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古代文學前沿與評論(第三輯)作者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學科 劉躍進本章字數: 1555字更新時間: 2021-04-23 18:17:27
Ⅰ 學會成立的背景和經過
茲據《杜甫研究年報》1號《創刊辭》[1],簡要介紹學會成立的背景與經過。
杜甫在中國被稱為“詩圣”。杜詩為杜甫之前中國詩歌的總結,又是杜甫之后中國詩歌的出發點。杜詩的巨大影響力把讀者同時吸引進杜甫之前與之后整個中國詩歌的世界。
杜甫的詩歌在日本也同樣影響深遠。早在9世紀的平安時代,杜詩已傳到日本,深受其影響的有菅原道真(845~903),而事實上他的祖父清公(770~842)就已經開始接受杜詩,他的詩作中有化用杜詩的表達方式[2]。接下來的鐮倉時代,杜詩受到了五山學僧的敬慕[3],此后,杜甫的詩歌成為日本學者、詩僧必讀的教養書籍。江戶時代,芭蕉傾倒于杜甫[4]。明治維新之后,以中江兆民、島崎藤村、正岡子規等為代表,無論是知識分子還是普通國民,日本人對杜甫的敬慕之念一如既往。盡管漢文教育衰退令人遺憾,但杜甫的詩歌在日本的教材中始終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
眾多民眾敬慕杜甫的巨大能量為我們所吸納,成為我們[5]寫作的動力。2016年秋天,《杜甫全詩譯注》共四冊(講談社學術文庫)出版,這是由37位專家學者共同執筆完成的鴻篇巨制,也是距鈴木虎雄先生(1878~1963)《杜甫少陵詩集》(續國譯漢文大成,1931年完成)出版近90年后完成的杜甫全詩的譯注。吉川幸次郎教授(1904~1980)執筆,興膳宏教授補充注釋的《杜甫詩注》共20冊(巖波書店)也于2012年開始出版,目前已出版到第10冊。由上可見,杜甫熱在日本持續升溫。
放眼世界,杜甫熱也幾乎是同步的。中國有蕭滌非教授主編的《杜甫全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和謝思煒教授的《杜甫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美國有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主編的杜詩全譯《The Poetry of Du fu》(De Gruyter,2016);法國有郁白(Nicolas Chapuis)執筆的《杜甫詩全集》(Du fu:Euvre poetiqe),第一輯出版于2015年,第二輯出版于2018年。[6]
《杜甫全詩譯注》的刊行是劃時代的大事,為日本的杜甫研究、杜詩閱讀歷史拉開了新的序幕?,F在很多學者日日手持此書,像詞典一樣隨時要翻閱。長谷川櫂先生[7]在日本全國性報紙《讀賣新聞》2018年8月1日的專欄《四季》上撰文介紹杜甫《貧交行》的詩句“翻手作云覆手雨”時,就是以“據《杜甫全詩譯注》”來結束專欄文章的。可見,由《杜甫全詩譯注》引起的杜甫研究和杜詩閱讀熱情是空前的,這是日本杜甫學會成立的背景和基礎。
學會創立的核心人員是執筆《杜甫全詩譯注》的專家。他們不屬于特定的學派,而是為了完成《杜甫全詩譯注》從全國各地結集的人士。譯注于2012年春規劃,于2016年秋完成了全四冊的出版。從計劃到出刊的四年多,全體成員步伐整齊、精力充沛地投入、推進;此書是譯注成員精誠團結的產物。[8]譯注刊后不久,執筆成員中興起“解散譯注組織太可惜”的聲音。2017年1月,以后藤秋正(當時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現名譽教授)、松原朗(專修大學教授)、下定雅弘(岡山大學名譽教授)、澤崎久和(福井大學教授)為發起人設立了“創立準備會”。同時,以大橋賢一(北海道教育大學副教授)、紺野達也(神戶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加藤聰(京都女子大學副教授)、樋口泰裕(文教大學副教授)、佐藤浩一(東海大學副教授)為成員,設立了干事會。5月,后藤等4位發起人撰成《日本杜甫學會設立宗旨》,送達有關組織和個人?!蹲谥肌吩疲?/p>
《杜甫全詩譯注》的出版,在中國的學界也受到高度關注。[9]……得到這樣高的評價,那么以此成果為基礎,結成杜詩研究和教育的學會即是歷史必然?!芯糠矫?,每年召開研討會,刊行《杜甫研究年報》,以這些活動為主要工作,為日本杜甫研究的發展竭盡全力做貢獻;同時為杜甫研究的國際性發展起平臺作用;學會還將與中學的教員保持密切聯系,跟他們探討以杜甫為中心的教材和教學方式等諸多問題,切實提高漢文教育的質量。
就這樣,以半數以上譯注成員為核心,杜甫研究專家、對杜甫感興趣的研究人員以及旅行社的董事等諸多人士入會,學會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