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心靈飛翔的樂園(代序)
- 鄉愁的模樣
- 楊新潤
- 2602字
- 2021-04-26 15:33:10
◎李德明
《鄉愁的模樣》是楊新潤先生的又一部散文、詩歌集。文集付梓之際,先生請我做序。作為老鄉、戰友和文友,我非常高興,故以此文暢敘感言,亦是恭賀!
一部20多萬字、200多篇(首)詩文的作品集,統以“鄉愁”為主題,自然滿烙著楊先生人生旅途層層疊疊的腳印。新潤生于1953年,又是飲渭水長大的農家后代。自幼,“舊中國長的什么模樣?”是拉了半輩子長工的三個伯父以及親戚鄉鄰們,給他講述最多的話題。八百里秦川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又使他飽受濃郁沉逸的周秦漢唐文化熏染。
新潤自幼就愛琢磨感興趣的事兒。當教師的父親給孩子們訂的月刊畫冊《小朋友》,促使他學起了繪畫,整天愛在泥地、土墻上涂抹。初小三年級,新潤已給班里的墻報畫報頭。可是,家里“吃穿是第一要務”,哪有閑錢買畫筆畫紙呀!見同學拉二胡、板胡,他又開始學音樂。借來短笛,幾月下來還真能吹奏兩首完整的歌曲了。一次,去父親工作的寶雞看病,看到商店有口琴,他纏著父親“買嘛!”父親無奈的苦笑,卻拉著他的小手,默默地走開。父親在外工作,常寫信詢問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并囑咐“多看書、勤思考、寫日記、常回信”。多看書?家里沒書啊,他就借老師、同學和鄉鄰的。常回信?寫信沒詞兒,他將課本的詞語抄下來,歸類待用。上中學,見同學有《漢語成語小詞典》,他沒錢買,便乘借閱之機,簡略地逐詞抄錄。一冊成語手抄本,竟成了他日后寫作的“壓倉石”。
家境困頓,他愛看書、愛寫日記的喜好沒有停頓。在生產隊勞動,“學生娃的工分”一天3分半,他啥農活都干,晚上便將白天的見聞記下來。學校一放假,他上山放羊,住窯洞,吃窖水。為補家用,他將家里養的豬、雞和雞蛋拿到鎮上叫賣。一得空,他又捧讀名著,1950-1960年出版的小說,他幾乎都借閱過。至今,他仍能清晰地叫出那些小說的書名。他經常邊吃飯邊看書,夜晚油燈如豆,卻是他的最愛;課桌粗陋的小洞,恰好成全他偷看小說的興致。高中時,新潤常與同學交流、參加“筆會”,還創作秦腔小劇《緊握手中槍》,在班上排演。“時間是我的,不能叫一天閑過”,便成為他的勵志銘。
1972年,新潤入伍到寧夏軍區部隊,開始將基層分隊的新人新事寫成新聞稿,有了媒體刊發的“處女作”。入伍第三年,他參加寧夏軍區第一期文學創作學習班,寫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78年,新潤和我都參加寧夏軍區舉辦的軍旅文學創作學習班,聆聽著名作家張賢亮等老師授課,使他對文學的內涵有了新的認識。
1988年,新潤轉業到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工作。寧夏深入對外交往的動態,給他寫新聞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也給他開掘文學作品的深度和廣度賦予了新的活力。到訪發達國家和烏干達、博茨瓦納等最貧窮的非洲國家參加外事活動,既使他開闊眼界、拓展胸懷,也使他對鄉愁的含義有了更深的思考。
就這樣一路走來,既寫新聞又搞文學創作,40多年,他在《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人民軍隊報》《新聞大世界》等90多家報刊、網絡發表新聞報道3000余篇,數十篇作品獲省市級獎勵,連續14年被評為優秀通訊員;刊發文學作品120多萬字,出版《老父的家園》《炊煙的香味》等散文集,真可謂筆耕不輟、碩果累累。
這部以鄉愁為主題的文集,正是新潤心靈景觀的匯聚。那些舒展鄉音、鄉情、親情、愛情和友情的文字,既道出一串串難以割舍的故土情緣,又是他對世情、國情、社情、民情清晰認識的回放。展卷悅讀,既能看到新潤依戀故鄉的身影,又能讀懂他對世風民意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解析和反芻。
例如散文《走筆中國紅》,新潤真用一根“紅”線,串起歷史和現實,串起革命和奮斗,串起鄉俗和友誼,串起吉祥和歡樂,串起家庭和親情,也串起了盛世和愿景:
“記載國人心路歷程的中國紅,由遠古的文化圖騰、精神皈依一路走來,從未止步于簡樸的尚紅習俗,而從傳統文化的美好期冀,升騰為惠及人類攜手發展的文明力量,那么真實、那么自信……”這種從歷史縱深度和社會生活的寬廣度,全面闡述中華民族精神圖騰和傳統文化基因的文字,既傳播知識,又提振精神,正氣浩然,十分耐讀。
例如《記準鄉愁的模樣》對鄉愁的哲思:“這些鄉愁,既有原汁原味的田陌村落,又有地地道道的鄉風民俗;既有暖意盎然的青山綠水,又有文化氣息充盈的秦腔、剪紙、皮影戲等非遺傳承;既有難以忘卻的哀怨惆悵,又有充滿詩意的壯美和積極向上的力量;既有我們已經熟識的滿山遍野的歡聲笑語,又有久遠年代黃土深處的苦難凄楚和奮發圖強。”“鄉愁承載了太多的社會情緒,滋養和豐富了許多代人的精神世界。正因為歷史的逶迤縱橫,才留下現實的風姿綽約和別有滋味。了解苦難就能理解輝煌,認識輝煌就應該知道奮斗。”
在他看來:“鄉愁不會重復,但押著同樣的韻腳。歷史的沉淀與時空的轉換,隨時隨地都存在著,只是需要我們用沉思與鄉音傾情交談,用深思與鄉土喚醒沉淀,在不斷反芻中讓枯燥干癟的黃土地年輕起來,并賦予生機。”——這種獨具匠心卻滿帶思辨的文字,很能引發心靈共振。
文集還收錄了歲月留痕、心靈感悟等滿溢著歡思愁緒的作品,筆墨幽雅,又讓人感慨萬千品味無盡;軍旅回顧、摯友情誼等傾吐心聲的文字,似酒香浮動,洋洋灑灑,韻味悠長;還有他與文友唱和的詩詞楹聯,似縷縷陽光,清新溫暖,情意綿長。
新潤喜愛文墨,一朝結緣,終生相伴。這不僅源于他的勤勉,也與他的家學密切相關。新潤的父親是教師、書法家,使他自小耳濡目染深受影響,既為他的喜好提供了精神鼓舞,也給他敬臨古帖陶冶性情樹立了樣板。
新潤生性文雅,不嗜煙酒,恬淡沉靜,胸懷坦蕩。他喜歡舞文弄墨,卻不圖名利,只為在精神樂園享受心靈翅膀自由舒展、隨意翱翔的那份快樂。他在工作之余潑墨筆耕的業績,不僅出于他優雅脫俗的文品,也源于他清正高潔的人品。因此,我與新潤相交多年,確有“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龔自珍)的感受。據此,謹撰小詩略表心跡,也是共勉:
塵世茫茫隨心走,
軍營結緣手握手。
人生難得一知己,
文海暢游真朋友!
文海無涯,暢游奮進。愿新潤老友抒寫更多佳作,為讀者提供更多精神食糧,裝扮更加靚麗的心靈樂園!
2019年3月18日于銀川靜虛閣
李德明,陜西合陽縣人,軍旅作家,大校軍銜;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員、寧夏標準草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寧夏老年書畫協會副會長、寧夏書畫藝術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寧夏企業書畫院副院長、寧夏作家協會會員、寧夏觀賞石協會顧問;出版《解放寧夏》《紅軍西征》《穆斯林暴動傳奇》《諜網奇情》《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合作)等文學作品多部,獲創作獎20多次;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入展獲獎。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同名動畫正在騰訊視頻熱播,8月19日首播三集,每周五10:00更新一集。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