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360-2016 水煤漿工程設計規范
- 中煤科工集團北京華宇工程有限公司
- 1099字
- 2021-04-21 16:46:32
5.3 制漿系統及布置
5.3.1 制漿系統布置應做到工藝流程順暢,設備布局緊湊,設備與管道連接短捷,管線布置整齊、合理,有利于安全運行、巡檢和維修。
5.3.2 磨機前的緩沖倉設置在制漿車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緩沖倉設置宜為一磨一倉,倉容量應滿足下列要求:
1)單臺磨機用煤量低于30t/h且運煤系統為單路布置時,宜為磨機3h以上的用煤量;
2)單臺磨機用煤量為30t/h及以上,或單臺磨機用煤量低于30t/h且運煤系統為雙路布置時,宜為磨機所需2h以上的用煤量。
2 緩沖倉內壁應光滑耐磨,倉壁傾角宜在60°及以上,可內襯耐磨、光滑的高分子材料,必要時可增加破拱、清倉措施。
3 緩沖倉出口截面不宜小于600mm×600mm。
4 緩沖倉宜采用錐形鋼倉,或者上部可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下部可采用錐形鋼結構的方式。
5.3.3 磨機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多臺磨機布置時,相鄰兩臺磨機的水平中心距宜為磨機直徑的3.0倍~4.5倍;廠房柱距應與磨機中心距相協調;
2 磨機滾筒中心線至地面高度宜為磨機直徑的1.0倍~1.3倍,且筒體底部距地面凈空高度不應小于0.8m;
3 磨機宜直接布置在車間±0.00m平面,不宜設在樓板上或高架布置;
4 磨機布置應滿足檢修起吊及裝、卸磨介要求,磨機入料端給煤、給水、給添加劑方便,并應易于生產觀察、巡檢和設備維護;
5 應采用隔聲降噪、防塵、排氣和便于清掃等措施。
5.3.4 磨機排料端緩沖池(桶)及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緩沖池(桶)的有效容積宜為10min~20min的磨機排料量;
2 緩沖池(桶)應設置必要的除鐵、除雜和攪拌裝置;
3 緩沖池(桶)及排料泵送設備布置應易于維護管理,不宜設在車間±0.00m以下;
4 操作平臺的布置應便于設備檢修、取樣、排渣及巡檢。
5.3.5 濾漿設備選型和布置,應根據工藝流程和水煤漿品質要求,滿足濾后漿的輸送,方便濾后雜質和廢漿的處理。濾漿設備數量不宜少于2臺。
5.3.6 穩定性處理設施及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穩定性處理桶(罐)數量不宜少于2座;
2 穩定性處理桶(罐)容積不宜小于40min的生產量,攪拌強度應能滿足漿體和藥液的有效混合。
5.3.7 均質熟化設備宜結合原料煤與添加劑的溶解特性,均質熟化加工方式及時間等因素綜合確定。
5.3.8 冷卻水系統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水煤漿工程應設置獨立的冷卻水系統;氣候炎熱地區應設置機械通風冷卻裝置;
2 依托礦區、選煤廠和電廠等建設的水煤漿工程,應優先利用現有的冷卻水系統,或者與現有、新建的其他工程聯合設置冷卻水系統;
3 磨機等設備的冷卻水應循環利用;
4 對硬度高的水質應進行軟化處理。
5.3.9 與磨機配套的潤滑油站應靠近磨機布置,確保油路暢通,并避免潤滑系統的設備及各種管線影響生產巡檢和設備維護。當潤滑油站采用地坑式布置時,應設積水坑和排水設施。
5.3.10 制漿車間內應設置檢修起吊設施與檢修場地,設備和部件運輸及值班人員巡檢通道。
- GB50169-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英文版)
- 電站汽輪發電機組輔機換熱設備選型設計規程
- GB/T 51257-2017 液化天然氣低溫管道設計規范
- GB/T 51332-2018 含硝基苯類化合物廢水處理設施工程技術標準
- GB 51006-2014 石油化工建(構)筑物結構荷載規范(英文版)
- GB/T 51175-2016 煉油裝置火焰加熱爐工程技術規范
- GB/T 50938-2013 石油化工鋼制低溫儲罐技術規范(英文版)
- GB 51335-2018 聲屏障結構技術標準
- 中國綠色工業年鑒2020
- GB 51174-2017 城鎮雨水調蓄工程技術規范
- GB50475-2008石油化工全廠性倉庫及堆場設計規范(英文版)
- DL/T5161.11-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11部分:電梯電氣裝置施工質量檢驗(英文版)
- GB/T 51325-2018 煤焦化粗苯加工工程設計標準
- DL/T5161.13-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13部分:電力變流設備施工質量檢驗(英文版)
- GB 50420-2007 城市綠地設計規范(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