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鋰電新能源產業投資發展報告
- 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研究院 中國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中咨華澍資本管理(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 772字
- 2021-05-11 15:17:22
一 礦產資源供給過剩
鋰電池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的開采、加工,鋰、鈷、鎳構成電池正極的原材料,天然石墨及人工石墨應用于負極材料。鋰是生產鋰電池的必需成分,近年來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求量保持著持續快速增長的狀態。鋰主要賦存于固體礦物資源和液體礦床資源中,占比分別為21.6%和78.3%。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鋰產量增長了22%,達到8.4萬噸,鋰消費量為4.76萬噸,高于2017年的3.97萬噸。我國鋰礦產量排名全球第四(見表3-1)。
表3-1 2018年全球九大鋰礦生產國狀況
鈷應用領域比較廣泛,約60%用在電池領域。尤其是作為三元電池正極材料,可以提升電池的導電性和倍率性能,并在高電壓下提供部分容量。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2018年礦產品年鑒的統計數據,全球已探明的鈷資源量約為2500萬噸,絕大部分來自剛果(金)(見表3-2)。鈷主要以銅、鎳的伴生資源形式存在,供給受限于銅、鎳礦的開采。中國是鈷的世界第一大消費國,80%的鈷被用來生產鋰電池。
表3-2 2018年全球八大鈷礦生產國狀況
2018年開始出現供需逆轉情況,鋰、鈷價格持續回落。鋰、鈷價格下跌主要由于供給大幅增加和下游市場需求減弱。前期大批新建的碳酸鋰項目產能開始集中釋放,加上外國大型貿易商擴大產能,2018年中國開始新投產項目帶來的碳酸鋰新增供應量達到3.3萬噸,高于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對鈷鋰的需求增量。國內碳酸鋰市場供需關系出現逆轉,從此前的供應不足轉為階段性過剩,導致價格從高位大幅滑落。部分中小型碳酸鋰供應商為搶占市場、回籠資金,降價拋售產品,對碳酸鋰的成交價格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鎳資源集中度相對鋰、鈷較低,2018年全球鎳資源儲量約為8900萬噸,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巴西和俄羅斯等地區。澳大利亞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達到1900萬噸,占比為21.3%。鎳可以增加鋰電池的材料活性,提高能量密度。高鎳技術方向推動需求上升。為滿足鋰電池長壽命和高能量密度的高鎳技術方向,未來需求將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