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 基本規定

3.1 一般規定

3.1.1 巖土描述應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

3.1.2 當巖土的結構、構造等難以確定時,應將直觀特征詳細描述,并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和調查結果綜合研究分析后確定。

3.1.3 勘探點的位置如有移動,應注明移動的方位、高差及距離,并畫出示意圖。

3.1.4 描述應使用有簽名的專門記錄表格,逐項用鉛筆或簽字筆書寫,字跡清晰,嚴禁涂抹;當需要更改時,更改內容寫在旁邊,被更改部分用單橫線劃除。

3.1.5 巖土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9年版)分類定名,特定工程需要時,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土的工程分類標準》GB/T 50145或其他現行行業標準執行。

3.1.6 顏色應在巖土的天然狀態下進行描述,并應副色在前,主色在后。顏色的描述可按照本標準附錄A和附錄B的標準比色卡進行。

3.1.7 碳酸鹽或碳酸鹽膠結物應描述鹽酸反應程度,鹽酸反應程度應符合本標準附錄C的規定。

3.1.8 巖土的膠結物可分為泥質、鈣質、鐵錳質、硅質等,不同的膠結物質可根據其顏色和硬度區分。膠結程度可分為微膠結、中等膠結及強膠結。

3.1.9 分層厚度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層厚大于0.5m時,應單獨劃分為一層;

2 層厚小于0.5m,且對巖土工程評價具有特殊意義的巖土層,應單獨分層;

3 巖層厚度的劃分應符合表3.1.9的規定。

表3.1.9 巖層厚度的劃分

img

3.1.10 對同一土層成韻律沉積時的定名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薄層與厚層的厚度比為1/10~1/3時,宜定名為“夾層”,厚的土層寫在前面;

2 當厚度比大于1/3時,宜定名為“互層”;

3 當厚度比小于1/10,且有規律多次出現時,宜定名為“夾薄層”。

3.1.11 土中含混物的用詞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土中的次要成分和雜質均勻分布時,應用“含”;

2 當土中的次要成分和雜質非均勻分布時,應用“混”;

3 當土中的次要成分和雜質呈層狀分布時,應用“夾”。

3.1.12 土中的含(混)物量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小于5%為含(混)少量;

2 5%~15%為含(混);

3 15%~25%為含(混)多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恭城| 盘山县| 兴化市| 汕尾市| 塘沽区| 富裕县| 福州市| 浮梁县| 商都县| 二手房| 武威市| 德钦县| 南郑县| 民勤县| 宁波市| 博野县| 交口县| 准格尔旗| 上高县| 台东市| 永新县| 阜宁县| 罗甸县| 桂平市| 桃江县| 锦州市| 凤庆县| 东台市| 夹江县| 塔河县| 南川市| 霍邱县| 禄丰县| 横山县| 额敏县| 奈曼旗| 巴彦淖尔市| 砚山县| 娄底市| 嘉峪关市|