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2021年4月21日】【大數據都能讀懂你的心】
- 想想今天都做了些什么
- SH蘇茴
- 1908字
- 2021-04-22 22:00:00
10:26:46
現在越發感慨大數據的強大功能,只要你隨便搜索了一個物品或者其他,在其他平臺你就幾乎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無處不在,不管是不是你的有心點擊,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這種雖然很多時候更能讀懂消費者的心,但是從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在束縛用戶,因為只限定在某一種單調完全同類的范圍內,而沒有從看似同類實則并不完全類似的產品或服務入手。
像是某短視頻,當你一旦開始給某個視頻點贊的時候,后面就會不斷向你輸出這種類似的視頻;即使點擊不感興趣,最終還是會給你彈出這些視頻,最終不是因為方便而覺得欣喜,而是因為過多頻繁類似的內容而感到厭煩;而且這種數據一旦生成,就會不斷開始無限死循環。
特別是手機用得越久的情況下,手機廣告定位會更厲害,此時的我們早已沒有任何秘密,甚至我們的個人信息顯得特別廉價,在網上隨便被濫用,不管是什么用途,只需簡單廉價到讓人發指的方式便可獲得。
所以有時候在想,大數據、云計算的背后到底是好是壞?是不是在讓用戶方便的同時,也更應該開拓更多的發現、并且能夠保護個人隱私呢?
(什么時候開始也這么容易喜新厭舊起來?)
我心里問了自己這句話,但是答案卻是未知的,只知道確實這樣,喜新厭舊。在頭發剛染了一兩個月后,我就開始想要換發色,即使可能會讓頭發受損更加嚴重,即使可能最終頭發還是會變成黃色。在衣服剛買來的時候還是十分高興,但是在穿了兩三回后便沒有起初的那樣的心情,甚至開始心生厭惡。在小說開始寫得漸入佳境的時候,我便想草草了事,盡早大結局(盡管我很明白,我是有按照我的大綱寫的,有時候寫的比較多)……
很多時候,也可能是因為太過懶惰,拖延造成的。比如,在考試后,我打算重新化妝,不管好壞,不管化什么妝,就是化妝,然而到現在十多天,我連粉底液都沒有碰過。比如,在考試后,我打算寫好論文然后準備找實習,然而到現在十多天了,我連論文的主題要寫什么我都不知道,對實習的事情也不是那么上心,甚至一度害怕成為社畜,而讓自己一拖再拖;當然很有可能,也是可能因為得搬行李而嫌麻煩,所以也是在一邊煩惱的同時一邊選擇逃避。
有人說過,我寧愿選擇沉浸在事情的心情中,而不是想如何解決。是啊,我想了想,有時候確實這樣子(或者說大部分的自己就是這樣子的),沉浸在雜亂的事情的過程中慢慢讓自己心情也變得糟糕,而不是思考該如何解決才能讓自己的心情變好起來。
可是,我對此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所有事情都一味追求結果,而不注重過程,那,是不是會錯過很多美好的事情呢?
比如,你去旅游的時候,如果只一味想到達目的地,而忽略了路途上那些美麗的風景、美麗的人,該是有多么無聊乏味啊。再比如,你在談戀愛的時候,如果只一味想到達最終的階段(不管是不是結婚,但是帶著他最終的目的),而忽略了戀愛過程中的甜蜜小事或比較重要的事情,那么可想而知,這場戀愛其實并沒有多大的意義,甚至不亞于單身的生活。所以,又何必開啟一段不會享受過程的戀愛呢?這樣不僅對自己,而且對對方其實都不是很公平的。尤其對方是女生,更多吃虧的就是女方。
這是我對過程與結果的思考,當然,很多時候,緊急情況下就要考慮到能夠盡快解決的方案,凡事并不是以結果為準,也不是只要注重過程就可以。
有時候,人們會因為膚淺的東西而喜歡上一個人,但是最終,分開的原因,竟然也是這個膚淺的理由。現在的人何嘗不是如此呢?看人第一眼過去的是這個人的皮囊,而不是里面的靈魂。不過誰要是能夠一眼看到靈魂,那想想倒也是有點毛骨悚然。
通過皮囊決定要不要喜歡這個人,通過皮囊決定要不要和這個人成為朋友/戀人/合作伙伴等等,通過皮囊決定這個人的品質是好是壞……太多通過皮囊直接按照自己直覺做出決定的事情了,就在這種日益增多的現象之下產生的是外貌歧視、還有整容美容行業。
有多少人想過整容,其實包括我在內,曾經也想過整容,畢竟對自己的面貌不太滿意,面部缺陷其實挺多的;然而在看到有些整容失敗的例子后,就又覺得其實自己本來的樣子就是你注定的樣子,當然后面會多多少少有所改變,取決于你的性格、修養、周圍的環境等等,或多或少有所改變;這時候的變化結果,完全取決于你怎么做、想怎么做、如何選擇……
所以古人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不無道理,看看一個初中畢業的和一個文學院畢業的人的氣質自然有很大的區別。這大概就是讀書的力量。社會上總是流傳著“讀物無用論”,甚至周遭的人也在向你灌輸這種觀念,但是其實,唯有真正想讀書,喜歡讀書的人才能理解到書的好處,體會到書的力量。
有段時間,我忙于學習而完全沒有看一本書,不管什么書,而覺得自己只如一軀空殼完全沒有任何修養,面容似乎也變得難看起來,面目可憎;那時候就極度渴望能夠讀一些圣人賢人寫的書,看看李白的詩,讀讀李清照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