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349-2015 氣田集輸設計規范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 1083字
- 2021-04-23 17:48:53
4.3 氣液分離
4.3.1 天然氣的分離器宜設在集氣站內。氣井產液量大、距集氣站較遠時,分離器宜設置在井場。
4.3.2 天然氣凝液分離工藝應根據天然氣凝液含量、天然氣壓力和產品方案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可采用常溫分離、常溫多級分離或低溫分離工藝。
4.3.3 氣液分離宜采用重力分離器。重力分離器形式宜符合下列規定:
1 液量較少,要求液體在分離器內的停留時間較短時,宜選用立式重力分離器;
2 液量較多,要求液體在分離器內的停留時間較長時,宜選用臥式重力分離器;
3 氣、油、水同時存在,并需分別進行分離時,宜選用三相臥式分離器。
4.3.4 站內計量分離器和生產分離器的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連續計量的氣井,每井應設1臺計量分離器且兼作生產分離器之用;
2 周期性計量的氣井,計量分離器的數量應根據周期計量的氣井數、氣井產量、計量周期和每次計量的持續時間確定。生產分離器的數量應根據氣井產量及分離器通過的能力確定。
4.3.5 重力分離器的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油氣分離器規范》SY/T 0515的有關規定。
4.3.6 立式重力分離器的直徑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D——分離器內徑(m);
qv——標準參比條件下氣體流量(m3/h);
T——操作溫度(K);
Z——氣體壓縮因子;
P——操作壓力(絕)(MPa);
Wo——液滴沉降速度(m/s),按本規范公式(4.3.8-1)計算;
K1——立式分離器修正系數,宜取K1=0.8。
4.3.7 臥式重力分離器的直徑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K2——氣體空間占有的空間面積分率,按本規范附錄A取值;
K3——氣體空間占有的高度分率,按本規范附錄A取值;
K4——長徑比。當操作壓力P(絕壓)≤1.8MPa時,K4 取3.0;1.8MPa<P≤3.5MPa時,K4取4.0;P>3.5MPa時,K4取5.0。
4.3.8 液滴在分離器中的沉降速度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Wo——液滴在分離器中的沉降速度(m/s);
g——重力加速度,g=9.81m/s2;
dL——液滴直徑,取60×10-6 m~100×10-6 m;
ρL——液體的密度(kg/m3);
ρG——氣體在操作條件下的密度(kg/m3);
f——阻力系數,按本規范公式(4.3.8-2)計算f·(Re2),再查本規范附錄B得出f值;
μG——氣體在操作條件下的黏度(Pa·s)。
4.3.9 分離器內通過絲網捕霧器的設計速度宜取絲網最大允許速度的75%。氣體通過絲網最大允許速度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vmax——氣體通過絲網最大允許速度(m/s);
KSB——桑得斯-布朗(Souders-Brown)系數,KSB可按現行行業標準《絲網除沫器》HG/T 21618選取。
4.3.10 濕氣輸送的集氣系統應分析各種操作工況下段塞流的影響,并應采取措施控制或捕集段塞流。管道終端設有段塞流捕集器時,段塞流捕集器形式應根據工藝流程、儲液體積和場地面積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可采用容積式、多管式和環管存儲式三種形式。在壓力高、液塞體積大的場合宜采用多管式段塞流捕集器。
- GB 50260-2013 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英文版)
- 鋼鐵企業原料場工程設計標準
- DL/T 5492-2014電力工程遙感調查技術規程
- GB50542-2009石油化工廠區管線綜合技術規范(英文版)
- GB 51137-2015 電子工業廢水廢氣處理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GB/T 50934-2013 石油化工工程防滲技術規范(英文版)
- GB/T 50761-2018 石油化工鋼制設備抗震設計標準
- 水泥工廠環境保護設施設計標準
- GB 51162-2016 重型結構和設備整體提升技術規范
- 鄭州軌道交通安裝工藝運營需求標準
- DL/T5210.4-2009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程第4部分: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英文版)
- GB/T 50451-2017 煤礦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設計規范
- GB50930-2013冷軋帶鋼工廠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T 50744-2011 軋機機械設備安裝規范 (英文版)
- YS/T 5420-2014 有色金屬工業通用設備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