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1160-2016 纖維增強塑料設備和管道工程技術規范
-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化工分會 上海富晨化工有限公司
- 1004字
- 2021-04-23 17:43:20
7.2 設備和管道制造
7.2.1 設備和管道的內襯層應包括內表面層和次內層,制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內表面層宜先將配制好的樹脂膠液均勻涂覆到模具上,再將表面氈纏繞到模具上,并應完全浸潤,不得有褶皺和間隙;
2 次內層宜采用短切原絲氈、縫編織物、噴射紗,應采用手糊、纏繞、噴射成型工藝,其厚度應符合設計規定:
1)厚薄應均勻、表面應平整;
2)采用手糊成型時,同一鋪層纖維應連續,層間接縫應錯開,錯開寬度不應小于60mm,搭接寬度不應小于30mm;
3)采用噴射成型時,噴射面應無纖維直立。
3 內襯層制作完成,表面不得有氣泡。
7.2.2 設備和管道的結構層與內襯層制造間隔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內襯層固化完成后,表面宜做丙酮敏感性試驗,當表面發黏時,可進行結構層制作;
2 當做丙酮敏感性試驗的內襯層表面不發黏或表面有污染時,應按下列步驟處理:
1)內襯層表面應打磨,并應清理干凈;
2)鋪層應涂刷樹脂膠液,再進行結構層制作。
7.2.3 設備和管道的結構層制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設備的筒體和管道宜采用纏繞成型,排紗和張力應均勻、連續,外表應平整、纖維應完全浸潤;當軸向承載力需加強時,可采用短切原絲氈、噴射紗、纖維布或縫編織物等增強材料;
2 設備的封頭和底部宜采用短切原絲氈與纖維布交替進行手糊成型,也可采用噴射紗進行噴射成型,制作要求應符合本規范第7.2.1條的規定;
3 當結構層制造不能一次達到設計規定厚度時,分次制造的間隔時間和表面處理應符合本規范第7.2.2條的規定。
7.2.4 設備和管道的外表層制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設備和管道暴露在腐蝕環境時,外表層應采用表面氈纏繞成型或手糊成型;
2 當受紫外線照射時,外表層樹脂應添加紫外線吸收劑;
3 外表層的最外層應采用無空氣阻聚樹脂、膠衣樹脂封面或聚酯薄膜包覆;
4 外表層與結構層的制造間隔時間和表面處理應符合本規范第7.2.2條的規定。
7.2.5 管道的端部和截面應封邊。
7.2.6 設備的現場制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現場制造的環境條件、所用設備、模具和原材料等宜符合本規范第7.1節的有關規定;
2 制造方法應符合本規范第7.2.1條~第7.2.4條的規定;
3 設備底部宜在設備安裝現場整體制造完成,不得采用分瓣預制;
4 筒體與設備底部宜采用承插連接(圖5.4.1-2),內、外連接處的增強和組裝應采用手糊成型:
1)內部糊制的轉角半徑、增強寬度應符合本規范第5.3.13條的規定,且轉角半徑不宜小于50mm,增強寬度不宜小于200mm;
2)轉角應圓滑過渡并應與設備底部和側壁相切。
7.2.7 設備和管道應按樹脂工藝要求進行固化。當采用加熱固化時,表面受熱應均勻。
- 中文版Rhino 5.0完全自學教程(培訓教材版)
- GB/T 51216-2017 移動通信基站工程節能技術標準
- 真空電子器件生產線設備安裝技術標準
- GB/T 51175-2016 煉油裝置火焰加熱爐工程技術規范
- 機械基礎地基動力特性測試規程
- GB50629-2010板帶軋鋼工藝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T 50938-2013 石油化工鋼制低溫儲罐技術規范(英文版)
- GB 51222-2017 城鎮內澇防治技術規范
- DL/T 5156.1-2015 電力工程勘測制圖標準 第1部分:測量
- 換流站接地極設計文件內容深度規定
- 配電網規劃研究報告內容深度規定
- 電力數據通信網絡工程初步設計文件內容深度規定
- 電力系統無功補償及調壓設計技術導則
- GB 51170-2016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
- GB 51181-2016 煤炭洗選工程節能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