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1222-2017 城鎮內澇防治技術規范
-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 9字
- 2021-04-21 16:59:46
3 城鎮內澇防治系統
3.1 一般規定
3.1.1 城鎮內澇防治系統應包括源頭減排、排水管渠和排澇除險等工程性設施,以及應急管理等非工程性措施,并與防洪設施相銜接。
3.1.2 城鎮內澇防治系統的規劃和設計應在流域范圍和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范圍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城鎮內澇防治設施跨行政區劃時,不應以行政區劃作為界限;
2 應為城鎮雨水徑流提供空間和出路,對于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下超出源頭減排設施和排水管渠承載能力的雨水,應預設城鎮水體、調蓄設施和行泄通道并核實下游的受納能力;
3 應遵循就地解決本區域內澇問題的原則,不宜把內澇問題從一個地區轉移到另一個地區,或將上游的問題轉移到下游;
4 宜采用或模擬自然排水方式,利用城鎮水體、綠地、廣場和道路等現有設施,提高內澇防治能力;
5 應考慮上游的過境流量。
3.1.3 城鎮內澇防治系統除應滿足規劃確定的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外,尚應考慮超過該重現期時的應急措施,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保護既有的河道和明渠等敞開式的雨水調蓄、行泄通道;
2 保持雨水調蓄、行泄通道和河道漫灘的暢通,不得非法占用。
3.1.4 城鎮內澇防治設施應便于維護管理,且不應對公眾健康和安全產生影響,并應在安全設施、安全防護和危險部位、危險場所等設警示標志。
3.1.5 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的內澇防治設計文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編制內澇防治設計篇(章);
2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論證結論中,應提出初步設計階段編制內澇防治設計報告的要求,對城鎮內澇防治系統影響較大的工程應編制內澇防治設計報告,其他工程可編制內澇防治設計報告,并應符合本規范附錄A的有關規定。
3.1.6 源頭減排設施、排水管渠設施和排澇除險設施應通過整體系統校核,滿足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的要求。內澇防治設計校核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的有關規定。
3.1.7 新建、改建和擴建地區,應根據當地水資源情況和經濟發展水平,合理確定雨水綜合利用的方式和規模。雨水利用設施的設置、運行和管理,應與其他內澇防治設施相協調。
- GB51005-2014水泥工廠余熱發電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英文版)
- YS/T 5225-2016土工試驗規程
- GB 51145-2015 煤礦電氣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
- YD/T 5131-2005 移動通信工程鋼塔桅結構設計規范(英文版)
- 電站汽輪發電機組輔機換熱設備選型設計規程
- GB 50222-2017 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 GB/T51050-2014鋼鐵企業能源計量和監測工程技術規范(英文版)
- DL/T 5544-2018 架空輸電線路錨桿基礎設計規程
- GB/T51154-2015海底光纜工程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T 50938-2013 石油化工鋼制低溫儲罐技術規范(英文版)
- DL/T 5505-2015 電力應急通信設計技術規程
- DL/T 866-2015 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選擇及計算規程
- SH/T 3096-2012 高硫原油加工裝置設備和管道設計選材導則 (英文版)
- DL/T 5153-2014 火力發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程
- GB50397-2007冶金電氣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