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收藏字畫,也許源自小時候我就喜歡畫畫之故。記得讀小學的時候,經常看到電影院門前隔段時間就張貼出一張電影廣告畫。畫得真好呀!我常心底暗暗贊嘆。那時,很少能看到像今天這樣門類各異的畫冊,更難見到畫家畫出的真正的畫。
那時,在靈武,我還沒有聽說誰是畫家。最多在鄉下看到過一些炕圍子上畫的年畫。不過,那時候,最愛看的就是那種巴掌大小的連環畫。《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等等小畫書,這應算是我最早看到的畫冊了。
也曾嘗試著畫過向日葵、天安門、紅五星。因為沒有畫筆,就只用紅藍鉛筆畫我自己所愛。記得小時候,我畫的天安門最多。可惜,這些畫沒有一幅能保留下來。不過,我小時候沒少做過畫家夢。
工作之后,我已過了畫畫的年紀。我總認為畫畫是需要童子功的,得從小時候練起,當然也不排除晚年也可作畫,成為畫家。只是,現在工作太忙,無暇畫畫。但是,畫畫的情結還在,當畫家的夢還在。
每當看到色彩與內涵好的畫,很快就會被吸引了過去。好畫是能吸引人的,是能與人產生共鳴的。
我總覺得,畫家畫什么像什么。就沖這一點,我對畫家很是佩服。畫家都是“成竹在胸”的人。鋪開宣紙畫布,畫花像花,畫鳥像鳥,畫山像山。這是本事,這對一個不會畫畫的人來說,簡直太神奇了。
我最終沒有當成畫家,索性以收藏畫來圓自己小時候想當畫家卻沒有當成畫家的夢。我尤其偏愛國畫。那種在宣紙上滲透、泅開的墨跡,變幻莫測,卻能傳神地表情達意。
我不僅喜歡收藏牡丹畫,也喜歡收藏山水畫。人物畫,我喜歡收藏具有歷史典故的國畫。方寸之間百花開,方寸之間藏山水,方寸之間跨千古,這也許是我收藏國畫的根本所在。
收藏就是學習,收藏就是與所收藏的好畫做朋友。心情郁悶時,打開一幅牡丹或一幅山水,心中不快似乎受了畫面的沖擊,或慢慢消退,或蕩然無存。
藏畫賞畫,不只增長見識,更能培育人的審美情趣,提升人的藝術鑒別力。在畫中可以見智慧,可以識美趣,可以觀覽古今,做到人畫兩忘,天緣一脈。
對于賞畫,我不論何派,只要看著舒服,只要賞心悅目,我便喜歡。
畫能讓人變得溫潤、和善;畫能讓人變得干凈祥和。
一幅好畫,就是一片天地,一片有著美妙神韻的天地。
只要一幅畫呈現的是生命的氣象,只要一幅畫能引發人的美好情愫,我就認定,這是一幅好畫。
收藏并欣賞一幅畫,于心靈的滋養而言,不只是知足了,更是一種深層次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