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T 5001-2014 火力發電廠工程測量技術規程
-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 1199字
- 2021-04-22 17:35:40
6 地形測量
6.1 一般規定
6.1.1 地形類別的劃分應符合表6.1.1的規定。
表6.1.1地形類別的劃分

6.1.2 地形圖基本等高距的選用應符合表6.1.2的規定。
表6.1.2 地形圖的基本等高距(m)

注:1 一個測區同一比例尺,宜采用相同基本等高距;
2 根據用圖需要,在平坦地區和建筑區可以不繪等高線,只用高程注記點表示;
3 水域地形圖可按水底地形傾角和比例尺選擇基本等高距。
6.1.3 地形測量的區域類型宜劃分為一般地區、建筑區和水域。
6.1.4 地形測量的基本精度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地形圖上地物點對于鄰近圖根點的平面位置中誤差不應超過表6.1.4-1的規定。
表6.1.4-1 圖上地物點的點位中誤差(mm)

注:在樹林、隱蔽地區可按上表放寬0.5倍,特殊困難地區放寬1.0倍。
2 等高線插值求點或相對于鄰近圖根點的高差中誤差不應超過表6.1.4-2的規定。
表6.1.4-2 等高線插求點的高程中誤差(m)

注:1 Hd為地形圖的基本等高距;
2 隱蔽或施測困難的一般地區可按上表放寬0.5倍;
3 水下地形圖測圖按上表1.5倍取值;當作業困難、水深大于20m或工程精度要求不高時,可再放寬1倍。
3 DEM的精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由外業數字測圖方法生成的DEM宜為不規則格網DEM,參與構成不規則格網點的高程中誤差相對于鄰近圖根點不應低于相應比例尺地形圖的高程注記點的精度要求;
2)規則格網DEM宜由不規則DEM內插生成。其格網點的高程中誤差不應低于相應比例尺等高線插求點的高程中誤差。
4 建筑區細部坐標點的點位和高程中誤差不應超過表6.1.4-3的規定。
表6.1.4-3 細部坐標點的點位和高程中誤差(mm)

注:在樹林、隱蔽地區可按上表放寬0.5倍,特殊困難地區放寬1.0倍。
5 地形點的最大點位間距的要求應符合表6.1.4-4的規定。
表6.1.4-4 地形點最大點位間距(m)

注:平坦及地形簡單地區可適當放寬。
6 地形圖高程測點注記,當等高距為0.5m時應取位至0.01m,等高距大于0.5m時取位至0.1m。
6.1.5 地形圖分幅宜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或40cm×50cm矩形分幅,根據需要亦可采用其他規格的分幅。地形圖編號宜采用流水順序編號或行列編號,亦可采用西南角坐標千米數編號。地形圖分幅和編號宜符合本標準附錄K的規定。1∶5000~1∶10000比例尺地形圖當采用國家坐標時,宜用國家標準分幅。
6.1.6 地形圖的圖式應符合《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式》GB/T 20257.1和《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圖圖式》GB/T 20257.2的規定。國家現行圖式標準和本標準附錄L中針對電廠、變電站等工程的圖式不足部分可自行補充,應在地形圖上繪制圖例符號說明。
6.1.7 數字化成圖軟件應滿足本標準第3.0.2條的規定,具有數據采集與處理、圖形處理和成果輸出等功能,成果精度滿足本標準的要求。
6.1.8 地形圖檢查應經過內業檢查、實地的全面對照及實測檢查。對每整幅地形圖實測檢查20個~50個點,并做記錄。檢查站數不宜少于測區總站數的30%。評定精度應滿足本標準第6.1.4條的規定。點位中誤差、高程中誤差應按本標準公式(6.1.8)計算。

式中:m——檢查點中誤差(m);
Δ——檢查點實測值與圖上點位坐標或高程內差值的差值(m);
n——參與評定精度的檢查點數。
- GB/T51167-2016海底光纜工程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T51075-2015選礦機械設備工程安裝規范(英文版)
- GB50432-2007煉焦工藝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T 51175-2016 煉油裝置火焰加熱爐工程技術規范
- GB51105-2015擠壓鋼管工程設備安裝與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50402-2007燒結機械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T 51200-2016 高壓直流換流站設計規范
- 工業文化研究(第2輯):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工業的大轉型
- 工控技術應用數學(修訂版)
- GB50473-2008鋼制儲罐地基基礎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 51181-2016 煤炭洗選工程節能設計規范
- GB/T 50619-2010(英文版)火力發電廠海水淡化工程設計規范
- GB/T 51116-2016 醫藥工程安全風險評估技術標準
- DL/T5210.2-2009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程第2部分:鍋爐機組(英文版)
- GB50612-2010冶金礦山選礦廠工藝設計規范(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