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9 制冷站制冷系統

4.9.1 制冷站制冷能力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氨、鹽水及冷卻水三個系統的能力,應在設計規定的時間內能滿足形成凍結壁的冷量需要;

2 根據地層溫度、巖性、凍結深度及鹽水降溫設計,凍結器單位面積吸熱負荷應在840kJ/(m2·h)~1050kJ/(m2·h)之間;

3 地面冷量損失應控制在凍結管總熱負荷的15%以內;

4 鹽水溫度、流量及冷卻水溫度、水量應滿足設計要求。

4.9.2 制冷站制冷能力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凍結管吸熱能力應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QT——凍結管總吸熱能力(kJ/h);

d——凍結管外直徑(m);

H——凍結管長度(m);

N——凍結管數量(個);

qf——凍結管單位面積吸熱負荷,采用840kJ/(m2·h)~1050kJ/(m2·h)。

2 制冷站制冷能力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一個制冷站服務于一個井筒應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Q′——制冷站制冷能力(kJ/h);

m——冷量損失系數,采用1.1~1.15。

2)一個制冷站服務于兩個井筒應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Q1Q2——兩個井筒所需的冷量(kJ/h);

M——先期凍結井筒凍結壁維持期的冷量供給系數,采用0.4~0.6。

4.9.3 氨壓縮機工作制冷量確定、氨循環系統附屬設備選擇及充氨量應按本標準附錄C執行。

4.9.4 鹽水循環系統設計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鹽水(氯化鈣水溶液)循環系統管路的允許流速應符合下列規定:

1)凍結器環形空間應為0.1m/s~0.3m/s;

2)供液管應為0.6m/s~1.5m/s;

3)干管及配集液圈應為1.5m/s~2.0m/s。

2 氯化鈣水溶液應符合下列規定:

1)凝固點應低于鹽水設計溫度8℃~10℃;

2)比重應在1.25~1.28之間,應采用純度為96%的無水氯化鈣或純度為70%的晶體氯化鈣配制;

3)氯化鈣水溶液性質應符合表4.9.4的規定;

表4.9.4 氯化鈣水溶液性質

img

續表4.9.4

img

4)氯化鈣水溶液應充滿循環系統中所有的容器和管路。氯化鈣用量應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V1——凍結器內鹽水體積(m3);

V2——干管及配集液圈內鹽水體積(m3);

V3——蒸發器內鹽水體積(m3);

g——單位鹽水體積固體氯化鈣含量(kg/m3),由表4.9.4查得;

ρ——固體氯化鈣純度,一般無水氯化鈣取96%,晶體氯化鈣取70%。

3 鹽水泵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鹽水泵流量應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W——鹽水泵流量(m3/h);

γ——鹽水密度(kg/m3);

c——鹽水比熱[kJ/(kg·℃)];

Δt——去回路鹽水溫差:

凍結深度小于250m,Δt選取2℃~4℃;

凍結深度大于或等于250m,Δt選取4℃~6℃。

2)鹽水泵揚程應按下列公式確定:

img

h1h2h3按下式計算:

img

當處于紊流狀態時:

img

當處于層流狀態時:

img

式中:h1——鹽水干管和集配液圈中的壓頭損失(m);

h2——供液管中的壓頭損失(m);

h3——凍結器環形空間的壓頭損失(m);

h4——鹽水管路中彎頭、三通、閥門等局部阻力,取值為(h1+h2+h3)的20%(m);

h5——鹽水泵的壓頭損失(取3m~5m);

h6——封閉式循環系統中回路鹽水管高出鹽水泵的高度(取1.5m);

d——鹽水管的直徑(m);

L——鹽水管的長度(m);

g——重力加速度(取9.81m/s2);

ω——鹽水流速(m/s);

λ——鹽水流動阻力系數;

Re——雷諾數;

μ——鹽水動力黏度系數(kg·s/m2)。

3)電動機功率應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N——鹽水泵電動機功率(kW);

η1——鹽水泵的效率(取0.75);

η2——電動機的效率(取0.85)。

4)鹽水泵臺數按設計配備,應設備用泵。

4.9.5 制冷站冷卻水循環系統設計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制冷站冷卻水總用水量應滿足冷凝器和壓縮機冷卻水的用量,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蒸發式冷凝器用水量由廠家提供,立式殼管冷凝器用水量可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Qc——冷凝器總熱負荷(kJ/h);

Δt——冷凝器進出水溫差,Δt=3℃~5℃。

2)壓縮機冷卻用水量W2,由廠家提供;

3)制冷站總用水量:

img

2 水源供水量可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W3——水源供水量(m3/h);

t2——冷卻水回水池溫度(℃);

t1——冷凝器進水溫度(℃);

t0——水源入水池溫度(℃)。

采用立式殼管冷凝器時,應采用冷卻塔、水池循環水。

3 冷卻水水溫水質應符合下列規定:

1)冷凝器進水溫度,制冷站單級壓縮制冷運轉時應低于22℃;雙級壓縮運轉時應低于25℃;螺桿機組運轉時應低于28℃;

2)冷卻水pH值應為6.5~8.5,碳酸鹽硬度和渾濁度應符合表4.9.5的規定:

表4.9.5 冷卻水碳酸鹽硬度和渾濁度限值表

img

4 主要設備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源供水及循環水的水泵應根據流量、揚程來選擇,電機功率宜稍大;循環水池設備用泵。

2)宜選用100m3/h~200m3/h的玻璃鋼冷卻塔。

3)采用蒸發式冷凝器安設水質處理儀,立式殼管冷凝器在深井凍結中應安設水質處理器。

4.9.6 制冷站設備容量及負荷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設備負荷計算應采用分組方式,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成組設備有功功率應按下式計算:

img

2)成組設備無功功率應按下式計算:

img

3)成組設備視在功率應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Pt——每臺電動機額定容量(kW);

Kx——成組設備需用系數;

cosψ——成組設備功率因素;

tgψ——功率因素正切值。

2 變壓器容量計算應根據最大用電負荷來選擇。宜選用多臺變壓器,當運行變壓器因故障或定期停電檢修時,其余變壓器應能承受用電最大負荷的75%以上;

3 高壓電纜截面選擇應采用最大負荷時線電流,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電纜截面,并應采用電壓損失、長期允許電流校核。

4.9.7 根據設計鹽水溫度和實際冷卻水溫度,合理選擇單級或雙級壓縮制冷模式。

4.9.8 一個制冷站服務于2個或3個井筒時,氨及鹽水循環系統應能分組運轉。

4.9.9 冷卻水水源為地下水時,水源井應布置在水流上方,凍結壁應在水源井的抽水影響半徑以外。

4.9.10 鹽水循環宜采用配、集液圈集中回液的封閉式系統,且應制訂保障凍結器配、集液均衡措施。

4.9.11 鹽水管路、鹽水箱及低溫管路、設備應有保溫層和防潮層,冷量損失應控制在設計范圍內。保溫層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平壁、桶形、管道保溫層厚度應使其外表面溫度比環境露點溫度高2℃左右,不產生凝結水;

2 保溫層宜采用聚苯乙烯等泡沫塑料制品,其密度應為20kg/m3~50kg/m3,導熱系數不應大于0.17kJ/(m·h·℃),抗壓強度應大于或等于0.15MPa。

4.9.12 配電室應單獨設置在制冷站附近,供電設備應有繼電保護裝置和可靠的接地裝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渭县| 云龙县| 青冈县| 澳门| 临安市| 苍溪县| 崇仁县| 梓潼县| 四川省| 漳州市| 紫阳县| 延津县| 通海县| 微山县| 黄冈市| 武宣县| 延长县| 都安| 和林格尔县| 林芝县| 藁城市| 吐鲁番市| 宁南县| 岳阳县| 黔西县| 西吉县| 水城县| 大冶市| 密山市| 杭锦后旗| 宝丰县| 桦甸市| 山阳县| 陆丰市| 灵寿县| 个旧市| 崇义县| 信阳市| 朔州市| 稻城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