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世上有不少文字讓我們心動,春天的一場花事也讓人感傷,但遺憾的是,幾乎與今天的詩歌無緣。為什么詩歌沒有這樣的力量,為什么詩歌與大眾越來越疏遠?這常常讓我感到羞愧。
在古代,詩歌既風靡宮廷,也活在市井,詩歌離人民很近,“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就是真實寫照。而如今讀者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看得懂詩、真正喜歡讀詩的人卻少之又少,詩歌離生活越來越遙遠。沒有讀者的文學其實是無用的,好比一潭死水...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想想世上有不少文字讓我們心動,春天的一場花事也讓人感傷,但遺憾的是,幾乎與今天的詩歌無緣。為什么詩歌沒有這樣的力量,為什么詩歌與大眾越來越疏遠?這常常讓我感到羞愧。
在古代,詩歌既風靡宮廷,也活在市井,詩歌離人民很近,“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就是真實寫照。而如今讀者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看得懂詩、真正喜歡讀詩的人卻少之又少,詩歌離生活越來越遙遠。沒有讀者的文學其實是無用的,好比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