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 工程測量

7.1 一般規定

7.1.1 工程測量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平面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水位控制和地形測量。

7.1.2 平面坐標系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平面坐標系統宜采用現行國家大地坐標系;

2 大比例尺地形測繪或施工測量,應建立和原有控制相聯系的平面坐標系;

3 特殊條件下的坐標系統設計應通過專項論證確定;

4 同一工程不同階段的測量工作宜采用同一坐標系;

5 中、小比例尺地形測量,宜采用高斯正形投影按3°分帶。

7.1.3 高程基準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宜采用現行國家高程基準;

2 遠離國家水準點且引測困難時,可采用獨立高程基準;

3 同一工程不同階段的測量工作應采用同一高程基準。

7.1.4 深度基準應采用理論最低潮面,深度基準面的確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海道測量規范》GB 12327的有關規定。已確定深度基準面的區域應使用原有數據,未確定深度基準面的區域,應利用鄰近長期驗潮站的信息進行推算。并應建立深度基準與國家高程基準的轉換關系。

7.1.5 1∶500海底地形圖基本等高距應為0.5m,其余比例尺海底地形圖基本等高距宜為1.0m。

7.1.6 1∶500~1∶50000比例尺地形圖,宜按現行國家標準《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GB/T 13989的有關規定進行分幅和編號;比例尺大于1∶2000及采用獨立坐標系的地形圖,亦可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分幅并依測區順序編號;帶狀不規則測區,可采用自由分幅。

7.1.7 海域地形圖的圖式和要素分類代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中國海圖圖式》GB 12319的有關規定;陸域地形圖的圖式和要素分類代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GB/T 20257.1、《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 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圖圖式》GB/T 20257.2和《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 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圖圖式》GB/T 20257.3的有關規定。

7.1.8 已有地形圖應先進行驗證,根據驗證結果視需要進行修測或重測。

7.1.9 測繪成果應執行“二級檢查、一級驗收”制度,檢查驗收與質量評定工作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 24356的有關規定。

7.1.10 資料整理應包括下列內容:

1 任務書或測繪合同、技術要求、原始電子地形圖、控制資料、相片、儀器的檢驗校準記錄等資料;

2 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外業原始數據、電子手簿、平差計算資料、控制點成果、點之記、水位控制成果、地形圖、水深圖、專項測量成果、驗收報告書及工程項目產生的其他相應電子文件等資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涟源市| 墨竹工卡县| 敖汉旗| 两当县| 荣成市| 平乡县| 贵定县| 全州县| 北流市| 葵青区| 万载县| 临泉县| 福建省| 萨嘎县| 宁海县| 台安县| 鞍山市| 龙江县| 呼和浩特市| 武城县| 福鼎市| 天祝| 凭祥市| 通山县| 宜丰县| 常山县| 云梦县| 武平县| 奈曼旗| 贡山| 武川县| 漳州市| 宣城市| 富川| 综艺| 民权县| 亚东县| 龙川县| 普陀区|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