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者永遠是年輕
- 周慶華編著
- 1266字
- 2021-12-22 18:26:09
毛澤東為《寧夏日報》題寫報頭
周一青
毛澤東同志為《寧夏日報》題寫的報頭。
1949年12月21日,《寧夏日報》正式啟用由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的報頭。70年來,這四個大字,見證了寧夏各族兒女凝聚在黨的旗幟下,譜寫的一曲曲艱苦奮斗的壯歌,書寫的一個個民族團結的傳奇。
1949年5月,為了貫徹執行《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決議》和準備解放寧夏,當時的三邊地委召開了中共三邊第二次代表會議。按照安排,寧夏解放后,《三邊報》全體人員將赴寧夏參加接管工作,創建寧夏解放后的省委機關報。
《三邊報》的同志在討論時認為,按照慣例,報名應當是《寧夏日報》。《三邊報》報頭是毛主席寫的,《寧夏日報》報頭更應請毛主席題寫。
《三邊報》副社長兼總編輯張源將這一意見向三邊地委副書記朱敏、副書記兼宣傳部部長賈懷濟作了匯報,他們一致同意。隨后,張源以三邊地委的名義給毛澤東同志寫信,請他為未來的《寧夏日報》題寫報頭。
信的大意是:近一個多月以來,我們認真傳達、學習、討論了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精神,您的報告給我們指明了全國解放以后前進的方向。現在我們正在進行解放寧夏的準備工作。寧夏解放后,將出版省委機關報《寧夏日報》。您給《寧夏日報》題寫報頭,對寧夏全省人民將是莫大的鼓勵。盼望您在百忙中給未來的《寧夏日報》寫一個報頭。謹向您表示衷心感激。
第二天,這封信經過報社同志推敲和三邊地委領導審核后,從陜西省吳旗縣吳旗鎮由內部交通發走了。
1949年9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寧夏省會銀川市,寧夏解放。
三邊報社人員正式開啟入寧工作。經過積極籌備,1949年11月11日,《寧夏日報》正式創刊。創刊時用的報頭是由解放軍第十九兵團政治部李希庚同志題寫的。
當年12月中旬,第十九兵團政委李志民從北京開會歸來,把毛澤東為《寧夏日報》題寫的報頭交給張源。毛澤東將四個不同的報頭分別題寫在四條兩尺見方的宣紙上,一橫三豎。
大家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工作中,決心趕快設計版面,盡早制版,以最快的速度讓人們在《寧夏日報》上看到毛主席題寫的報頭。
12月21日,毛澤東題寫的《寧夏日報》新報頭和寧夏人民見面了。
其實,今天《寧夏日報》報頭,與1949年12月21日首次見報的毛澤東所題報頭,稍有不同。
1954年,寧夏省建制撤銷,《寧夏日報》停刊。
1958年8月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前夕,作為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機關報的《寧夏日報》復刊。
1949年創刊時,由于當時寧夏日報社尚無照相制版設備,又因《寧夏日報》是四開版面,只好挑選了毛澤東題字中字體較小的一幅,描寫雕刻了一塊木質報頭,用以印刷。
1958年《寧夏日報》復刊時,新中國成立已近10年,寧夏日報社的各類設備相比1949年有了顯著提升,報紙也由四開四版(小版)變為對開四版(大版)。
復刊,一定要延用毛主席題寫的報頭。
報社將毛澤東題寫的三豎一橫《寧夏日報》報頭拿了出來,重新照了像,洗印了許多份。幾位負責同志在一起選用了豎寫第一條的頭兩個字“寧夏”和第三條的末兩個字“日報”這四個字制成報頭,作為新《寧夏日報》的標志和“戰旗”。
1958年8月1日,復刊的《寧夏日報》與寧夏人民見面。復刊號用的報頭就是這次精選出的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