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3 地面集中式降溫

7.3.1 地面制冷站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019的相關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制冷站位置距進風井口的距離不宜小于50m;

2 制冷站布置宜靠近敷設載冷劑管道的井筒或鉆孔;

3 制冷站內宜設置值班室及控制室,根據使用需求也可設置維修及工具間。

7.3.2 地面制冷機房內設備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必要時設置事故通風,值班室或控制室的室內設計參數應滿足工作要求;

2 制冷劑安全閥泄壓管應接至室外安全處;

3 機房內應設置給水與排水設施,滿足水系統沖洗、排污要求;

4 冬季機房內設備和管道中存水或不能保證完全放空時,機房內應采取供暖措施,房間溫度不應低于5℃;

5 制冷機組與墻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m,與配電柜的距離不應小于1.5m;

6 制冷機房應設電話及事故照明裝置,照度不宜小于100lx,儀器儀表集中處應設局部照明;

7 機組與機組或其他設備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2m;

8 制冷機房宜留有蒸發器、冷凝器或低溫發生器的維修空間;

9 機組與其上方管道或電纜橋架的凈距不應小于1m;

10 制冷機房內應根據設備布置的要求預留安裝孔、洞及運輸通道,機房主要通道的寬度不應小于1.5m。

7.3.3 冷水機組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有穩定可利用廢熱熱源或瓦斯利用產生的熱源時,應采用兩級制冷,第一級制冷機應采用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第二級制冷機應以電為動力;

2 無可利用廢熱熱源時,制冷機應以電為動力,是否分級制冷應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

7.3.4 冷水機組蒸發溫度和載冷劑進、出口溫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以清水為載冷劑時,制冷機蒸發溫度不應低于0℃,載冷劑出口溫度不應高于3℃,載冷劑入口溫度不應高于18℃;

2 以鹽水為載冷劑時,制冷機蒸發溫度不宜低于-5℃,載冷劑出口溫度不應高于-2℃,載冷劑入口溫度不應高于18℃。

7.3.5 冷水機組應能根據入口載冷劑溫度自動調節制冷負荷,制冷站應能根據并聯制冷機組負荷情況自動調節制冷單元的運行數量。

7.3.6 制冷機應能根據室外氣溫變化自動調整冷凝壓力。

7.3.7 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嚴禁建設以煤為燃料的專用鍋爐房。

7.3.8 地面集中式降溫系統不宜采用直燃吸收式制冷機組。

7.3.9 井深大于600m時,地面集中降溫系統的冷凍水系統應在井底設置壓力耦合裝置。耦合方式的選擇應考慮安全、節能、高效、維護管理方便等因素,經技術經濟論證后確定。壓力耦合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采用間接交換壓力耦合方式時,二次載冷劑溫度躍升不宜超過4℃;

2 采用直接壓力耦合方式時,載冷劑水溫度躍升不宜超過0.5℃。

7.3.10 地面集中式降溫系統中采用制冰降溫方式時,輸冰系統應有防沖擊和防堵措施。

7.3.11 采用制冰降溫系統時,井下應設置融冰池,融冰池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融冰池有效容積宜按30min~60min井下載冷劑循環量設計,有效水深宜按1.2m~1.5m設計;

2 載冷劑進出口應分別布置在融冰池兩端;

3 落冰口應水平布置在融冰池中部,并應朝向融冰池進水口端,高度宜在設計水深中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彭水| 茂名市| 花垣县| 垦利县| 丹凤县| 长阳| 石首市| 锦屏县| 辽阳县| 锦屏县| 宁德市| 蓝山县| 山丹县| 阿合奇县| 华坪县| 佛冈县| 穆棱市| 吴川市| 江达县| 昭觉县| 成都市| 济阳县| 四子王旗| 札达县| 易门县| 抚宁县| 大关县| 沙洋县| 巴马| 辰溪县| 乐平市| 易门县| 龙岩市| 甘谷县| 秦皇岛市| 高雄县| 大田县| 楚雄市| 丽江市| 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