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學習《西廂記》后
書名: 烈日生花作者名: 緋荼荌本章字數: 3064字更新時間: 2021-05-14 20:27:17
今天上午學習《西廂記》。
崔鶯鶯,張生,崔老夫人,紅娘。
崔鶯鶯是《西廂記》的女主角相國千金,高貴的出身和嚴格的傳統教養給她烙上了封建思想的印痕,老夫人的管束客觀環境的進步以及封建意識的自我禁忌,使得難以擺脫封建禮教的羈絆,但她不甘于讓青春和幸福在進步中不斷消耗。
她對愛情的追求并不坦然,她深深愛著張生,但她又顧慮重重,于是她竭力掩飾自己情感的躍動,弄得像紅娘說的“對人前巧言花語,沒人處便想張生,背地里愁眉淚眼”。她怕紅娘看穿秘密,卻又要紅娘穿針引線,她主動約來張生相會,又因旁有還信不過的紅娘,而臨場“賴簡”。鶯鶯如此矯情作假,固然表現了封建教養的潛在影響,更真實地揭示了特定環境對她的制約,同時也說明她在用心眼兒保護著自己的追求,在細心的尋找著實現這種追求的最佳時機。
“最佳時機”還沒到來,張生卻因不明她何以“賴簡”而病倒了。在非鶯鶯“救他不得”的關鍵時刻,她終于不顧一切的去“酬簡”了。鶯鶯勇敢酬簡是對封建禮教的叛逆,也是自己追求所獲得的,初步的但也是有決定意義的勝利。為了保護這個勝利,鞏固這來之不易的愛情,她蔑視功名富貴可能造成的破壞。然而封建家長逼張生赴京應試,功名富貴的傳統觀念一下成了他們愛情幸福的現實威脅。
鶯鶯由追求愛情幸福走向了對傳統價值觀的叛逆,因而她的形象包含著深廣的文化意蘊,閃耀著鮮明的時代精神。
來說說張生。
張生作為一個忠于愛情,既勇敢又懦弱,既聰明又迂拙的書生,對愛情又有那么一股“傻勁”和“癡情”。他“傻”而不令人鄙,“癡”而不令人厭,“勇”而不覺其莽撞,“懦”而不顯其無能。
紅娘,是個地位卑下的婢女,活潑大膽潑辣。卻是崔張愛情得以成功的關鍵人物,她本來是老夫人的人,后來轉身進了鶯鶯方的陣營。制服了禮嚴位尊的封建家長,固然表現了紅娘的勇敢和智慧,更體現了正義的力量和勝利。
老夫人出場不多,但作為封建門閥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奉行者和捍衛者形象是豐滿的,她有著相國夫人的雍容之態和長者的情感方法,她主觀上愛女兒,關心女兒,希望女兒幸福,但由于從封建禮教出發,她實際上卻在不斷的損害著女兒真正的幸福。
…
學習了《西廂記》的大致內容和主題思想,老師讓我們觀看影視《紅娘》,是蘇有朋演的張生,劉欣演的紅娘這一版本的。
導演為我們呈現了他對《西廂記》人物的感受和想法。
電影里不過有一點讓我感到意外,紅娘如此潑辣大膽的行為是完全超脫了當時封建禮教的束縛。紅娘用舌頭舔和尚的眼皮,實屬大膽,但行為又符合她個人性格。
不是我杠精哈,我就想知道,在普救寺,張生站在高臺,鶯鶯站在百米外,兩人居然眼神流轉,眉目之間,皆為情意?視力那么好?
我想了很多。
我其實不明白為什么富家千金不喜歡門當戶對的青年才子,去喜歡上窮小子?
例如王寶釧。
例如卓文君。
例如…
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被接入大涼沒多久就去世,一輩子享福也沒享幾天,只年年水煮青菜看得我既惱火又心疼。原本大好的未來就被所謂的愛情就此流產。如果說王寶釧等的對象是個對她一心一意至死不渝的良配,等到互相找到彼此,我還會祝福。你看看這男的是什么人,去大涼,娶代戰,得權勢,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盡管他自己其實也是個有身份背景的人,也掩蓋不了他是個渣男的現實。
說說卓文君的故事。
卓文君是四川臨邛富商卓王孫的女兒,姿色嬌美,精通音律、詩文,喜歡彈琴。卓文君早年許配給一皇孫,還沒等過門,那皇孫便去世了,年僅十七歲的卓文君便在家中守寡。
早年的司馬相如家貧,不得志,父母去世后寄住在好友王吉(縣令)家里。一日,卓文君父親宴請王吉,司馬相如早就名聲在外,也被一同被邀請。
卓文君早知司馬相如才華橫溢,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司馬相如也早知卓文君精通音律,對她傾慕不已。席間,有人起哄要司馬相如彈奏一曲,他便彈了一首《鳳求凰》。卓文君仰慕司馬相如才情,便躲在屏風后面偷聽。
當司馬相如的琴聲一起,便觸動了卓文君的那顆少女心。悠揚的琴聲,回蕩在大廳里,全場鴉雀無聲,別人都在專心聽琴,卓文君卻感受到了琴聲中的愛慕之情。卓文君瞬間被感動,覺得眼前這個儀表端莊,風度翩翩的男人是自己最好的歸宿。
(司馬相如真像個鳳凰男,一早打聽好卓文君的喜好,套路出牌,故意秀才華)
兩人的愛情,卻被卓王孫阻撓,因為司馬相如家里太窮。卓王孫是大戶人家,他的女兒自然是要許配給王孫貴族。
(卓王孫真的心疼女兒,王寶釧的爹也是這樣勸女兒,都勸不住滿心滿眼都是愛情的女兒,哎,都是戀愛腦。。)
在一個下雪的夜晚,司馬相如買通卓家門衛和卓文君貼身侍女,將自己的愛慕之情傳達給卓文君。卓文君見父親如此反對自己,便決定與司馬相如私奔。
(你看他干的什么事,如此不尊重女人,娶為妻奔為妾!!明知道他們那個時代對女孩子的束縛,卻還是誘惑卓文君,司馬相如想得到卓文君好一步登天,果真是鳳凰男的做派)
私奔后的兩人一起回到成都老家,司馬家家徒四壁,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司馬相如雖有才華,卻沒有賺錢的能力。兩人走投無路時,決定回到臨邛。
(司馬相如心比天高卻又無能,自己啥也不會,慣會寫文作詩,營造才子名聲。卻苦了卓文君。)
回去后,卓文君便賣了自己的首飾,在臨邛開了一家酒鋪,當壚賣酒。日子雖苦,倒也甜蜜。卓文君的父親知道后,覺得顏面掃地,便給了夫妻兩人百名仆人、百萬錢幣,讓他們回成都置辦家產,好好過日子。
(司馬相如糟點滿滿,無能之輩!讓妻子拋頭露面賺取錢財養著他。。鳳凰男小白臉一個。知道卓王孫不會不要女兒卓文君的,糾纏著卓文君不放。現在鳳凰男實錘!)
后來,司馬相如去長安趕考,一別便是五年。司馬相如因寫了《子虛賦》轟動文壇,被漢武帝垂青,漢武帝將他封為中郎將。當司馬相如得勢后,跟世間很多男人一樣,忘掉了曾經患難與共的發妻,與眼前的女子們鬧得正歡。卓文君一直家苦等,終于等來一封司馬相如的來信。卓文君打開信一看,信里只有十三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卓文君看完只有十三個字的來信,傷心欲絕。十三字中,唯獨缺了“億”字,因為“無億”即“無意”。
(卸磨殺驢這個詞語被才子司馬相如運用的完美無暇,卓文君作為他的妻子,事事巨細,勤勞顧家,賺錢養家,有錢有顏有勢非凡。司馬相如得到了卻不珍惜,實非良配!)
卓文君忍住悲傷,寫了一首《怨情郎》給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見信后,感嘆妻子的才華,想起兩人曾經的甜蜜時光,自覺羞愧,親自把妻子接到長安。
(司馬相如看到了妻子的不一面,覺得還挺新鮮的,就偶爾的給點信號,讓卓文君滿心都是自己,也是哈,只要司馬相如對卓文君好一點,卓文君就感覺丈夫是愛自己的了,更是使勁渾身解數也要留住丈夫?)
兩人結婚多年,卻無子嗣。司馬相如便想納妾,卓文君又寫了《白頭吟》,司馬相如大為感動,打消了納妾的念頭,并回信給卓文君:“讀完你的詩,想起我們從前的日子。從現在起我不會再負你,只想與你共白頭。”之后,兩人便回歸故里,過著平淡而又幸福的日子。
(司馬相如有真的愛卓文君嗎?我不知道。在我看來,司馬相如想借卓文君家的勢力讓自己得利而已。)
卓文君是個聰明的女子,她用自己的才華挽回了丈夫的背棄。。。
(這樣的男人要來做什么,圖他背棄你,圖他窮?圖他對你不好?還是圖他不愛你?)
…………………………
嗯…說真的…我是個有精神潔癖的人。如果我的對象我的另一半對我有不專情或者說精神出軌或是身體出軌了的話,我立馬就徹徹底底的離開,因為我不能接受一個背叛我的人。惡心的不行。
我吧,小說看多了的后果就是我非常不喜歡別人對我甜言蜜語花言巧語,惡心的很。
我喜歡直來直往。
對就是對,你表揚我,我收著,我開心。
錯就是錯,你批評我,我收著,我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