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1160-2016 纖維增強塑料設備和管道工程技術規范
-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化工分會 上海富晨化工有限公司
- 1233字
- 2021-04-23 17:43:17
6 管道設計
6.1 一般規定
6.1.1 管道設計壓力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一條管道及每個組成件的設計壓力不應小于運行中的內壓或外壓與溫度相耦合時最苛刻條件下的壓力。
2 最苛刻條件應為強度計算中管道組成件需要最大厚度及最高公稱壓力時的參數。
3 下列特殊條件的管道設計壓力應與本條第1款比較,并應取兩者的較大值:
1)輸送制冷劑、液化烴類等氣化溫度低的流體管道設計壓力不應小于閥被關閉或流體不流動時在最高環境溫度下汽化所能達到的最高壓力;
2)離心泵出口管道的設計壓力不應小于吸入壓力與揚程相應壓力之和;
3)沒有壓力泄放裝置或與壓力泄放裝置隔離的管道設計壓力不應低于流體可達到的最大壓力。
4 真空管道應按受外壓設計。當裝有安全控制裝置時,設計壓力應取1.25倍最大內外壓力差或0.1MPa兩者中的低值;無安全控制裝置時,設計壓力應取0.1MPa。
5 裝有泄壓裝置的管道設計壓力不應小于泄壓裝置開啟的壓力。
6.1.2 管道設計溫度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管道設計溫度應為管道在運行時壓力和溫度相耦合的最苛刻條件下的溫度;
2 設計溫度確定時,應計入流體溫度、環境溫度、陽光輻射、加熱或冷卻的流體溫度等參數;
3 設計最低溫度應為管道組成件的最低工作溫度,并不得低于材料使用溫度的下限;
4 管道采用伴熱管或夾套加熱時,應采用外加熱和管內流體溫度中較高的溫度為設計溫度;
5 當無太陽輻射或其他熱源造成更高溫度時,無隔熱層的管道設計溫度應為流體溫度;
6 外保溫管道的設計溫度應按本條第1款~第4款確定;當另有計算、試驗或測定結果時可取其他溫度;
7 內保溫管道的設計溫度應按傳熱計算或試驗確定。
6.1.3 對環境影響采取的設計措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范》GB 50316的有關規定。
6.1.4 管道承受的持續載荷應包括設計壓力、輸送流體重力、寒冷地區的冰雪重力、管道及絕熱材料重力、熱膨脹載荷及由管道支撐的其他永久載荷。
6.1.5 管道承受的偶然短時載荷應包括水壓試驗載荷、風載荷、地震載荷、流體減壓或排放時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管道設計時,偶然作用載荷可不同時計入;
2 地震烈度在9度及以上時,應進行地震驗算。
6.1.6 管道設計應計算被約束管道的熱膨脹或收縮產生的作用力和力矩。
6.1.7 管道設計應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受壓力循環載荷、溫度循環載荷以及其他循環交變載荷所引起的疲勞破壞。
6.1.8 管道設計應將管道支架和連接設備的位移作為計算條件,并應包括設備或支架的熱膨脹、地基下沉、潮水流動、風載荷產生的位移。
6.1.9 管道設計采用的纖維增強塑料性能、許用應力和應變應按本規范第4.3節的有關規定取值。
6.1.10 當采用本規范第4.3.14條規定的長期性能測試法數據時,除應計算最大組合應力外,還應對纏繞管道和管件進行簡化失效包絡線計算和判定。
6.1.11 管道的層合板類型可按下列分類:
1 Ⅰ型應為內襯層、全氈結構及外保護層;
2 Ⅱ型應為內襯層、氈和布交替結構及外保護層;
3 Ⅲ型應為內襯層、氈和多層纖維纏繞結構及外保護層。
6.1.12 管道設計的安全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范》GB 50316的有關規定。
6.1.13 管線結構設計的計算流程可按本規范附錄G的規定進行。
- GB/T 51146-2015 硝化甘油生產廢水處理設施技術規范
- GB51005-2014水泥工廠余熱發電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 51120-2015 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驗收規范(英文版)
- 真空電子器件生產線設備安裝技術標準
- GB 50471-2018 煤礦瓦斯抽采工程設計標準
- GB/T 51175-2016 煉油裝置火焰加熱爐工程技術規范
- GB 51176-2016 干混砂漿生產線設計規范
- GB/T 51278-2018 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LTE工程技術標準
- GB 51335-2018 聲屏障結構技術標準
- GB 50403-2017 煉鋼機械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
- GB50742-2012煉鋼機械設備安裝規范(英文版)
- 建材工程術語標準
- 建筑施工技術(中職)
- GB/T 51280-2018 工程泥沙設計標準
- 火力發電企業繼電保護技術監督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