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 水量和水質

3.1 水  量

3.1.1 雨水調蓄設施的設計調蓄量應根據雨水設計流量和調蓄設施的主要功能,經計算確定。

3.1.2 雨水設計流量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匯水面積大于2km2時,應考慮降雨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和管渠匯流過程,采用數學模型法計算。

2 當暴雨強度公式編制選用的降雨歷時小于雨水調蓄工程的設計降雨歷時時,不應將暴雨強度公式的適用范圍簡單外延,應采用長歷時降雨資料計算。

3.1.3 當調蓄設施用于削減峰值流量時,調蓄量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根據設計要求,通過比較雨水調蓄工程上下游的流量過程線,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V——調蓄量或調蓄設施有效容積(m3);

Qi——調蓄設施上游設計流量(m3/s);

Qo——調蓄設施下游設計流量(m3/s);

t——降雨歷時(min)。

2 當缺乏上下游流量過程線資料時,可采用脫過系數法,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b——暴雨強度公式參數;

n——暴雨強度公式參數;

α——脫過系數,取值為調蓄設施下游和上游設計流量之比。

3 設計降雨歷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宜采用3h~24h較長降雨歷時進行試算復核,并應采用適合當地的設計雨型;

2)當缺乏當地雨型數據時,可采用附近地區的資料,也可采用當地具有代表性的一場暴雨的降雨歷程;

3.1.4 當調蓄設施用于合流制排水系統徑流污染控制時,調蓄量的確定可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ti——調蓄設施進水時間(h),宜采用0.5h~1.0h,當合流制排水系統雨天溢流污水水質在單次降雨事件中無明顯初期效應時,宜取上限;反之,可取下限;

n1——調蓄設施建成運行后的截流倍數,由要求的污染負荷目標削減率、下游排水系統運行負荷、系統原截流倍數和截流量占降雨量比例之間的關系等確定;

n0——系統原截流倍數;

Qdr——截流井以前的旱流污水量(m3/s);

β——安全系數,一般取1.1~1.5。

3.1.5 當調蓄設施用于源頭徑流總量和污染控制以及分流制排水系統徑流污染控制時,調蓄量的確定可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D——單位面積調蓄深度(mm),源頭雨水調蓄工程可按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對應的單位面積調蓄深度進行計算;分流制排水系統徑流污染控制的雨水調蓄工程可取4mm~8mm;

F——匯水面積(hm2);

Ψ——徑流系數。

3.1.6 當調蓄設施用于雨水綜合利用時,調蓄量應根據回收利用水量經綜合比較后確定。

3.1.7 初期徑流棄流量應按下墊面收集雨水的污染物實測濃度確定。當無資料時,屋面棄流量可為2mm~3mm,地面棄流量可為4mm~8mm。

3.1.8 多功能調蓄設施的調蓄量,應綜合考慮自身景觀或休閑娛樂功能和調蓄目標后確定。

3.1.9 當排水系統在不同位置設置多個調蓄設施時,應分別確定每個調蓄設施的調蓄量,并應滿足調蓄工程總體設計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成都市| 图木舒克市| 九台市| 宜阳县| 清丰县| 法库县| 成安县| 会宁县| 台南县| 永平县| 界首市| 西乌珠穆沁旗| 华池县| 石棉县| 惠安县| 旅游| 封开县| 利津县| 壶关县| 信阳市| 磐石市| 元朗区| 长泰县| 乌拉特前旗| 天气| 上高县| 盐池县| 南召县| 井陉县| 高尔夫| 义马市| 金沙县| 稷山县| 墨竹工卡县| 德阳市| 安塞县| 天台县| 潜山县| 鹤峰县|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