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槽式太陽能直接蒸汽發電系統集熱場建模與控制
- 郭蘇 劉群明
- 7字
- 2021-04-30 18:36:31
第2章 太陽輻射
2.1 地球繞太陽的運行規律
2.1.1 地球的公轉與赤緯角
貫穿地球中心與南、北極相連的線稱為地軸。地球除了繞地軸自轉外,還在橢圓形軌道上圍繞太陽公轉,運行周期為一年。地球自轉軸與橢圓軌道平面(稱為黃道平面)的夾角為66°33′,該軸在空間中的方向始終不變,因而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夾角為23°27′。但是,地心與太陽中心的連線(即午時太陽光線)與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是一個以一年為周期變化的量,它的變化范圍為±23°27′,這個角就是太陽赤緯角。赤緯角是地球繞日運行規律造成的特殊現象,它使處于黃道平面不同位置上的地球接受到的太陽光線方向也不同,從而形成地球四季的變化,如圖2.1所示。北半球夏至(6月22日)即南半球冬至,太陽光線正射北回歸線δ=23°27′;北半球冬至(12月22日)即南半球夏至,太陽光線正射南回歸線δ=-23°27′;春分及秋分太陽正射赤道,赤緯角都為零,地球南、北半球日夜相等。每天的赤緯角可由庫柏(Cooper)方程計算得到

式中:n為所求日期在一年中的日子數,可借助表2.1查出。

圖2.1 地球繞太陽運行圖
表2.1 所求日期在一年中的日子數①

① 表中的日子數沒有考慮閏年,對于閏年,3月之后(包括3月)的日子數要加1。
② 按某日算出大氣層外的太陽輻射量和該月的日平均值最為接近,則將該日定作該月的平均日。
2.1.2 地球的自轉與太陽時角
地球始終繞著地軸由西向東在自轉,每轉一周(360°)為一晝夜(24h)。顯而易見,對地球上的觀察者來說,太陽每天清晨從東方升起,傍晚從西方落下。時間可以用角度來表示,每小時相當于地球自轉15°。
在以后導出的太陽角度公式中,涉及的時間都是當地太陽時,它的特點是中午12:00陽光正好通過當地子午線,即在空中最高點處,它與日常使用的標準時間并不一致。轉換公式為

式中:E為時差,min;Lst為制定標準時間采用的標準經度,(°);Lloc為當地經度,(°)。
所在地點在東半球取負號,西半球取正號。
我國以北京時為標準時間,將式(2.2)進行轉化,即北京時與太陽時的轉換式為

轉換時考慮了以下兩項修正:
(1)E是地球繞日公轉時進動和轉速變化而產生的修正,時差E以分為單位,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n為所求日期在一年中的日子數。
(2)考慮所在地區的經度Lloc與制定標準時間的經度(我國定為東經120°)之差所產生的修正。由于經度每相差1°,在時間上就相差4min,所以公式中最后一項乘4,單位也是min。
用角度表示的太陽時稱為太陽時角,以ω表示,可按下式計算

太陽時角是以一晝夜為變化周期的量,太陽午時ω=0°。每晝夜變化為±180°,每小時相當于15°,例如10:00相當于ω=-30°;15:00相當于ω=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