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3 測繪方法

Ⅰ 全站儀測圖

6.3.1 全站儀測圖所使用的儀器和應用程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宜使用不低于6″級全站儀,其測距標稱精度,固定誤差不應大于10mm,比例誤差不應大于5ppm;

2 測圖的應用程序應滿足內業數據處理和圖形編輯的基本要求;

3 數據通信宜采用通用數據格式。

6.3.2 全站儀測圖的方法可采用編碼法、草圖法或內外業一體化的實時成圖法等。

6.3.3 當布設的圖根點不能滿足測圖需要時,可用極坐標法增設少量測站點。

6.3.4 全站儀測圖的儀器安置及測站檢核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儀器的對中偏差不應大于5mm,儀器高和反光鏡高應量至1mm;

2 應選擇較遠的圖根點作為測站定向點,并施測另一圖根點的坐標和高程,作為測站檢核。檢核點的平面位置較差不應大于圖上0.2mm,高程較差不應大于1/5等高距;

3 作業過程中和作業結束前,應對定向方位進行檢查。

6.3.5 全站儀測圖的測距長度不應超過表6.3.5的規定。

表6.3.5 全站儀測圖的最大測距長度

img

6.3.6 數字地形圖測繪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采用草圖法測圖時,應按測站繪制草圖,并對測點進行編號。測點編號應與儀器的記錄點號相一致。草圖的繪制宜簡化標示地形要素的位置、屬性和相互關系等;

2 當采用編碼法測圖時,宜采用通用編碼格式,也可使用軟件的自定義功能和擴展功能建立用戶的編碼系統進行作業;

3 當采用內外業一體化的實時成圖法測圖時,應實時確立測點的屬性、連接關系和邏輯關系等。

6.3.7 當采用無自動記錄功能的儀器作業時,觀測的水平角和垂直角應讀記至秒,距離應讀記至厘米,坐標和高程的計算應精確至10mm。

6.3.8 對采集的數據應進行檢查處理,刪除或標注作廢數據、重測超限數據、補測錯漏數據。對檢查修改后的數據,應及時與計算機聯機通訊,生成原始數據文件,存盤并做備份。

Ⅱ GPS-RTK測圖

6.3.9 作業前,應搜集下列資料:

1 測區的控制點成果及GPS測量資料;

2 測區的坐標系統和高程基準的參數,包括:參考橢球參數,中央子午線經度,縱、橫坐標的加常數,投影面正常高,平均高程異常等;

3 WGS-84坐標系與測區地方坐標系的轉換參數及WGS-84系的大地高基準與測區的地方高程基準的轉換參數。

6.3.10 轉換關系的建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基準轉換可采用重合點求定七參數或三參數的方法進行;

2 坐標轉換參數和高程轉換參數的確定宜分別進行;坐標轉換位置基準應一致,重合點的個數不應少于4個,且應分布在測區的周邊和中部;高程轉換可采用擬合高程測量的方法,應按本標準第5.4節的有關規定執行;

3 坐標轉換參數也可直接應用測區GPS網二維約束平差所計算的參數;

4 對于面積較大的測區,需要分區求解轉換參數時,相鄰分區不應少于2個重合點;

5 轉換參數宜采取多種點組合方式分別計算,再進行優選。

6.3.11 轉換參數的應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用范圍不應超越原轉換參數的計算所覆蓋的范圍;

2 使用前,應對轉換參數的精度、可靠性進行分析和實測檢查。檢查點應分布在測區的中部和邊緣。檢測結果,平面較差不應大于5cm,高程較差不應大于30imgmm,其中D為參考站到檢查點的距離,單位為km;超限時,應分析原因并重新建立轉換關系;

3 對于地形趨勢變化明顯的大面積測區,應繪制高程異常等值線圖,分析高程異常的變化趨勢是否同測區的地形變化相一致。當局部差異較大時,應加強檢查,超限時,應進一步精確求定高程擬合方程。

6.3.12 參考站點位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根據測區面積、地形地貌和數據鏈的通訊覆蓋范圍,合理均勻布設參考站;

2 參考站站點的地勢應相對較高,周圍無高度角超過15°的障礙物和強烈干擾接收衛星信號或強烈反射衛星信號的物體;

3 參考站的有效作業半徑不宜超過5km。

6.3.13 參考站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接收機天線應精確對中、整平,對中誤差不應大于5mm,天線高的量取應精確至1mm;

2 正確連接天線電纜、電源電纜和通訊電纜等;接收機天線與電臺天線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3m;

3 正確輸入參考站的相關數據,包括:點名、坐標、高程、天線高、基準參數、坐標高程轉換參數等;

4 電臺頻率的選擇不應與作業區其他無線電通信頻率相沖突。

6.3.14 流動站的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流動站作業的有效衛星數不宜少于5個,PDOP值應小于6,并應采用固定解成果;

2 正確的設置和選擇測量模式、基準參數、轉換參數和數據鏈的通訊頻率等,其設置應與參考站相一致;

3 流動站的初始化應在比較開闊的地點進行,并應避開水域、建構筑物等造成的多路徑影響;

4 作業前,宜檢測二個以上不低于圖根精度的已知點。檢測結果與已知成果的平面和高程較差,均不應大于10cm,高山地區較差可放寬一倍執行;

5 數字地形圖的測繪應按本標準第6.3.6條執行;

6 作業中,如出現衛星信號失鎖,應重新初始化,并經重合點測量檢查合格后,方能繼續作業;

7 結束前,應進行已知點檢查;

8 每日觀測結束,應及時轉存測量數據至計算機并做好數據備份。

6.3.15 不同參考站作業時,流動站應檢測一定數量的地物重合點,點位較差應按本標準第6.1.4條的規定執行。

6.3.16 對采集的數據應進行檢查處理,刪除或標注作廢數據、重測超限數據、補測錯漏數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泰县| 华蓥市| 潞西市| 古浪县| 唐河县| 奇台县| 吴桥县| 崇仁县| 新野县| 宁化县| 黔江区| 峨山| 台中市| 永年县| 鸡东县| 瑞安市| 荆州市| 崇义县| 汕头市| 虹口区| 伽师县| 定日县| 内乡县| 杭锦后旗| 瓮安县| 旌德县| 威宁| 龙州县| 镶黄旗| 水富县| 邵武市| 巨鹿县| 营山县| 武夷山市| 镇坪县| 古田县| 阿坝县| 梁山县| 关岭| 镇巴县|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