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國內關于受益原則和公路融資的研究綜述

2.3.1 關于受益原則的研究

1.熊偉對政府性基金的研究

熊偉在《專款專用的政府性基金及其預算特質》一文中,對現行法規進行了梳理,認為政府性基金是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無償征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在分析中,熊偉特別強調政府性基金中繳費與基金目的之間的關聯性,這種關聯性可以理解為更寬泛的受益原則。他的研究成果集中體現在政府性基金同行政事業費、財政專項資金以及政府性基金預算的比較分析中[31]

在政府性基金同行政事業費的比較中,熊偉認為政府性基金的繳費人雖然也和基金項目之間存在利益關系,但是這只是一種潛在的受益關系,跟行政事業費類似于市場交易的直接受益關系確實有很大不同;在政府性基金與財政專項資金的比較中,熊偉認為,財政專項資金不是政府性基金,但其作用與政府性基金并無實質性差別;在政府性基金與政府性基金預算比較中,文章指出了我國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包含大量不屬于政府性基金的政府性收入;最后,熊偉主張將我國復式預算分為公共預算和基金預算兩大類。財政專項資金歸入基金預算,而不是列入公共預算。

熊偉對政府性基金的分析非常深入,發現并提出了許多潛在問題和制度缺陷。但是他在對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費的比較中關于受益關系的觀點值得商榷。

2.楊丹妮關于受益原則的研究

楊丹妮在其博士論文《政府籌資方式選擇與約束:一項思想史考察及對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的意義》中,從受益原則出發,將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務劃分為普惠型物品與特惠型物品,政府提供物品或服務的不同性質決定了不同的政府籌資方式[32]

在她看來,研究收入來源必須看支出了什么,這種支出需要何種收入來源與之相匹配。這為我們研究設施投融資提供了重要的啟示。本書后文嘗試從交通設施的功能定位出發,根據功能研究確定相應的資金來源。交通基礎設施具有兩個基本功能:一是人員和貨物實現移動的載體功能;二是對城市區域空間發展和土地利用的引導功能。相應地,通過使用者付費來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更符合其運輸功能要求,而利用土地溢價等受益者負擔機制進行融資可以更好體現基建的土地價值提升功能。

2.3.2 關于公路融資的研究

多年來,國內理論界以實踐中的問題為導向,對公路投融資政策進行了積極的理論探索。周國光先后從收費的合理性、相應的財務會計政策和投融資體制改革等多個角度對收費公路進行了持續的研究[33];申燕較系統地研究了公路成本補償理論,特別是對美國公路融資的歷史變遷做了考察[34];史際春等從產權角度對公路經營權進行了法與經濟學分析[35];周望軍對收費公路的定價和融資機制進行了框架性分析[36]

近年來國內基礎設施投融資的熱點轉向PPP,相關的研究多集中在財務和法規條款的技術性分析中。江春霞基于多案例研究方法,選取了世界范圍內24個失敗的交通基礎設施公私合作項目,通過確認項目的失敗原因,按責任歸屬方及所屬項目階段對各原因進行排序,并尋找上述失敗因素之間的關聯性,最終形成了10 條失敗因素之間的關系鏈[37]。賈康等對刺桐大橋的教訓分析[38]、李飛對興延高速的經驗總結[39],都是近期公路PPP研究的重要成果。

總體上看,國內公路投融資政策研究還處在一種起步階段。第一,與前述國際上圍繞受益原則而形成的公路融資理論不同,國內的同類研究語言概念呈現零散化特征,尚未形成能夠刻畫公路自身融資規律特性的專業概念;第二,大多研究建立在非常單薄的文獻基礎上,對本領域國際理論前沿和政策實踐動態的跟蹤體現不夠;第三,許多研究往往先入為主地隱含了假定前提,為規劃項目籌集資金的“就融資談融資”現象非常普遍,缺乏同定價、競爭、民營化、收入分配及外部性治理等內容的有機聯系,更沒有同政治可行性結合起來。這種狀況客觀上降低了理論研究對現實的解釋力和指導作用。


[1] 約翰·伊特韋爾等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

[2]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亞楠譯,商務印書館,1974。

[3] 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周潔譯,華夏出版社,2005。

[4] 約翰·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若干應用》,胡企林等譯,商務印書館,2009。

[5] 約翰·伊特韋爾等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

[6] 詹姆斯·M.布坎南、理查德·A.馬斯格雷夫:《公共財政與公共選擇:兩種截然不同的國家觀》,類承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7] 詹姆斯·M.布坎南、理查德·A.馬斯格雷夫:《公共財政與公共選擇:兩種截然不同的國家觀》,類承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8] 約翰·伊特韋爾等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

[9] Richard A.Musgrave,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A Study in Public Economy(McGraw-Hill,1959).

[10] 馬珺:《財政學:兩大傳統的分立與融合》,《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2年第10期。

[11] 陳冰波:《交通專項稅:理論與實踐》,《交通財會》2014年第10期。

[12] Charles M.Tiebout,“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5).

[13] 華萊士·E.奧茨:《財政聯邦主義》,陸符嘉譯,譯林出版社,2017。

[14] 張恒龍、陳憲:《當代西方財政分權理論述要》,《國外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15] 錢益:《財政交換論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意義》,碩士學位論文,天津財經大學,2009。

[16] 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過程中的財政》,唐壽寧譯,上海三聯書店,1992。

[17] 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財政論》,穆懷朋譯,商務印書館,1993。

[18] 詹姆斯·M.布坎南:《公共財政》,趙錫軍等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1。

[19] 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過程中的財政》,唐壽寧譯,上海三聯書店,1992。

[20] 約翰·伊特韋爾等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

[21] 王傳倫、高培勇:《當代西方財政經濟理論》,商務印書館,1995。

[22] 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過程中的財政》,唐壽寧譯,上海三聯書店,1992。

[23] Charles M.Tiebout,“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5).

[24] 錢益:《財政交換論的歷史發展與當代意義》,碩士學位論文,天津財經大學,2009。

[25] 方福前:《公共選擇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6] International Road Federation (IRF),“Adam Smith and the principles of a sustainable road policy”,http://zietlow.com/docs/adamsmith.pdf.

[27]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拉里·施羅德、蘇珊·溫:《制度激勵與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政策透視》,陳幽泓等譯,上海三聯書店,2000。

[28] 艾·G.海根、皮爾斯·維克斯:《道路的商業化管理及融資》,財政部預算司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

[29] 塔里克·M.佩塔斯尼克:《美國預算中的信托基金》,郭小東等譯,格致出版社,2009。

[30] 趙志榮:《財政聯邦主義下的交通設施投融資》,格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31] 熊偉:《專款專用的政府性基金及其預算特質》,《交大法學》2012年第1期。

[32] 楊丹妮:《政府籌資方式選擇與約束:一項思想史考察及對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的意義》,博士學位論文,浙江大學,2015。

[33] 周國光:《公路收費的合理性分析》,《當代經濟科學》1998年第6期;周國光、衛靜:《中國公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探索》,《經濟問題探索》2009年第6期。

[34] 申燕:《高速公路成本補償的理論與政策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35] 史際春、鄧峰、劉祥武:《公路經營權所折射的體制改革問題》,《戰略與管理》2001年第5期。

[36] 周望軍:《收費公路的定價問題研究》,《宏觀經濟研究》2002年第5期。

[37] 江春霞:《交通基礎設施PPP項目失敗誘因及啟示——基于25個PPP典型案例的分析》,《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

[38] 賈康、孫潔、陳新平等:《PPP機制創新:呼喚法治化契約制度建設——泉州刺桐大橋BOT項目調研報告》,《經濟研究參考》2014年第13期。

[39] 李飛:《北京興延高速公路PPP 項目的成功實踐》,《中國財政》2016年第22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平区| 太保市| 余姚市| 沿河| 岳池县| 弋阳县| 读书| 永顺县| 永嘉县| 苍梧县| 沙河市| 山西省| 邵阳市| 新平| 阜平县| 应城市| 合川市| 镇安县| 西峡县| 泌阳县| 册亨县| 吐鲁番市| 秭归县| 永城市| 建昌县| 民县| 珠海市| 韶关市| 涟水县| 拜泉县| 辉南县| 尤溪县| 汝南县| 湾仔区| 凤冈县| 汉川市| 温泉县| 芦山县| 兴和县| 卢龙县|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