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砥礪前行,偉大的共和國從積貧積弱,一步步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央;七十年滄海桑田,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七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黨和國家各項政策的關心呵護下,涇源縣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變化,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從一個山大溝深“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變成了山清水秀、魅力凸顯的旅游強縣,并于2019這個偉大的年份,徹底實現了整體脫貧。
這改天換地的大變化,是黨的堅強領導的歷史必然,是歷屆黨委、政府堅持不懈落實黨的政策、帶領群眾奮力拼搏的必然結果,是一代代涇源人聽黨話、跟黨走、艱苦創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這一切,承載著多少艱辛和付出,印證了無數人奮斗的足跡,展示了太多的光榮與夢想。這一切,需要我們一件件去回味,一代代去傳承。當然,最要緊的是要真誠地記錄和全方位地展示。而文學,無疑是最好的記錄和展示形式。幸而,涇源文脈悠長,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成長出了自己的傳承隊伍。多年來,在艱苦卓絕的生存環境和創業過程中,涇源的文藝工作者守住清貧,耐住寂寞,扎根基層,深入生活,用自己對這片土地無限熱愛的情感,憑借對文學創作的執著,默默奮斗,潛心創作,真誠地記錄著生于斯、長于斯的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人間百態、火熱生活和偉大實踐。用赤誠的真情和生動的筆觸,記錄了這里的日輪月轉、日新月異、日子甜蜜。
正如一位資深文化學者對涇源文學隊伍的評價:“涇源的文學隊伍并不算龐大,但陣容整齊,凡參與者都能體現出一定的文學水準。”本叢書收錄作品的五位作者,都是長期從事文學創作的佼佼者。從個人經歷上看,他們有多年從事基層工作者,有長期從事基層教育工作者,有一生都在基層文化戰線奮斗的民間文藝工作者,也有地方志編纂工作者。從創作成就上看,有獲得國家級文學獎項曹禺戲劇獎的,有獲得自治區文學獎項的,也有獲得固原市文學藝術獎的。因此,無論從工作經歷、生活閱歷、基層感受方面,還是從創作成就方面,他們的作品基本上能夠代表涇源文學藝術的創作水準。他們的作品,也最能體現本土創作者對這片土地的最真切體會,最能體現涇源人民改天換地、艱苦創業的真實境況,最能呈現涇源兒女咬定青山不放松、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內心追求和精神境界。
文以載道,一代代涇源人艱苦創業、不懈奮斗,勇于摘除貧困帽子,團結一致創造幸福家園的故事源遠流長,縱有如椽之筆也無法盡訴。面對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涇源兒女有多少豪情、多少憧憬,縱有滄海之墨也不夠渲染。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故事會繼續被記載和書寫,我們奮斗的腳印,會被文學和文學以外的各種藝術方式記錄在六盤山下,刻畫在涇水之源。
文學照亮生活。愿文學不僅是記載我們曾經的生活,也永遠照亮我們前進的腳步。
謹以此叢書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
201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