屬于贈與行為,我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贈與的財產的所有權經贈與行為的有效,即發生所有權轉移。在本案中,父母為靜靜買的房產,其所有權歸屬于靜靜。如果父母離婚時,子女未成年,則由子女的監護人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安全。如果父母離婚時,子女已成年,則子女以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身份享有該財產的所有權。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五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深度解析
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愿意接受贈與的合同。贈與合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1)贈與是一種合意,是雙方的法律行為,需有當事人雙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2)贈與合同是轉移財產所有權的合同,是贈與人轉移財產所有權于受贈人的合同。(3)贈與合同為無償合同,即僅由贈與人無償地將自己的財產給予受贈人,而受贈人無需支付相應的代價即可取得贈與的財產。(4)贈與合同是單務合同,僅由贈與人負有將自己的財產給予受贈人的義務,而受贈人并不負有義務。(5)贈與合同為諾成合同,當事人之間意思表示一致,即能成立的合同。(6)贈與合同為不要式合同,既可采用口頭形式,又可采用書面形式或者在合同訂立后辦理公證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