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51277-2018 礦山立井凍結法施工及質量驗收標準
- 中國煤炭建設協會
- 2378字
- 2021-05-13 18:25:10
4.9 制冷站制冷系統
4.9.1 制冷站制冷能力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氨、鹽水及冷卻水三個系統的能力,應在設計規定的時間內能滿足形成凍結壁的冷量需要;
2 根據地層溫度、巖性、凍結深度及鹽水降溫設計,凍結器單位面積吸熱負荷應在840kJ/(m2·h)~1050kJ/(m2·h)之間;
3 地面冷量損失應控制在凍結管總熱負荷的15%以內;
4 鹽水溫度、流量及冷卻水溫度、水量應滿足設計要求。
4.9.2 制冷站制冷能力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凍結管吸熱能力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QT——凍結管總吸熱能力(kJ/h);
d——凍結管外直徑(m);
H——凍結管長度(m);
N——凍結管數量(個);
qf——凍結管單位面積吸熱負荷,采用840kJ/(m2·h)~1050kJ/(m2·h)。
2 制冷站制冷能力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一個制冷站服務于一個井筒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Q′——制冷站制冷能力(kJ/h);
m——冷量損失系數,采用1.1~1.15。
2)一個制冷站服務于兩個井筒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Q1、Q2——兩個井筒所需的冷量(kJ/h);
M——先期凍結井筒凍結壁維持期的冷量供給系數,采用0.4~0.6。
4.9.3 氨壓縮機工作制冷量確定、氨循環系統附屬設備選擇及充氨量應按本標準附錄C執行。
4.9.4 鹽水循環系統設計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鹽水(氯化鈣水溶液)循環系統管路的允許流速應符合下列規定:
1)凍結器環形空間應為0.1m/s~0.3m/s;
2)供液管應為0.6m/s~1.5m/s;
3)干管及配集液圈應為1.5m/s~2.0m/s。
2 氯化鈣水溶液應符合下列規定:
1)凝固點應低于鹽水設計溫度8℃~10℃;
2)比重應在1.25~1.28之間,應采用純度為96%的無水氯化鈣或純度為70%的晶體氯化鈣配制;
3)氯化鈣水溶液性質應符合表4.9.4的規定;
表4.9.4 氯化鈣水溶液性質

續表4.9.4

4)氯化鈣水溶液應充滿循環系統中所有的容器和管路。氯化鈣用量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V1——凍結器內鹽水體積(m3);
V2——干管及配集液圈內鹽水體積(m3);
V3——蒸發器內鹽水體積(m3);
g——單位鹽水體積固體氯化鈣含量(kg/m3),由表4.9.4查得;
ρ——固體氯化鈣純度,一般無水氯化鈣取96%,晶體氯化鈣取70%。
3 鹽水泵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鹽水泵流量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W——鹽水泵流量(m3/h);
γ——鹽水密度(kg/m3);
c——鹽水比熱[kJ/(kg·℃)];
Δt——去回路鹽水溫差:
凍結深度小于250m,Δt選取2℃~4℃;
凍結深度大于或等于250m,Δt選取4℃~6℃。
2)鹽水泵揚程應按下列公式確定:

h1、h2、h3按下式計算:

當處于紊流狀態時:

當處于層流狀態時:

式中:h1——鹽水干管和集配液圈中的壓頭損失(m);
h2——供液管中的壓頭損失(m);
h3——凍結器環形空間的壓頭損失(m);
h4——鹽水管路中彎頭、三通、閥門等局部阻力,取值為(h1+h2+h3)的20%(m);
h5——鹽水泵的壓頭損失(取3m~5m);
h6——封閉式循環系統中回路鹽水管高出鹽水泵的高度(取1.5m);
d——鹽水管的直徑(m);
L——鹽水管的長度(m);
g——重力加速度(取9.81m/s2);
ω——鹽水流速(m/s);
λ——鹽水流動阻力系數;
Re——雷諾數;
μ——鹽水動力黏度系數(kg·s/m2)。
3)電動機功率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N——鹽水泵電動機功率(kW);
η1——鹽水泵的效率(取0.75);
η2——電動機的效率(取0.85)。
4)鹽水泵臺數按設計配備,應設備用泵。
4.9.5 制冷站冷卻水循環系統設計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制冷站冷卻水總用水量應滿足冷凝器和壓縮機冷卻水的用量,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蒸發式冷凝器用水量由廠家提供,立式殼管冷凝器用水量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Qc——冷凝器總熱負荷(kJ/h);
Δt——冷凝器進出水溫差,Δt=3℃~5℃。
2)壓縮機冷卻用水量W2,由廠家提供;
3)制冷站總用水量:

2 水源供水量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W3——水源供水量(m3/h);
t2——冷卻水回水池溫度(℃);
t1——冷凝器進水溫度(℃);
t0——水源入水池溫度(℃)。
采用立式殼管冷凝器時,應采用冷卻塔、水池循環水。
3 冷卻水水溫水質應符合下列規定:
1)冷凝器進水溫度,制冷站單級壓縮制冷運轉時應低于22℃;雙級壓縮運轉時應低于25℃;螺桿機組運轉時應低于28℃;
2)冷卻水pH值應為6.5~8.5,碳酸鹽硬度和渾濁度應符合表4.9.5的規定:
表4.9.5 冷卻水碳酸鹽硬度和渾濁度限值表

4 主要設備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源供水及循環水的水泵應根據流量、揚程來選擇,電機功率宜稍大;循環水池設備用泵。
2)宜選用100m3/h~200m3/h的玻璃鋼冷卻塔。
3)采用蒸發式冷凝器安設水質處理儀,立式殼管冷凝器在深井凍結中應安設水質處理器。
4.9.6 制冷站設備容量及負荷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設備負荷計算應采用分組方式,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成組設備有功功率應按下式計算:

2)成組設備無功功率應按下式計算:

3)成組設備視在功率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Pt——每臺電動機額定容量(kW);
Kx——成組設備需用系數;
cosψ——成組設備功率因素;
tgψ——功率因素正切值。
2 變壓器容量計算應根據最大用電負荷來選擇。宜選用多臺變壓器,當運行變壓器因故障或定期停電檢修時,其余變壓器應能承受用電最大負荷的75%以上;
3 高壓電纜截面選擇應采用最大負荷時線電流,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電纜截面,并應采用電壓損失、長期允許電流校核。
4.9.7 根據設計鹽水溫度和實際冷卻水溫度,合理選擇單級或雙級壓縮制冷模式。
4.9.8 一個制冷站服務于2個或3個井筒時,氨及鹽水循環系統應能分組運轉。
4.9.9 冷卻水水源為地下水時,水源井應布置在水流上方,凍結壁應在水源井的抽水影響半徑以外。
4.9.10 鹽水循環宜采用配、集液圈集中回液的封閉式系統,且應制訂保障凍結器配、集液均衡措施。
4.9.11 鹽水管路、鹽水箱及低溫管路、設備應有保溫層和防潮層,冷量損失應控制在設計范圍內。保溫層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平壁、桶形、管道保溫層厚度應使其外表面溫度比環境露點溫度高2℃左右,不產生凝結水;
2 保溫層宜采用聚苯乙烯等泡沫塑料制品,其密度應為20kg/m3~50kg/m3,導熱系數不應大于0.17kJ/(m·h·℃),抗壓強度應大于或等于0.15MPa。
4.9.12 配電室應單獨設置在制冷站附近,供電設備應有繼電保護裝置和可靠的接地裝置。
- 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導則
- DL/T5161.2-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2部分:高壓電器施工質量檢驗(英文版)
- GB/T 50554-2017 煤炭工業礦井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標準
- DL/T5161.1-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1部分:通則(英文版)
- DL/T5161.3-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3部分:電力變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質量檢驗(英文版)
- GB 50469-2016 橡膠工廠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 鐵路罐車清洗設施設計標準
- DL/T 5516-2016 火力發電廠集中控制室及電子設備間布置設計規程
- GB/T 51248-2017 天然氣凈化廠設計規范
- GB/T 50398-2018 無縫鋼管工程設計標準
- DL/T 5097-2014 火力發電廠貯灰場巖土工程勘測技術規程
- DL/T 5028.3-2015 電力工程制圖標準 第3部分:電氣、儀表與控制部分
- 計算機自適應語言測試模型設計與效度驗證
- GB/T 50063-2017 電力裝置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
- GB/T 51172-2016 在役油氣管道工程檢測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