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孫悟空聽到渾厚稔熟的聲音,側身起座,尋聲望去,而后一邊端起來,一邊歉意道:“可真是烏兄,甚幸,甚幸!”
“敝下有失遠迎,兄長別來無恙呀?” 來者更顯愧疚和謙遜,捧著孫悟空的手不斷地表示歉意,慨嘆道:“來到烏兄的家門口了,怎么不打個招呼?都怪弟兄敝下粗察了,讓兄長在外面風餐露宿,唉一一實是弟兄敝下洞察不周,怠慢了兄長呀!委實慚愧。“
孫悟空看到邂逅的是烏巢禪師,感慨萬分,道:“烏兄且莫自疚,俺此來甚是緒事煩瑣,不便打擾,故不作登門高訪,也是俺的不是。 ”
“唉 一一一別十數載,今甚幸相見,不知下次相逢又是何年?走一一到陋府上細聚淺酌吧!”烏巢禪師執上孫悟空的手,朝一遍黛綠的山林走去,但見一棵樹木桿粗枝密,遮天蔽日,掩蓋了半座大山,葉茂果豐,樹下是黃燦燦卸枝的葉子,鋪墊成松軟軟的地毯一般。
烏巢禪師走到樹下,輕拍二下手掌,但見樹叢中傳出“ 吱嚓”一聲,洞門徐徐打開,明亮的光芒傾刻曬出來,柔和而不耀眼,舒適的光景讓人心曠神怡。
烏巢禪師道:“兄長呀,弟兄敝下府上雖然簡陋陳樸,你到了咱家門口,也該造訪,在外戴月披星,餐風宿露,為弟兄心何安? ”
孫悟空被熱誠的烏巢禪師說得心生愧疚,當他跨入門檻時,卻驚愕萬分:敞亮的闊落的大廳,凌亂不堪,壁畫脫落,青黃刻鏤,悄然失艷,朱纓寶飾,羅衾綺繡,支離破損,目及之處,難尋完物,更是臺翻椅倒,遍地碎片,訴說著劫數的滄桑,被倒騰的情景不堪入目,全無冠冕之狀。
“萬幸,上香茶一一” 烏巢禪師輕呼道。
一會兒,一個呼“ 壹萬” 童子端出茶點,呆站著左右而顧之,無所適從,另一個呼“ 萬壹” 童子趕忙走過來,支起一個破損桌子,好生塹平,并挪來二尊損毀半載的凳子,烏巢禪師率先生下,晃了晃身子,笑著道:“兄長,將就一下吧。 ”
孫悟空尷尬地看著這場景,疑惑不解,頓促道:“烏兄,這、這怎么回事? ”
“兄長品茶,品茶!”烏巢禪師舉杯邀約,道:“這些家當都給鄉民掠去了,兄長暫且將就將就吧!”
孫悟空端起茶杯,不解地問道:“烏兄這是怎么回事?”
烏巢禪師賠笑地微微搖頭,道:“不提便罷!不提便罷!”
孫悟空輕輕地擱下貼到唇邊的茶杯,站起來,搜頭向門外,意欲告辭。
烏巢禪師端上孫悟空的杯子,奉到孫悟空的手上,漫不驚心道:“為弟兄的并不把兄長作外人,只是擔憂涉獵到兄長師徒情誼,縱使吃點虧,也不可損了兄長的名聲呀!況且貪念或許是無意而為,不責備也罷。 ”
烏巢禪師輕巧而挑剔的話,灼烙著孫悟空的心:圣師出賢徒,教出這般大逆不道,悖天而為的人渣,顯然是眼光看偏了,損了名聲,毀了口碑。
“這些孽種可真是沒有不敢做的,是怎么回事?烏兄但說無妨,向他們清算,也有個清算的依據,烏兄如是顧慮到俺的面子,閃爍其辭,俺只有告辭了。 ”孫悟空呷掉茶水,復坐下,聽烏巢禪師細說陳述。
玉華王生前與烏巢禪師多有往來,玉華王作為地方首鋪,烏巢禪師也不無敬重,每年三陽時節,都會來烏巢禪院祭祀祈福,從未隔斷過,以往帶來的供品也非常豐厚,烏巢禪師也為玉華王深度作法,從不輕怠和草率,因此玉華王一家老少來烏巢禪院如同進出自家門一樣稔熟和無摳束。
玉華王駕崩之后,玉華洲群龍無首,政出多門,令行多法,規無所循,施失所威,長年累月,一般散沙,自成各自為政,無度攀比,壘積勢力,大置搜刮民財,更是兵匪橫行,燒殺搶擄,民不聊生,導致居民流離失所,逃荒遷徒,以圖茍且偷安。
就這樣玉華王的三個子嗣絲毫沒有亟承父輩的信仰,棄穢訓蒙,重武輕德,不修節操,旋即遺忘烏巢禪院,當他們沒有找到更好的斂財目標時,烏巢禪院成了香噴噴的誘餌。
烏巢禪師對他們沒有絲毫防避,日程依舊,行動自如。 半月前,烏巢禪師應“ 千羽之邀” 參加千鳥盛會,禪府只留“ 壹萬” 和“ 萬壹“倆童子看守禪院,豈料烏巢禪院早給盯悄上了,數天之內輪番遭遇了他們的洗劫,首輪搶劫的是厶子,而后是長子,其次是次子,一個比一個風狂猖獗。長子文龍得了孫悟空的真元,仲子武彪得了豬八戒的真元,次子智雕得了沙悟凈的真元,倆童子壓根就不是這三大魁首的對手,倆童子被綁在樹丫上,眼睜睜地看著他們一輪接一輪的洗劫和掠奪:拿得動的如風卷殘云,蟻啃蛇吞,半個不留;粘金貼銀的鑲翠嵌珠的也避免不了被削刮的結果,掠其精髓,棄其鄙殼;搬不動的也在搗鼓時損壞掉。
烏巢禪師長嘆道:“其父玉華王厚恩與我,反臉又有悖當年的交情,毛小子又是看著長大,從呀呀學話到吆喝行令,真不忍心修理他們,就當還緣吧,未料遇上兄長,若不請到府上又恐失交情,這般尷尬,把兄長請來委實有失禮之處,已在家門口的兄長哪有不見之理?弟兄敝下也考究不了眼前失意,顧不了臉面嘍,望兄長包容。 ”
孫悟空啞然無話,心中深深責備起來:當年授藝可真欠妥了,人不怕沒有本事,就怕假力于人,虛晃本事,虛驕恃氣,橫蠻無理,爭名奪利,胡作非為,一旦形成持歪理行暴政斂橫財,這世道就給攪濁了,而今他兄弟仨人恰是手足相殘,鼎里抽薪,殃禍了百姓,簡直是人在世間,卻混了鬼事。
“嚯 一一” 孫悟空擱下茶杯,一腳踏上破墩凳,撂下狠話道:“三天之內,讓這群兔崽子把從烏兄府上掠奪的東西,都乖乖的給送回來,想從烏兄這里揩油水,沒門!醉人之勇,安容牟利? ”
“兄長,稍安勿燥。 ”烏巢禪師連連擺手,道:“算啦算啦,那些東西不過身外之物,莫讓它攪了心情,就當從前借用玉華王的,而今送回,歸的也是玉華王的后裔,再說那些東西騰掉了地方,府內不就闊落了?!”
“作為俺徒兒,豈能目無禮法,教不嚴,乃師之道,俺亦難辭其咎。 ”孫悟空道,“俺也不為難烏兄,借如意金一用即可。 ”
“唉 一一寶不足惜,惜的是兄長‘ 授人以漁,人又以何受人以魚’ 呢?無魚受人,以授魚之法掠世擾民之魚利,天豈可容之!”烏巢禪師道,“兄長為師,以禮而授,惠及仁德秉性,徒兒會裨益不匪,而后福祉玉華,如意金且作渡誡之用,也不失修繕之功。遣一萬和萬壹倆童子隨兄長,隨意吩咐,萬方均能周到,百密無一疏。 ”
孫悟空把如意金襄隱藏懷中,并記了咒訣,領著壹萬和萬壹倆童子前往玉華城。
話說玉華城巷無居人,市無商賈,鋪戶棄鎖,百貨無蹤,到了“ 戶敞戶開無人跡, 蛛織廊檐蘚上階,討味尋鹽無覓處,有路歸家毋有家。 ”情景,滿街都是“ 握刀執戟腰佩劍,怒目繃臉面猙獰,鬼作人時世升平,人作鬼時民遭殃” 。升平世界也只有在人們的追憶之中,夢里尋它罷了。
次日破曉,孫悟空化作一個商賈,肩挎褡袋,領著壹萬和萬壹倆童子來到從前的府衙,目睹陳妝舊飾,不見人蹤,物在人無,待客館、典膳所、長史府、審理廳、祭司壇,凈梵閣都已蕩然無物,塵垢積封,密掛蛛絲,柱蟲啃食,黃蜂吊巢,蝙蝠棲憩,盡是異客巢窟,好不蕭疏,漆退染陳,骸露形穢,隨風而墜,滲水遂朽。真是:荒草野狐現,人去危樓空,子孫不常念,父母舊音容。
壹萬和萬壹倆童子張榜告啟:海量納購各種古玩雕飾,接質量值,依價現兌,黃金易之,欲售從速,逾期日不議。
有買必迎賣,第一單交易迅速促成,售客拿上黃燦燦的金元寶,偷樂而后復二連三售出各種器物,凡值低于金價盡皆易之,此事午前風靡玉華城,仇視鼎立的手足仨兄弟也稍息干戈,紛紛趕場售物,易金納寶,無不悅心。
夕陽彌漫時分,待客館、典膳所、長史府、審理廳,祭司壇和凈焚閣都堆滿了貨物,每塞滿一處,壹萬和萬壹倆童子關上門戶或掩上簾子,然后落閂上鎖,以避窺視。
有人試探孫悟空道:“明天還收購嗎? ”
孫悟空中肯道:“今天足矣!”
這話很快傳到各自的府上:
老大坐不安!
老二心事燥!!
老三捏忖量!!!
這仨弟兄各自斟酌,把掠來的東西盡皆售罄,換回一筐筐黃燦燦的金子,衙內人眼暈花,志得神怡,心酥意爽,無不慶幸人生得意,百業隨心。
臨暮時分,賣客煞售,孫悟空及倆童子打算打洋掩戶,幾個兵癡背著卷鋪進來,把卷鋪卷往孫悟空面前一擱,道:“大掌柜,小的這鋪窩子值幾錠金子? ”
孫悟空用金箍捧變作的木棍撩拔一下子,滿不在呼道:“這鬼都不討的東西還值多少錢? ”
**陪笑道:“俺的身份就這些,這可是俺的大家當呢。 ”
“換金子何用?這些貼身的才價值連城。 ”孫悟空道,“實用的東西切莫丟棄呵。“
“顯擺顯擺,圖個眼福,遂個心意吧。 ”**陪笑道,“俺都睡了半輩子,不是瞧上金子,可真舍不得呢。 ”
“萬壹一一” 孫悟空喚過萬壹童子,問道:“還有地方擱嗎? ”
萬壹童子道:“大圣,雜燴閣還在空著。 ”
“收吧,兩綻金子。 ”孫悟空嘆道,“要是不收,恐怕有人不肯啊,就當貼點錢吧。 ”
玉華城涌動起來,幾乎是萬片一律的把家當用鋪席卷上,縛牢固,往孫悟空面前一晃,即往雜燴閣,往門內一擲,轉身拿金子去了,出門時輕盈的步履,手舞足蹈的背影不無體現了:人生得意納金時!
一更響起,夜色降臨了,久違熱鬧了一天的衙門也寧靜起來。
夜,特別的黑,沒有星星和月亮;特別的靜,蟲鳥匿跡,天籟消聲;特別的森沉,縱有萬蟄千魔,千路神圣萬方鬼怪,盡皆隱匿。
孫悟空作起法來,把淘來物品轉移到烏巢禪院,烏巢禪師大喜,把屬于他的物件都挑選出來,復藉原來的位置上,不是他的東西半件不貪。
山門前推滿了各種物品,孫悟空問倆童子道:“何處棄之? ”
倆童子道:“十里的溝壑有個幽豁洞,林密谷深,可以藏匿。
孫悟空使個“ 移山” 法,把那些廢物統統丟棄到幽豁洞去了。
正當時,已是四更時分,三路火光如紅龍夜游,直搗府衙,腳步“ 咚咚” ,形影匆匆,竊竊低斟,晃亮刀光,戳心劍影,讓人寒抖。
府衙的各廝門戶要么給撞開,要么給撬開,要么給劈開,眼前是空蕩蕩的房子,只見陳跡不見物件,對罵聲,指責聲,奚落聲撕裂了夜的寧靜,仨兄弟約好天明在城南斗牛場了斷,各自懷著抱怨各自歸巢,夜得以安寧,不題。
且說城南斗牛場乃玉華城城南的一片空曠場地,玉華王生前入主城邑之后,逢年累月盛事都在這塊空曠的場所舉行,布綱通政的司令,奉天承運的祭司,迎道齋僧的沐浴,隨季節令的農事,春祈清明,夏祭扶桑,秋奉重陽,冬慶豐收,都在這里舉措,仕宦、權貴、商賈,異藝、奇技、黎民以至游氓都集聚于此,乃玉華城邑的脈絡肺腑,東南西北各有施舍一處,生計拮據的流氓都暫且賴以為生。自玉華王故去,它所造就的盛況愈日冰溶霧散,貽盡無遺,而今只有饑饌的流氓在曬日瞻月,沐雨浴露了,也許是遙想當年繁華氣象,回味日趨漸淡的安逸滋味。
翌日,曙光乍現,城垣漸漸清晰起來,輪廊檐角在晨霧中探出面孔。
三拔人馬幾乎同時到達斗牛場,令他們驚詫的是:昨天貨郎買辦已置案揚幡,多添三位文筆掌柜:白發者土地,青巾者城隍,紫砂冠者地保,孫悟空和壹萬及萬壹倆書童依然陳妝舊著,讓人及目即辨。
壁墻上張貼一榜,字如碗大,赫然醒目,其意鮮明:
求購城池一座,黃金千擔,即時兌付,售者從速,午后不議,傳播者賞黃金十兩。
落款者為“ 方乾坤” 。
這簡直是晴天霹靂,驚動的何止“ 林中禽獸” ,隱匿的人們也現身目睹久違的盛事。
這消息儼然閃電一樣劃過天空,文龍、武彪、智雕兄弟仨人知之媒介,俱是喜疑滲半,卻備駿騎,執韁驅駒而至斗牛場,可真是適時而至的嘉賓,人們向各個角落隱秘的地方避讓,先來的老大王子文龍馬腰一叉,不客氣問道:“幾身瘦筋,買城?好大的口氣。 ”
萬壹童子道:“我家主人尚可買天,一座城池也只是兜中一角雜粹罷了。 ”
“好大的口氣!”老大王子文龍不屑真情,道:“買城何用? ”
孫悟空抹了一下面前的算盤珠子,發出“ 花啦啦“的響聲,漫條絲理道:“置個家當,以遺兒孫。 ”
“你這癟老頭買得起嗎? ”老大王子文龍摸著胡子凌亂的下巴,道:“這是一座城,你當是一鍋發糕呀!”
“這還不到半鍋發糕的錢,況且城又不全是你的。 ”萬壹童子把他的坐騎牽到榜前,道:“客官這匹馬能馱多少黃金? ”
老大王子文龍不竟精明之人,冷笑道:“呵一一呵一一此地有金一千擔一一紙上的!紙上的!! ”
“客官隨我來。 ”萬壹童子帶著老大王子繞到墻后戲妝廳,打開半扇門,道:“先瞧瞧,莫要見財遂起貪念,做買賣的貨真價實,婦孺不欺,依價回款,誠信可靠。 ”
老大王子文龍探頭一看,發愣了:戲妝廳里一箱箱挨壘著一箱箱,還有散裝裸露堆積的金元寶,角落里依稀可見散落的金元寶,黃燦燦的金光四射,他看呆了,跨進門內,左右手拾起兩錠金元寶,捏在掌中,沉甸甸的,拍叩細聽其聲,經驗告訴他“ 實心”!輕咬一口,齒痕赫然在目,心中酌量:好家伙,真貨呢!
老大王子文龍又把手中兩錠金元寶擲到那堆金元寶上,“嚯 、嚯“地發出沉沉的聲音,可見文龍用心良苦,心中有了分寸。
老大王子文龍隨后的狗熊軍師輕扯他的衣角,他稍稍搜轉脖子點點頭,而后雙雙走向偏僻的角落去了。
狗熊軍師道:“老爺,千擔黃金呀,千年難逢好機會,不易城更待何時? ”
老大王子文龍卻在精明地算計著。
“我的爺呀,念小人追隨主人多年,讓小人作個媒子,討它一擔半筐的,揩點零星油膩。 ”狗熊軍師財迷心竅,不免油生貪念之心,吐出心中憋不住的小“ 九九” 來。
老大王子文龍尚有顧慮道:“賣了窩,讓老子妻妾兒女睡金子? ”
“主人,那避暑山莊也不乏休閑之處,暫居而矣,有了一千擔金子,以后可以從長計較。 ”狗熊軍師道,“過了這個店,可沒那個棧呀!”
“這一一我怎么沒想到呢?”老大王子文龍心中悻悻叫好,道:“一千零一百擔,多給你!
就這樣,狗熊軍師走在前,老大王子文龍背手走在后,派頭十足地走向孫悟空的案前,狗熊軍師果斷道:“小的和爺子是沖你賣城來的,你那金子只不過可買城之一隅而矣。 ”
壹萬童子也不示弱,道:“官人又不是只占城邑之一隅而矣,安有以一隅之城而售全城之理?把便宜占過了頭,想得美,可要問問人家肯不肯?”
孫悟空抹拔了一把算盤珠子,“嘩啦啦” 一陣作響,道:“有意交易的拿房權楔約,實證實據,簽約畫押,即便提現,不作重重贅贅,慎防扯歪買賣。 ”
“主公你回府取楔子,小的與其論個好價錢。 ”狗熊軍師朝老大王子文龍擠眉弄眼,花花腸子窺見一斑。
老大王子轉身上馬,握緊韁繩,揚鞭而去,一群隨從擁其駒后,踏出一輪塵土,形影消失在街巷里。
狗熊軍師四顧之后,揮手遣走熟人,悄悄對面前的掌柜道:“主人的家財在百三十擔金子之上,楔子全然知曉,給主人百十擔金子,回扣貳拾擔給小的,小的也會為你理順各環節,絕不疏漏,讓主人徹底斷賣,怎樣? ”
“掌柜” 孫悟空一聽,拍案叫好,道:“不忘周全之功,依你便是!”
孫悟空與狗熊軍師約好:狗熊軍師右手握拳即為真楔的,撐開手掌為贗品,雙手掌攤開示為再無楔約了。
很快,老大王子文龍抱來一個黃綢緞的包裹,攤開綢緞,展開一張張楔約,孫悟空故作審核,實是以狗熊軍師的暗示作判斷,審畢挑出一大堆“ 贗” 契來,孫悟空不動聲色,道:“只值六十提金子。 ”
老大王子只好從手肘中掏出一個小包,展開呈給孫悟空,孫悟空只看了狗熊軍師一眼,看到狗熊軍師右手拳頭攥得緊緊的,便道:“好 ,計一百一拾擔金子!簽契畫押!”
老大王子簽了契約,指舔印坭,重重押下鮮紅的印跡。
老大王子文龍舉起雙手,拍拍手掌,一百一十個壯漢挑著箱子陸續閃出身子,列成一行縱隊。接著開箱裝金,多裝了的,重得挑不動,不得不掏出一部份,如此反復而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萬壹童子道:“買賣告罄,嘉賓攜上家眷自西門離開玉華城,天地印證不得回返。 ”
“我避暑山莊正好在西面,從西門離開正合我意。”老大王子悅色道。
老大王子文龍攜上家眷押著金子望祥麟避暑山莊而去。
孫悟空抽身送老大王子文龍出別西門,也許尚系師徒之緣,心中不免滋生感慨,祈禱他循規蹈矩,守住本分,多福少災,安康平順就此余生。
狗熊軍師最后也拿了他那份媒子錢,選擇東門,帶上親信家眷告別玉華城,各自安生計去了。
世事皆是“ 水動螞蝗起,風吹林子嘯” 情景。
午間,老仲王子武彪乘機參售,也賣掉了他的那一份房產,得金一百一拾貳擔,攜著家眷,帶上家丁奴仆近千人出北門往屬于它的沃腴田園去了。
未申時分,老厶王子智雕也坐不住,反復與“ 掌柜” 孫悟空磋商,也賣掉了他那份家當,得金一百一拾陸擔,帶上他的妻妾老小,役丁使婢一千多口出南門往屬于它的淵藪水寨去了。
玉華城避免了一場血腥的蹂躪和糟蹋,這三撮鼎立的人渣浮滓被攆走清凈,土地、城隍和地保拜謝孫悟空道:“大圣的眷顧,乃玉華城的福祉啊!”
孫悟空擺擺手,道:“此乃西方佛祖之察,玉帝之功,天庭諸神之力,你等謝他們便是!”
土地、城隍和地保各自領著他們各自的班子奉天焚香,以謝蒼穹蔭庇和眷顧。可是利欲暫且滿足了仨兄弟之心,孫悟空所望:人性本善,利不誘欲,自是不貪,此可安常處順,善則善之。不知這兄弟三心是否欲滿意足,從此息兵歇戈,換來玉華城的寧靜與平安嗎?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